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京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由转角控制速比的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0380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16
一种由转角控制速比的传动装置,包括主动轴,主动轴与第一曲柄的从动端连接,第一曲柄的主动端与第一连杆的从动端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的主动端与第二连杆的从动端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主动端与第二曲柄的从动端可转动连接,第二曲柄与从动轴连接,内凸轮与机架刚性连接,滚子安装于第二连杆的从动端,与内凸轮的表面接触并滚动;通过内凸轮、滚子和曲柄、连杆结构,实现了传动机构速比随转角变化,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工作可靠、适用范围广的优点,能够满足常用低速动力传动的使用要求,降低了制造和使用成本。降低了制造和使用成本。降低了制造和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由转角控制速比的传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传动
,具体涉及一种由转角控制速比的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各种机械装置,如何有效地传递动力是机械设计的关键之一。在某些低转速机械装置应用中,不仅要求机械传动装置的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存在速比,还要求该速比随着主动轴的转角按一定规律连续变化;而目前普遍采用的齿轮传动不适宜远距离两轴之间的传动,蜗轮蜗杆传动速比控制操作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转角控制速比的传动装置,能够使传动机构速比随转角连续变化,满足常用低速动力传动装置的使用要求,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工作可靠、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由转角控制速比的传动装置,包括安装于机架9上的主动轴1,所述主动轴1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曲柄2的从动端相连接,第一曲柄2的主动端与第一连杆3的从动端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3的主动端与第二连杆5的从动端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5的主动端与第二曲柄6的从动端可转动连接,第二曲柄6的主动端与从动轴7的动力输入端连接,从动轴7的另一端与内凸轮8轮心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5的从动端还安装有滚子4,滚子4与内凸轮8的轮周表面滚动接触连接。
[0006]所述主动轴1与从动轴7在同一轴线水平位置。
[0007]所述内凸轮8与机架9刚性连接,构成一整体。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09]通过相互连接的第一曲柄2、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5和第二曲柄6构成一个四连杆机构,而滚子4在内凸轮8表面的运动使得该四连杆机构的几何特性随主动轴1转角变化,从而改变传动机构的速比,能够满足常用低速动力传动装置的使用要求,有利于降低该类机械装置的制造、使用成本,减小该类装置的体积,增加其应用范围;本技术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工作可靠、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右视图。
[0012]其中,1、主动轴;2、第一曲柄;3、第一连杆;4、滚子;5、第二连杆;6、第二曲柄;7、从动轴;8、内凸轮;9、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装置工作原理。
[0014]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由转角控制速比的传动装置,包括安装于机架9上的主动轴1,所述主动轴1的动力输出端通过键与第一曲柄2的从动端相连接,第一曲柄2的主动端与第一连杆3的从动端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3的主动端与第二连杆5的从动端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5的主动端与第二曲柄6的从动端可转动连接,第二曲柄6的主动端与从动轴7的动力输入端通过键连接,从动轴7的另一端与内凸轮8轮心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5的从动端还安装有滚子4,滚子4与内凸轮8的轮周表面滚动接触连接。
[0015]所述主动轴1与从动轴7在同一轴线水平位置。
[0016]所述内凸轮8与机架9刚性连接,构成一整体。
[001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
[0018]工作时,主动轴1在外接的驱动装置带动下逆时针方向转动,在主动轴1的带动下,第一曲柄2也逆时针转动,由于其主动端与第一连杆3铰接,从而带动第一连杆3运动,并带动第二连杆5、滚子4、第二曲柄6和从动轴7联动;由于从动轴7对装置有反作用力,滚子4会受到一个下压力,使其与内凸轮8的表面接触并滚动,从而限制了装置的自由度。
[0019]其中,相互连接的第一曲柄2、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5和第二曲柄6构成一个四连杆机构,而滚子4在内凸轮8表面的运动则使得该四连杆机构的几何特性随主动轴1转角变化,从而改变传动机构的速比。
[0020]如图2所示,当滚子4运动到时钟6点位置时,内凸轮轴的半径逐渐增大,随着主动轴1的继续转动,滚子4滚向内凸轮8圆弧半径较大的部分,由此,第一曲柄2与第一连杆3之间的夹角α不断增大,由于各个曲柄、连杆的长度固定,因此第二连杆5与第二曲柄6之间有夹角β,计算公式如下:
[0021][0022]式中,a为第一曲柄2的长度,b为第一连杆3的长度,c为第二连杆5的长度,d为第二曲柄6的长度。
[0023]从该式可以看出,随着夹角α增大,夹角β不断减少;因此,在第一曲柄2扫过同样角度的情况下,第二曲柄6的转角相对变小,从而使机构的速比减小。
[0024]当主动轴1继续转动,滚子4越过内凸轮8的半径最大点,第一曲柄2与第一连杆3之间的夹角α不断减小,此时机构的速比随转角逐渐增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转角控制速比的传动装置,包括安装于机架(9)上的主动轴(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1)动力输出端与第一曲柄(2)的从动端相连接,第一曲柄(2)的主动端与第一连杆(3)的从动端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3)的主动端与第二连杆(5)的从动端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5)的主动端与第二曲柄(6)的从动端可转动连接,第二曲柄(6)的主动端与从动轴(7)的动力输入端连接,从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奇王建锋
申请(专利权)人:西京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