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0382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磁头,可以是具有:绕有线圈(18)的线圈架(13);与线圈架(13)一体形成且与线圈(18)导通的端子(16);以及将端子(16)连接到外部的引线(20),通过在线圈架(13)上形成孔(13a),将端子(16)的前端插入孔(13a)内,将设置在引线(20)前端的连接器(21)插入孔(13a)中,从而使连接器(21)与端子(16)嵌合。从而可以省去主板上的管座(socket),使得与主板的连接更便宜,并可使主板小型化。(*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头,特别涉及磁头的电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参照图16、图17就作为安装在一般的VTR装置(以下称“装置”)等中的全消磁头的现有的磁头加以说明。磁头31的磁头部32是由前磁芯、线圈架(图中未画出)及与这个线圈架成一体的连接端子34、后磁芯(图中未画出)等组成的多个部件构成的。这种由多个部件组成的磁头部32,固定在外壳35中并露出前磁芯33的经研磨而成的磁带滑动接触面33a。构成所述磁头部32的一部分的线圈架由树脂材料制成,形成纵向较长的近似矩形,并在一端形成绕有导线的线圈。另外,在线圈架下方,用埋设成形或压入法等装有与线圈架成一体的近似L字状的一对连接端子34、34。如图17所示,上述连接端子34,由剖面为四方形的细长的金属材料构成,具有从线圈架下方延伸的一个端部34a及从线圈架中部横向(图示的左方向)引出另一端部34b。上述装在外壳35内的绕好线圈的线圈架,绕线圈用的导线的端部与连接端子34的另一端34b用锡焊等完成电连接。在上述外壳35的下方,沿水平(横)方向突出地形成有安装架35a。在这个安装架35a的下面向下突出地形成有如图16所示的定位销35b。在上述安装架35a的图示下方,在与连接端子34的一个端部34a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延长外壳,形成用以限止连接端子34的一端部34a的活动的端子保持部36。如上述所构成的磁头31,配置在装有例如VTR装置(图中未画出)一侧的旋转磁鼓或磁带走带系统的支架上,缠绕在磁带盒(图中未画出)中的磁带(图中未画出),经磁带装载以装架在旋转磁鼓上的状态,使磁带的上游侧与磁带滑动接触面33a相接触。当这个磁带与磁带滑动接触面33a处于接触状态时,磁头31根据所选择的功能可以擦除磁带上记录的全部数据。用图17来说明装在装置里支架37上的这个磁头31,磁头31用安装架35a的定位销35b与支架37定位,并由螺钉(图中未画出)等固定在支架37上。在支架37的下方配设有主板38,在主板38上安装有管座(socket)部39。在该管座部39中内置有连接器(图中未画出),当该连接器中插入了连接端子34的一端部34a时,连接器与连接端子34电连接。这样,这种磁头31只要把连接端子34的一端部34a插入管座部39中就能与主板38完成电连接,因而使组装工艺简单化。但是,这种磁头31不可缺少的是主板38上的管座部39和连接器。这个连接器是为这种磁头31而特制的,所以价格昂贵,影响了整体成本的降低。另外,该管座部39不仅需占主板38上的很大空间,而且管座部39在主板38上的位置要由磁头31的位置而定,因而在为了使装置小型化而需使主板38小型化时影响了设计的自由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主板连接容易且便于使主板小型化的磁头。作为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磁头,包括绕有线圈的线圈架、和收放所述线圈架和磁芯的外壳,在所述线圈架的突缘部设置突起部,使所述线圈的局部固定在所述突起部,延长所述线圈的端部并将其导出外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磁头,包括绕有线圈的线圈架、和收放所述线圈架和磁芯的外壳,在所述外壳上设置突起部,使所述线圈的局部固定在所述突起部,延长所述线圈的端部并将其导出外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磁头,将所述线圈的端部,在与所述突起部之间折叠成束。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的磁头,将所述线圈的局部焊接在所述突起部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的磁头,所述突起部由导电性金属材料构成,并使该突起部与所述线圈的局部导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的磁头,将所述线圈的端部直接焊接在外部电路基板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七方面的磁头,将所述线圈的端部,在与所述突起部之间折叠成束。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八方面的磁头,将所述线圈的局部焊接在所述突起部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九方面的磁头,所述突起部由导电性金属材料构成,并使该突起部与所述线圈的局部导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十方面的磁头,将所述线圈的端部直接焊接在外部电路基板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十一方面的磁带介质记录再生装置,在装载磁带的路径中具有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磁头,所述磁头设置在旋转磁鼓的上游,所述磁带加载路径包括分别设置在旋转磁鼓的上游和下游、用于引导从磁带盘中拉出的磁带并使其裹住旋转磁鼓的一对导向轮;为了使磁带行走而设置在旋转磁鼓的下游的输送轮。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十二方面的磁带介质记录再生装置,在装载磁带的路径中具有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磁头,所述磁头设置在旋转磁鼓的上游,所述磁带加载路径包括分别设置在旋转磁鼓的上游和下游、用于引导从磁带盘中拉出的磁带并使其裹住旋转磁鼓的一对导向轮;为了使磁带行走而设置在旋转磁鼓的下游的输送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磁头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磁头的侧面的局部剖面图。