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头戴设备及其发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9817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头戴设备及其发声结构,发声结构包括支臂,支臂设有内腔、支臂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出声孔;内腔中对应出声孔位置处设置压电陶瓷模组,压电陶瓷模组包括正极部和负极部。智能头戴设备包括主机、从主机两端向外延伸的侧臂、设置于主机内的主控单元以及发声结构;支臂固定在侧臂上;或者,支臂与侧臂共用;正极部和负极部与主控单元的对应端口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克服现有技术中支臂较厚,不利于智能头戴设备的支臂向轻薄化方向发展的问题。轻薄化方向发展的问题。轻薄化方向发展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头戴设备及其发声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声学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头戴设备的发声结构及智能头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虚拟现实头戴设备、增强现实头戴设备、混合现实头戴设备、智能眼镜等不同种类智能头戴设备,通常都包含发声装置,以为佩戴者提供音频体验。
[0003]大多数发声装置,都设置在智能头戴设备的支臂上;为了满足声音频段的需要,发生装置一般设计的较厚,以保证振膜振动差生较大的位移,从而提高好的声音频段;鉴于大多数发声装置都设置在支臂上,因此需要支臂具有一定的厚度以支撑发声装置的设置。
[0004]这种设计,不利于智能头戴设备的支臂向轻薄化方向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头戴设备的发声结构及智能头戴设备,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支臂较厚,不利于智能头戴设备的支臂向轻薄化方向发展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头戴设备的发声结构,所述发声结构包括:
[0007]支臂,所述支臂设有内腔、所述支臂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出声孔;
[0008]所述内腔中对应所述出声孔位置处设置压电陶瓷模组,所述压电陶瓷模组包括正极部和负极部。
[0009]优选地,所述压电陶瓷模组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压电陶瓷元件和第二压电陶瓷元件,所述第一压电陶瓷元件构成所述正极部、所述第二压电陶瓷元件构成所述负极部;或者,所述第一压电陶瓷元件构成所述负极部、所述第二压电陶瓷元件构成所述正极部。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压电陶瓷元件为圆形铜片、所述第二压电陶瓷元件为两面均镀设有镀银层的环形陶瓷片;所述第一压电陶瓷元件位于所述出声孔与所述第二压电陶瓷元件之间。
[0011]优选地,所述压电陶瓷模组的厚度小于等于2.5mm。
[0012]优选地,所述支臂包括扬声器区、中部导音区以及出声孔区,所述扬声器区的厚度大于所述中部导音区以及所述出声孔区;
[0013]所述发声结构还包括分频器以及设置于所述扬声器区的扬声器;
[0014]所述分频器与所述扬声器和所述压电陶瓷模组均电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正极部设置有第一中空区、所述负极部设置第二中空区;
[0016]所述中部导音区通过所述第一中空区和所述第二中空区与所述出声孔连通。
[0017]优选地,所述分频器固定在所述支臂内,所述分频器的接线端伸出所述支臂外;或者,
[0018]所述分频器固定在所述支臂外,所述压电陶瓷模组和所述扬声器的接线端伸出所述支臂外并与所述分频器的对应接线端电连接。
[001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头戴设备,包括主机、从所述主机两端向外延伸的侧臂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机内的主控单元;还包括所述的用于智能头戴设备的发声结构;所述支臂固定在所述侧臂上;或者,所述支臂与所述侧臂共用;所述正极部和所述负极部与所述主控单元的对应端口电连接。
[0020]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智能头戴设备,包括主机、从所述主机两端向外延伸的侧臂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机内的主控单元;还包括所述的用于智能头戴设备的发声结构;所述支臂固定在所述侧臂上;或者,所述支臂与所述侧臂共用;所述分频器与所述主控单元电连接。
[0021]优选地,所述支臂上的所述扬声器区设置于所述主机内部,所述出声孔区以及至少部分所述中部导音区与所述侧臂共用。
[002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3]本技术中的发声结构,包括支臂,支臂设有内腔、支臂的侧壁上设置与内腔连通的出声孔;内腔中对应出声孔位置处设置压电陶瓷模组,压电陶瓷模组包括正极部和负极部。在智能头戴设备中具体应用时,支臂与主机上的侧臂固定,或共用;正极部和负极部与主控单元的对应端口电连接。当施加交变电流时,压电陶瓷模组会随着电流方向的变化产生振动,从而推动空气振动,向外辐射声音,厚度上可以设计的特别薄。因此采用压电陶瓷模组作为发声部件,可减少智能头戴设备的支臂的厚度。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5]图2是图1中压电陶瓷片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图2的切面图;
[0027]图4是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8]图5是本技术智能头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

