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块化折叠救灾住所
[0001]本技术涉及帐篷
,具体为模块化折叠救灾住所。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自然灾害频发,人们对于救灾应急机制和灾后安置的问题越来越重视,目前,灾后的安置问题也多见于传统的救灾帐篷、临时板房等;
[0003]但是,现有的帐篷存在以下缺点:1,无架空地板,人员直接睡于地上,
[0004]2.潮湿,3.抗风弱,刮风容易吹走,4.不保温,难于取暖,5.灰尘,细菌容易侵入,6,传统帐篷支架容易丢失,影响应急使用。为此,我们提出模块化折叠救灾住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模块化折叠救灾住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模块化折叠救灾住所,包括中部底板,所述中部底板的两侧分别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左侧底板和右侧底板,所述左侧底板的上端面通过车线固定连接有左后面板和左前面板,所述左后面板和左前面板之间通过车线固定连接有左侧面板,所述左后面板、左前面板和左侧面板的下端均通过压条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模块化折叠救灾住所,包括中部底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底板(8)的两侧分别通过铰链(10)活动连接有左侧底板(15)和右侧底板(6),所述左侧底板(15)的上端面通过车线固定连接有左后面板(4)和左前面板(5),所述左后面板(4)和左前面板(5)之间通过车线固定连接有左侧面板(1),所述左后面板(4)、左前面板(5)和左侧面板(1)的下端均通过压条与左侧底板(15)固定连接,且通过密封条密封,所述右侧底板(6)的上端面通过车线固定连接有右前面板(14)和右后面板(16),所述右前面板(14)和右后面板(16)之间通过车线固定连接有右侧面板(12),所述右前面板(14)、右后面板(16)和右侧面板(12)的下端均通过压条与右侧底板(6)固定连接,且通过密封条密封,所述中部底板(8)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两组下横梁(26),所述两组下横梁(2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组前立柱(25)和两组后立柱(18),所述后立柱(18)位于前立柱(25)的一侧,所述两组后立柱(18)之间固定连接有中部后面板(11),所述两组前立柱(25)之间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门(7),所述两组下横梁(26)的上方设置有两组上横梁(23),所述上横梁(23)固定连接在前立柱(25)和后立柱(18)的上端面,所述上横梁(23)和下横梁(26)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后横梁(24),所述左侧底板(15)和右侧底板(6)的上方分别设置有左顶板(2)和右顶板(13),所述中部底板(8)的上方设置有中部顶板(3),所述左顶板(2)与中部顶板(3)的一端通过车线固定连接,且通过密封条密封,所述右顶板(13)与中部顶板(3)的另一端通过车线固定连接,且通过密封条密封,所述左顶板(2)的两侧分别通过车线与左前面板(5)和左后面板(4)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