图3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磁头引线的连接方法的图。图4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磁头引线的连接方法的图。图5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的磁头安装在装置里的支架上的略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磁头的侧面局部剖面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磁头的侧面局部剖面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磁头的侧面局部剖面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磁头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的磁头安装在装置里的支架上的略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磁头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磁头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图1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磁头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图1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磁头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侧面图。图15是说明使用本专利技术磁头的磁带录放装置的说明图。图16是现有的磁头的主视图。图17是将现有的磁头安装在装置里面的支架上的略图。图中11-外壳;12-前磁芯;13-线圈架;13a-线圈架上的孔;14-后磁芯;15-压紧件;16-端子;17-通孔;18-线圈;20-引线;21-连接器;22-支架;23-主板。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图8对本专利技术的磁头加以说明。首先,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磁头,用图1~图8加以说明,图1为分解立体图。磁头10由外壳11内所装的多个部件构成。外壳11是用聚缩醛等合成树脂一次整体成型,内部的前磁芯12、线圈架13、后磁芯14及压紧件15按顺序装入,形成中空状。外壳11的前端面,相应由前磁芯12的前面的磁带滑动接触面构成的介质滑动接触面而构成曲面。在上面形成有2条开口槽17、17,从线圈架13向上方突出的两根引线端子16、16,可以与上述前磁芯12的插入方向同方向插入开口槽17、17中。前磁芯12,中央具有缝隙12a,它是做为成品而予先制成的。线圈架13是用合成树脂一次整体成型,大体为矩形,在方筒部分绕有线圈18。在线圈架13的顶部有两根L字形的端子16、16的水平部分向后方插入并固定。上述线圈18的两个线头分别与引线端子16的水平部分用锡焊等方法连接。另外,如图2的侧面局部剖面图所示,在线圈架13内的各引线端子16的水平部分的周围,形成孔13a,在此孔13a的入口处形成突起部13b。后磁芯14有一对前方磁靴14a,14a且剖面为コ字形,把一个前方磁靴14a,插入线圈架13的线圈18内,同时,将各前方磁靴14a的前方端面与前磁芯的后端面相接合。压紧件15是用金属板由冲压加工制成,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绕有线圈的线圈架、和收放所述线圈架和磁芯的外壳,在所述线圈架的突缘部设置突起部,使所述线圈的局部固定在所述突起部,延长所述线圈的端部并将其导出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2-3-4 2002-58074;JP 2002-3-25 2002-15851.一种磁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绕有线圈的线圈架、和收放所述线圈架和磁芯的外壳,在所述线圈架的突缘部设置突起部,使所述线圈的局部固定在所述突起部,延长所述线圈的端部并将其导出外部。2.一种磁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绕有线圈的线圈架、和收放所述线圈架和磁芯的外壳,在所述外壳上设置突起部,使所述线圈的局部固定在所述突起部,延长所述线圈的端部并将其导出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头,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线圈的端部,在与所述突起部之间折叠成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头,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线圈的局部焊接在所述突起部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由导电性金属材料构成,并使该突起部与所述线圈的局部导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头,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线圈的端部直接焊接在外部电路基板上。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头,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线圈的端部,在与所述突起部之间折叠成束。8.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秋山透关口晃樱井健一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