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低渗储层高效蓄能增渗移动式注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9903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实现低渗储层高效蓄能增渗移动式注水装置,包括注入水处理系统及井口注入系统;所述注入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除水罐、沉降罐、分离器、过滤装置、缓冲罐及加压泵;除水罐连接水源;所述井口注入系统包括套管、油管及注水管线;加压泵与注水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水源通过除水罐、沉降罐、分离器、过滤装置、缓冲罐完成处理,满足注水水质达标,通过加压泵与井口注入系统实现高效注水,形成井场上水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实现低渗储层高效蓄能增渗移动式注水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油田注水开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实现低渗储层高效蓄能增渗移动式注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注水已成为国内低渗透油田的主要开发方式,但随着油田注水进程的推进,注水“层间、层内、平面”三大矛盾日益凸显,稳油控水面临极大挑战。油田注水前期工作,主要包括注水站建设和注水管网铺设,该过程施工工期长,投资大,后期维护费用高,资金回收期长。如延长油田属黄土高原丘陵地形,地面沟壑纵横,梁峁起伏,注水管网铺设施工难度极大。为了克服以上困难,提出了蓄能增渗的开发方式,为了便于矿场实施,设计了一种可实现低渗储层高效蓄能增渗移动式注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可实现低渗储层高效蓄能增渗移动式注水装置。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
[0005]一种可实现低渗储层高效蓄能增渗移动式注水装置,包括注入水处理系统及井口注入系统;
[0006]所述注入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通过连接管线连接的除水罐、沉降罐、分离器、过滤装置、缓冲罐及加压泵;除水罐连接水源,加压泵连接井口注入系统;其中,沉降罐及缓冲罐顶部均设有加药装置,除水罐、沉降罐及缓冲罐的进口底部均设有除杂装置;
[0007]所述井口注入系统包括套管、油管及注水管线;油管连接套管;所述注水管线包括上横向管线、下横向管线、左竖向管线及右竖向管线;位于套管左侧的下横向管线一端连接注水入口,一端连接套管左侧,且通过左竖向管线和上横向管线连接至油管左侧;位于套管右侧的下横向管线一端连接套管右侧,一端连接注水出口,且通过右竖向管线及上横向管线连接至油管右侧;
[0008]加压泵与注水入口连接。
[0009]所述注入水处理系统设置在一撬座上。
[0010]还包括数据采集系统;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压力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质量流量控制器及电脑;压力传感器及流量传感器分别通过电缆与电脑实现连接;
[0011]其中,输入泵与除水罐、加压泵与注水入口之间的连接管线、位于套管左侧的上横线管线、位于套管左侧的下横线管线上均设有压力表及压力传感器;除水罐、沉降罐、分离器、过滤装置、缓冲罐其两两之间的连接管线、加压泵与注水入口之间的连接管线、位于套管左侧的上横线管线、位于套管两侧的下横向管线上均设有流量传感器及质量流量控制器。
[0012]所述油管与套管之间通过油管头连接。
[0013]所述沉降罐为絮凝沉降罐。
[0014]所述分离器为离心旋转式分离器。
[0015]所述过滤装置为三级过滤装置。
[0016]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
[0017]本技术将水源依次通过除水罐、沉降罐、分离器、过滤装置、缓冲罐完成处理,满足注水水质达标,通过加压泵与井口注入系统实现油层中部高效注水,形成井场上水处理

注入一体化工程模式,为低渗储层大液量蓄能增渗矿场实践提供了工程保证,同时水处理系统与井口注入系统的可移动性,大幅度缩短了设备安装与调试成本,有效避免了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面条件注水管网铺设施工难度极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一种可实现低渗储层高效蓄能增渗移动式注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井口注入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输入泵;2

1、第一压力表;2

2、第二压力表;2

3、第三压力表;2

4、第四压力表;3

1、阀门一;3

2、阀门二;3

3、阀门三;3

4、阀门四;3

5、阀门五;3

6、阀门六;3

7、阀门七;3

8、阀门八;3

9、阀门九;3

10、阀门十;3

11、阀门十一;3

12、阀门十二;4

1、第一压力传感器;4

2、第二压力传感器;4

3、第三压力传感器;4

4、第四压力传感器;5、除水罐;6

1、第一质量流量控制器;6

2、第二质量流量控制器;6

3、第三质量流量控制器;6

4、第四质量流量控制器;6

5、第五质量流量控制器;6

6、第六质量流量控制器;6

7、第七质量流量控制器;6

8、第八质量流量控制器;7

1、第一加药装置;7

2、第二加药装置;8、絮凝沉降罐;9、离心旋转式分离器;10、三级过滤装置;11、缓冲罐;12、加压泵;13

1、第一流量传感器;13

2、第二流量传感器;13

3、第三流量传感器;13

4、第四流量传感器;13

5、第五流量传感器;13

6、第六流量传感器;13

7、第七流量传感器;13

8、第八流量传感器;14

1、第三除杂装置;14

2、第二除杂装置;14

3、第一除杂装置; 15、撬座;16、电脑; 17、油管;18、套管;19、油管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可实现低渗储层高效蓄能增渗移动式注水装置,包括注入水处理系统及井口注入系统;
[0023]所述注入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通过连接管线连接的除水罐5、沉降罐、分离器、过滤装置、缓冲罐11及加压泵12;除水罐5连接水源,加压泵12连接井口注入系统;其中,沉降罐及缓冲罐11顶部均设有加药装置,除水罐5、沉降罐及缓冲罐11的进口底部均设有除杂装置;
[0024]所述井口注入系统包括套管18、油管17及注水管线;油管17连接套管18;所述注水管线包括上横向管线、下横向管线、左竖向管线及右竖向管线;位于套管18左侧的下横向管线一端连接注水入口,一端连接套管18左侧,且通过左竖向管线和上横向管线连接至油管17左侧;位于套管18右侧的下横向管线一端连接套管18右侧,一端连接注水出口,且通过右竖向管线及上横向管线连接至油管17右侧;
[0025]加压泵12与注水入口连接。
[0026]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为:
[0027]水处理环节:水源来水经过输入泵1加压后,依次通过除水罐5、沉降罐、分离器、过滤装置、缓冲罐11进行水质处理,再通过加压泵12加压至井口注水系统;
[0028]井口注水环节:加压泵12来水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低渗储层高效蓄能增渗移动式注水装置,包括注入水处理系统及井口注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通过连接管线连接的除水罐(5)、沉降罐、分离器、过滤装置、缓冲罐(11)及加压泵(12);除水罐(5)连接水源,加压泵(12)连接井口注入系统;其中,沉降罐及缓冲罐(11)顶部均设有加药装置,除水罐(5)、沉降罐及缓冲罐(11)的进口底部均设有除杂装置;所述井口注入系统包括套管(18)、油管(17)及注水管线;油管(17)连接套管(18);所述注水管线包括上横向管线、下横向管线、左竖向管线及右竖向管线;位于套管(18)左侧的下横向管线一端连接注水入口,一端连接套管(18)左侧,且通过左竖向管线和上横向管线连接至油管(17)左侧;位于套管(18)右侧的下横向管线一端连接套管(18)右侧,一端连接注水出口,且通过右竖向管线及上横向管线连接至油管(17)右侧;加压泵(12)与注水入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实现低渗储层高效蓄能增渗移动式注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水处理系统设置在一撬座(15)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可实现低渗储层高效蓄能增渗移动式注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振东朱争党海龙孟选刚崔鹏兴高涛王强王小锋石立华梁卫卫白璞王继超
申请(专利权)人: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