发声结构,2

支臂,21

出声孔,22

内腔,3

扬声器,4

压电陶瓷模组,41

圆形铜片,42

环形陶瓷片,43

第一中空区,44

第二中空区,5
‑ꢀ
分频器,6

电连接导体,7

主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1]实施例一:
[0032]由图1至图3共同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头戴设备的发声结构,发声结构1包括支臂2,支臂2设有内腔22、支臂2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内腔22连通的出声孔21;内腔22中对应出声孔21位置处设置压电陶瓷模组4,压电陶瓷模组4包括正极部和负极部。
[0033]本实施例中,压电陶瓷模组4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压电陶瓷元件和第二压电陶瓷
元件,第一压电陶瓷元件构成正极部、第二压电陶瓷元件构成负极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压电陶瓷元件构成负极部、第二压电陶瓷元件构成正极部。
[0034]其中,第一压电陶瓷元件为圆形铜片41、第二压电陶瓷元件为两面均镀设有镀银层的环形陶瓷片42;第一压电陶瓷元件位于出声孔21与第二压电陶瓷元件之间。圆形铜片41设置有第一中空区43、环形陶瓷片42设置第二中空区 44(内环区域)。
[0035]本实施例中,整个压电陶瓷模组4的厚度小于等于2.5mm。相比出声孔21 处设置厚度较大的扬声器而言,可大大减小用于对其支撑的支臂2的厚度,有利于智能头戴设备的支臂2向轻薄化方向发展。
[0036]参见图5,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智能头戴设备,包括主机7、从主机7 两端向外延伸的侧臂、设置于主机7内的主控单元以及两个发声结构1;本实施例中,发声结构1的支臂2与侧臂共用(即为一个部件);正极部和负极部通过电连接导体6与主控单元的对应端口电连接。又一些实施例中,支臂2和侧臂是两个部件,支臂2固定在侧臂上。
[0037]实施例二:
[0038]鉴于压电陶瓷模组4的振动幅度有限,通常对3000HZ以上频段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头戴设备的发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结构包括:支臂,所述支臂设有内腔、所述支臂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出声孔;所述内腔中对应所述出声孔位置处设置压电陶瓷模组,所述压电陶瓷模组包括正极部和负极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头戴设备的发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陶瓷模组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压电陶瓷元件和第二压电陶瓷元件,所述第一压电陶瓷元件构成所述正极部、所述第二压电陶瓷元件构成所述负极部;或者,所述第一压电陶瓷元件构成所述负极部、所述第二压电陶瓷元件构成所述正极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智能头戴设备的发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电陶瓷元件为圆形铜片、所述第二压电陶瓷元件为两面均镀设有镀银层的环形陶瓷片;所述第一压电陶瓷元件位于所述出声孔与所述第二压电陶瓷元件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智能头戴设备的发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陶瓷模组的厚度小于等于2.5mm。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智能头戴设备的发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包括扬声器区、中部导音区以及出声孔区,所述扬声器区的厚度大于所述中部导音区以及所述出声孔区;所述发声结构还包括分频器以及设置于所述扬声器区的扬声器;所述分频器与所述扬声器和所述压电陶瓷模组均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立吉华洋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