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国有林场微环境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0070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国有林场微环境监测装置,包括安装了监测组件的箱体,所述箱体顶部设有与箱体内蓄电池连接的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一侧箱体顶部安装有驱动太阳能板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外部套设有对驱动组件进行防护的防护部件,所述箱体两侧尾部分别安装有一个安装箱,安装箱内设有方便箱体进行移动的移动部件,安装箱内和箱体两侧头部设有对箱体移动后位置进行固定的固定部件,通过防护部件的设置,可以减少驱动组件暴露的面积,避免驱动组件长时间暴露在户外,导致的其内部电子元件受潮损坏的问题,大大延长了驱动组件的有效使用寿命,且防护罩与箱体顶部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安装简单,拆卸方便,减少了维护的时间和成本。护的时间和成本。护的时间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国有林场微环境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环境监测装置
,具体是一种国有林场微环境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国家提出了林业信息化和“互联网+林业”的概念,目的是逐步建立起功能齐全、互通共享、高效便捷、稳定安全的林业信息化体系,促进林业决策的科学化、办公规范化、监督透明化和服务便捷化,使林业实现智慧感知、智慧管理、智慧服务,通过国有林场微环境监测装置对国有林场环境数据进行采集,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0003]现有专利申请号为201921089360.8的一种环境监测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太阳能板在白天吸收太阳能,对蓄电池进行充电,使环境监测装置能长期对监测地点进行环境监测,但其驱动太阳能板的驱动装置设置在箱体顶部,并没有设置对驱动装置进行防护的防护装置,导致长时间使用时,驱动装置容易受国有林场环境影响,出现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增加了成本消耗,且通过万向轮对安装了监测装置的箱体进行移动,再通过与箱体滑动的支撑脚对箱体位置进行固定,万向轮长时间暴露在户外,当需要对箱体的位置进行调节时,万向轮容易因被腐蚀无法正常使用,从而不方便用户对箱体整体进行移动,影响用户使用感受。
[0004]针对上述问题,现在设计一种国有林场微环境监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国有林场微环境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国有林场微环境监测装置,包括安装了监测组件的箱体,所述箱体顶部设有与箱体内蓄电池连接的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一侧箱体顶部安装有驱动太阳能板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外部套设有对驱动组件进行防护的防护部件,所述箱体两侧尾部分别安装有一个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设有方便箱体进行移动的移动部件,所述安装箱内和箱体两侧头部设有对箱体移动后位置进行固定的固定部件。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部件包括与驱动组件外部形状相吻合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为底部设有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防护罩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多个螺钉与箱体顶部可拆卸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部件包括对称设置在安装箱内腔中的套筒,两个所述套筒下方均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尾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限位杆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套筒螺纹连接用的螺杆,所述套筒内设有和螺杆配合使用且与套筒底部连通的螺纹槽孔,所述套筒顶部通过连接轴与设置在安装箱上方的旋钮固定连接,所述套筒与安装箱内壁转动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部件包括设置在安装箱内腔中部的锥形杆和设置在安装箱上方的固定板,所述锥形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另一端延伸至安装箱外侧且与设置在安装箱上方的脚踏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靠近脚踏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卡环,所述固定卡环一侧设有便于固定卡环与延长杆连接用的断口,所述延长杆与安装箱内壁滑动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箱为底部设有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安装箱底部滑动连接有封盖,所述封盖一侧设有便于用户移动封盖用的凸块,所述封盖中部设有便于锥形杆穿过的出口。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底部设有多个提高箱体底部散热效果的支脚。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防护部件的设置,可以减少驱动组件暴露的面积,避免驱动组件长时间暴露在户外,导致的其内部电子元件受潮损坏的问题,大大延长了驱动组件的有效使用寿命,且防护罩与箱体顶部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安装简单,拆卸方便,减少了维护的时间和成本。
[0015]2.本技术通过安装箱对万向轮进行防护,避免通过固定部件对箱体位置进行固定后,万向轮受环境影响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提高了对万向轮的保护效果,从而提高了万向轮使用时的稳定性和有效使用寿命,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
[0016]3.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脚踏板的设置,方便用户通过脚踏板将锥形杆与土壤层连接,通过复位弹簧和固定卡环的设置,可以在用户需要移动箱体时,通过复位弹簧和固定卡环的配合使用,将锥形杆与土壤分离,脚踏板可以在固定卡环与延长杆连接时对固定卡环起到限位作用,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方便用户进行使用,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一种国有林场微环境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一种国有林场微环境监测装置中安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一种国有林场微环境监测装置中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1,箱体;12,太阳能板;13,安装板;14,防护罩;15,螺钉;16,固定板; 17,复位弹簧;18,固定卡环;19,安装箱;20,支脚;21,旋钮;22,连接轴;23,套筒;24,限位杆;25,万向轮;26,凸块;27,封盖;28,出口;29,锥形杆;30,延长杆;31,脚踏板;32,螺杆;33,螺纹槽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国有林场微环境监测装置,包括安装了监测组件的箱体,所述箱体11顶部设有与箱体11内蓄电池连接的太阳能板12,所述太阳能
板12一侧箱体11顶部安装有驱动太阳能板12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外部套设有对驱动组件进行防护的防护部件,所述箱体11两侧尾部分别安装有一个安装箱19,所述安装箱19内设有方便箱体11进行移动的移动部件,所述安装箱19内和箱体11两侧头部设有对箱体11移动后位置进行固定的固定部件,通过固定部件、移动部件和防护部件的配合使用,提高了箱体11的实用性和有效使用寿命,方便用户长时间使用。
[0023]所述防护部件包括与驱动组件外部形状相吻合的防护罩14,所述防护罩14为底部设有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防护罩14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安装板13,所述安装板13通过多个螺钉15与箱体11顶部可拆卸连接,通过防护部件的设置,可以减少驱动组件暴露的面积,避免驱动组件长时间暴露在户外,导致的其内部电子元件受潮损坏的问题,大大延长了驱动组件的有效使用寿命,且防护罩14与箱体11顶部通过螺钉15可拆卸连接,安装简单,拆卸方便,减少了维护的时间和成本。
[0024]所述移动部件包括对称设置在安装箱19内腔中的套筒23,两个所述套筒23下方均设有限位杆24,所述限位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国有林场微环境监测装置,包括安装了监测组件的箱体(11),所述箱体(11)顶部设有与箱体(11)内蓄电池连接的太阳能板(12),所述太阳能板(12)一侧箱体(11)顶部安装有驱动太阳能板(12)转动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外部套设有对驱动组件进行防护的防护部件,所述箱体(11)两侧尾部分别安装有一个安装箱(19),所述安装箱(19)内设有方便箱体(11)进行移动的移动部件,所述安装箱(19)内和箱体(11)两侧头部设有对箱体(11)移动后位置进行固定的固定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国有林场微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部件包括与驱动组件外部形状相吻合的防护罩(14),所述防护罩(14)为底部设有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防护罩(14)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安装板(13),所述安装板(13)通过多个螺钉(15)与箱体(11)顶部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国有林场微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件包括对称设置在安装箱(19)内腔中的套筒(23),两个所述套筒(23)下方均设有限位杆(24),所述限位杆(24)尾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5),所述限位杆(24)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套筒(23)螺纹连接用的螺杆(32),所述套筒(23)内设有和螺杆(32)配合使用且与套筒(23)底部连通的螺纹槽孔(33),所述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增张勇蒋仲龙刘海英吴翠蓉胡卫江姚任图宋盛刘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公益林和国有林场管理总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