一种降低加热设备表面温度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0525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加热设备表面温度的装置,属于加热不燃烧卷烟领域。包括:发热体,所述发热体设置在发热体固定座内,发热体固定座设置在隔热层的内部,隔热层设置在第一外壳和烟托中间,发热体的一端设置在烟托内,隔热层的一端与第二外壳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热层,所述导热层设置在第二外壳的内壁上,且导热层的一端与隔热层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实用性强。通过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降低加热设备表面温度的装置能降低隔热层的温度,减小了隔热层向外传递的热量,从而降低隔热层周围的温度,达到降低产品表面局部温度过高的效果。部温度过高的效果。部温度过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加热设备表面温度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加热不燃烧卷烟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降低加热设备表面温度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降低加热装置的表面温度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多层隔热层,增加隔热空间达到降低表面温度的目的,由于需要增加隔热空间,则产品尺寸需要做到足够大;或是利用气流冷却隔热层中间的隔热层,带走隔热层中的热空气达到降低产品表面温度的目的,这样需要设置专门的气流通道,实施中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有些产品不能设置气流通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加热设备表面温度的装置,以期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降低加热设备表面温度的装置,包括:发热体,所述发热体设置在发热体固定座内,发热体固定座设置在隔热层的内部,隔热层设置在第一外壳和烟托中间,发热体的一端设置在烟托内,隔热层的一端与第二外壳相连,还包括:导热层,所述导热层设置在第二外壳的内壁上,且导热层的一端与隔热层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层由高导热材料制成。
[0007]进一步的,所述高导热材料为铝合金或铜。
[000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09]本技术结构新颖,实用性强。通过应用本技术提供的降低加热设备表面温度的装置能降低隔热层的温度,减小了隔热层向外传递的热量,从而降低隔热层周围的温度,达到降低产品表面局部温度过高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降低加热设备表面温度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12]图中标记:1

烟托,2

发热体,3

隔热层,4

第一外壳,5

发热体固定座,6

导热层,7

第二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4]实施例1:
[0015]如图1和2所示,一种降低加热设备表面温度的装置,包括:发热体2,所述发热体2设置在发热体固定座5内,发热体固定座5设置在隔热层3的内部,隔热层3设置在第一外壳4和烟托1中间,发热体2的一端设置在烟托1内,隔热层3的一端与第二外壳7相连,还包括:导热层6,所述导热层6设置在第二外壳7的内壁上,且导热层6的一端与隔热层3连接。
[0016]本技术结构新颖,实用性强。发热体2为发热元件,给需要烘烤的物体提供能量,第一外壳4及烟托1装配为一体,需要烘烤的物体固定在烟托1中,发热元件插入需要被烘烤的物体中,烟托1与第一外壳4可以在向上的外力作用下向上提起;在第一外壳4和烟托1中间设置有隔热层3,隔热层3与下部的第二外壳7即低温区外壳相连,发热体固定座5设置在隔热层3的内部。
[0017]当发热体2发热提供功率时,热量通过烟托1,隔热层3向外部传递热量,发热体2固定部位同样通过发热体固定座5向外传递热量,由于受到尺寸和散热环境狭窄的影响,隔热层3的温度会迅速上升,逐步向外传递;设置在第二外壳7内壁的高导热材料与隔热层3部分重叠,高导热材料迅速的将隔热层3的热量导向低温区即第二外壳7,降低隔热层3的温度,减小了隔热层3向外传递的热量,从而降低隔热层3周围的温度,达到降低产品表面局部温度过高的效果。
[001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层由高导热材料制成。所述高导热材料为铝合金或铜。铝合金经济实惠。
[001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加热设备表面温度的装置,包括:发热体(2),所述发热体(2)设置在发热体固定座(5)内,发热体固定座(5)设置在隔热层(3)的内部,隔热层(3)设置在第一外壳(4)和烟托(1)中间,发热体(2)的一端设置在烟托(1)内,隔热层(3)的一端与第二外壳(7)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热层(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咚林刘锴黄玉川汤磊谢力周恽鸿曾显清刘德文呙于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三联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