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实现斜撑杆快速安装的风电塔机十字型底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9982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能够实现斜撑杆快速安装的风电塔机十字型底架,属于起重机械的技术领域。所述十字型底架包括截面相同、且上下叠置的塔底基础节和底架过渡节,分别铰接在底架过渡节四个端头、并向外延伸的一字梁,分别铰接在四根一字梁的远端顶面和塔底基础节对应侧的基础节弦杆上部之间的四根斜撑杆,分别支撑在一字梁远端底部的四套支座以及支腿,在底架过渡节的底下方支撑有若干个千斤顶,每个千斤顶的底部均固定在一套支座组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千斤顶的支撑能够有效阻止塔底基础节由于自重而产生的下沉,仅需配备一台吊车即可快速对正销轴孔位和顺利插装销轴,顺利实现斜撑杆的快速安装,提高塔机的整体安装效率和进度,完善十字型底架。完善十字型底架。完善十字型底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实现斜撑杆快速安装的风电塔机十字型底架


[0001]本技术涉及起重机械的
,更具体讲是一种能够实现斜撑杆快速安装的风电塔机十字型底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120米高度以下的风电塔筒在进行安装施工时一般采用履带式起重机。对于一般分布在稻田、水塘或平原耕地等地区、且高度为140~160米的低风速高塔架风电塔筒,则需要利用特大型履带式起重机或自升动臂塔机来进行施工吊装。由于传统或进口的特大型履带式起重机占用场地面积大、损坏耕地范围大,因此大多数施工场地往往无法满足此使用条件。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公司设计了一种便于风电吊装塔机转场、占地面积小、安全性能好、模块化拼接、便于装拆、运输便捷、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受力合理、对地基承载力需求低、结构简单、自重轻、经济、实用的十字型底架,专利号为2019220993528。但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发现这种十字型底架的美中不足之处为:斜撑杆的安装过程有待更进一步完善,斜撑杆的安装作业往往需要借助两台吊车的配合共同完成,投入的工程机械多,安装效率低,进而影响了塔机的整体安装进度——目前一般需要将近48小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斜撑杆快速安装的风电塔机十字型底架。本技术通过千斤顶的支撑能够有效阻止塔底基础节由于自重而产生的下沉,仅需配备一台吊车即可快速对正销轴孔位和顺利插装销轴,顺利实现斜撑杆的快速安装,提高塔机的整体安装效率和进度,进一步完善了十字型底架,具有安装效率高、投入设备少、安装成本低、劳动强度低、刚度大、稳定性高、安全性能好、受力合理、占地面积小、方便转场、便于装拆、运输便捷、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自重轻、经济、实用的优点。
[0004]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
[0005]本技术的一种能够实现斜撑杆快速安装的风电塔机十字型底架,包括截面相同、且上下叠置的塔底基础节和底架过渡节(在利用本技术组装风电吊装塔机时,直接在塔底基础节的上方搭接塔身标准节即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而底架过渡节用于支撑和连接塔底基础节,作为塔底基础节的安装基础),分别铰接在底架过渡节四个端头、并向外延伸的一字梁(四根一字梁与底架过渡节铰接相连后形成十字型大底架,并且能够根据工作或运输的需要快速张开或合拢,具有刚度大、稳定性高、安全性能好、受力合理、占地面积小、方便转场、便于装拆、运输便捷、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自重轻、经济、实用的优点),分别铰接在四根一字梁的远端顶面和塔底基础节对应侧的基础节弦杆上部之间的四根斜撑杆(由斜撑杆、基础节弦杆和一字梁构成直角大三角支撑框架,承受塔机上部的载荷,大大改善了传统以塔底基础节的横截面做主支撑的受力状况,受力合理、结构简单、自重轻、经济、实用),分别支撑在一字梁远端底部的四套支座以及支腿(相对合理的基距使支腿接地时的
受力大大减小,相应大大降低了对地基承载力的需求,同时省去了固定的塔身基础,经济、实用、便于转场);在所述底架过渡节的底下方支撑有若干个千斤顶(通过千斤顶对向底架过渡节及塔底基础节施加向上的支撑力,能够有效阻止塔底基础节由于自重而产生的下沉,仅需配备一台吊车即可快速对正销轴孔位和顺利插装销轴,顺利实现斜撑杆的快速安装,提高塔机的整体安装效率和进度,进一步完善了十字型底架),每个所述千斤顶的底部均固定在一套支座组件上(支座组件作为千斤顶的安装基础和支撑基础)。
[0006]在本技术中所述底架过渡节为方柱状桁架结构,在底架过渡节的底部正方形框架内沿对角线方向布置有两条斜撑筋(增大底架过渡节的刚度),且两条斜撑筋向外延伸出底部正方形框架的四个拐角点,且在斜撑筋的每个延伸端均加工有用于铰接一字梁的销孔(在延伸端的销孔中插装销轴后就可以快速实现一字梁与斜撑筋的铰接);在斜撑筋的端部上下面均设置有上连板和下顶压板(上连板用于连接塔底基础节;千斤顶的杠杆端向上顶紧下顶压板的底面,通过下顶压板向底架过渡节及塔底基础节传递向上的支撑力,能够有效阻止塔底基础节由于自重而产生的下沉,快速对正销轴孔位和顺利插装销轴,顺利实现斜撑杆的快速安装),上连板和下顶压板向内延伸至底部正方形框架的内拐角处,且下顶压板在内拐角处的面积大于千斤顶的杠杆截面面积(保证下顶压板与千斤顶的杠杆端之间具有足够大的有效接触面积,顺利传递支撑力)。
[0007]本技术中所述支座组件包括以插嵌方式相结合的上支座和下支座(支座组件采用的上支座和下支座插嵌式分体设计,方便人工移动和找正千斤顶位置);所述下支座包括下底平板、垂直焊接在下底平板上表面的定位腔柱、三角筋板以及下把手;所述上支座包括上顶平板、垂直焊接在上顶平板下表面的定位柱、方筋板以及上把手;所述定位柱的外径与定位腔柱的内径相匹配(便于定位柱顺利插嵌在定位腔柱内)。
[0008]本技术的设计原理如下:
[0009]本技术是在原有风电塔机十字型底架的基础上增加千斤顶和支座组件,即将四套配对使用的千斤顶和支座组件支撑在底架过渡节底部正方形框架的四个内拐角处,让千斤顶的杠杆顶端向上顶紧底架过渡节的下顶压板,通过下顶压板向底架过渡节及塔底基础节传递向上的支撑力,能够有效阻止塔底基础节由于自重而产生的下沉。这样就能够快速对正斜撑杆两端分别与一字梁的远端顶面、与塔底基础节对应侧的基础节弦杆上部相配对销孔位置,进而顺利插装销轴、实现斜撑杆的快速安装,提高塔机的整体安装效率和进度,进一步完善了十字型底架,具有安装效率高、投入设备少、安装成本低、劳动强度低、刚度大、稳定性高、安全性能好、受力合理、占地面积小、方便转场、便于装拆、运输便捷、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自重轻、经济、实用的优点。
[0010]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0011]本技术通过千斤顶的支撑能够有效阻止塔底基础节由于自重而产生的下沉,仅需配备一台吊车即可快速对正销轴孔位和顺利插装销轴,顺利实现斜撑杆的快速安装,提高塔机的整体安装效率和进度,进一步完善了十字型底架,具有安装效率高、投入设备少、安装成本低、劳动强度低、刚度大、稳定性高、安全性能好、受力合理、占地面积小、方便转场、便于装拆、运输便捷、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自重轻、经济、实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底架过渡节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图2中F

