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增压湍流器的碳素焙烧炉烟气尾气脱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0485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涡轮增压湍流器的碳素焙烧炉烟气尾气脱硫装置,包括换热器、壳体、除尘组件和脱硫组件;所述壳体一侧安装有换热器,换热器进气口端与进气管道连通,进气管道顶端连通有三通阀,三通阀一端与烟气管道连通,换热器出气口端通过管道与壳体内部连通;所述壳体内部水平固定有隔板,壳体内部位于隔板下方设置有除尘组件,除尘组件一侧设置有连通管道,连通管道另一端与壳体内部顶端连通;所述壳体内部顶端设置有脱硫组件;所述脱硫组件包括雾化喷头、吸收剂罐和滤板;所述吸收剂罐安装固定于壳体顶面,雾化喷头等间距安装于壳体内部顶端,雾化喷头与吸收剂罐内部连通。化喷头与吸收剂罐内部连通。化喷头与吸收剂罐内部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涡轮增压湍流器的碳素焙烧炉烟气尾气脱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尾气处理
,具体为涡轮增压湍流器的碳素焙烧炉烟气尾气脱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焙烧炉是可显著降低烧结温度,大幅降低能耗的机器。对保护环境,提高效率有很大的帮助,还可缩短时间。
[0003]焙烧炉在工作时产生的高温烟气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以及大颗粒物,若直接进行排放,则会对环境造成大量污染,因此需要烟气尾气脱硫装置对烟气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涡轮增压湍流器的碳素焙烧炉烟气尾气脱硫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涡轮增压湍流器的碳素焙烧炉烟气尾气脱硫装置,包括换热器、壳体、除尘组件和脱硫组件;所述壳体一侧安装有换热器,换热器进气口端与进气管道连通,进气管道顶端连通有三通阀,三通阀一端与烟气管道连通,换热器出气口端通过管道与壳体内部连通;所述壳体内部水平固定有隔板,壳体内部位于隔板下方设置有除尘组件,除尘组件一侧设置有连通管道,连通管道另一端与壳体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涡轮增压湍流器的碳素焙烧炉烟气尾气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1)、壳体(5)、除尘组件(7)和脱硫组件(8);所述壳体(5)一侧安装有换热器(1),换热器(1)进气口端与进气管道(2)连通,进气管道(2)顶端连通有三通阀(3),三通阀(3)一端与烟气管道(4)连通,换热器(1)出气口端通过管道与壳体(5)内部连通;所述壳体(5)内部水平固定有隔板(6),壳体(5)内部位于隔板(6)下方设置有除尘组件(7),除尘组件(7)一侧设置有连通管道(9),连通管道(9)另一端与壳体(5)内部顶端连通;所述壳体(5)内部顶端设置有脱硫组件(8);所述脱硫组件(8)包括雾化喷头(802)、吸收剂罐(801)和滤板(803);所述吸收剂罐(801)安装固定于壳体(5)顶面,雾化喷头(802)等间距安装于壳体(5)内部顶端,雾化喷头(802)与吸收剂罐(801)内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湍流器的碳素焙烧炉烟气尾气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组件(7)包括电极板(701)、网板(702)和集尘槽(703);所述集尘槽(703)设置于壳体(5)内部底端,集尘槽(703)顶端水平设置有网板(702)且集尘槽(703)与网板(702)为可拆卸连接,网板(702)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启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冶隆生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