F的剖视图。
[0015]图4是支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是图4中的B

B的剖视图。
[0017]图中序号说明:1、塔底基础节,1

1、基础节弦杆;2、斜撑杆;3、一字梁;4、底架过渡节,4

1、斜撑筋;4
‑1‑
1、销孔,4
‑1‑
2、上连板,4
‑1‑
3、下顶压板,5、千斤顶;6、支座组件;6

1、上支座,6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实现斜撑杆快速安装的风电塔机十字型底架,包括截面相同、且上下叠置的塔底基础节(1)和底架过渡节(4),分别铰接在底架过渡节(4)四个端头、并向外延伸的一字梁(3),分别铰接在四根一字梁(3)的远端顶面和塔底基础节(1)对应侧的基础节弦杆(1

1)上部之间的四根斜撑杆(2),分别支撑在一字梁(3)远端底部的四套支座(7)以及支腿(8),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架过渡节(4)的底下方支撑有若干个千斤顶(5),每个所述千斤顶(5)的底部均固定在一套支座组件(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能够实现斜撑杆快速安装的风电塔机十字型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过渡节(4)为方柱状桁架结构,在底架过渡节(4)的底部正方形框架内沿对角线方向布置有两条斜撑筋(4

1),且两条斜撑筋(4

1)向外延伸出底部正方形框架的四个拐角点,且在斜撑筋(4

1)的每个延伸端均加工有用于铰接一字梁(3)的销孔(4
‑1‑
1);在斜撑筋(4

1)的端部上下面均设置有上连板(4
‑1‑
2)和下顶压板(4
‑1‑
3),上连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哲赵小伟王海峰李向阳王鹏阁王润铧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科润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