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生姜嫩芽损伤的种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9686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少生姜嫩芽损伤的种植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每个所述支撑柱的下端均固定安装有滑轮,所述底板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远离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液压缸右侧的伺服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伺服电机与液压缸的配合,使钻头与地面接触,从而完成对地面的打孔,为生姜更好地种植提供保障,搅拌杆、搅拌叶和螺旋搅拌叶的配合使用提高了泥土的粉碎效率,使粉碎后的泥土覆盖在生姜表面上,可以有效地保护生姜嫩芽不被损伤,从而提高生姜的成活率。高生姜的成活率。高生姜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少生姜嫩芽损伤的种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减少生姜嫩芽损伤的种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姜指姜属植物的块根茎,性温,其特有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肠黏膜,使胃肠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强,能有效地治疗吃寒凉食物过多而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吃过生姜后,人会有身体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它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这样不但能把多余的热带走,同时还把体内的病菌、寒气一同带出。当身体吃了寒凉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调房间里呆久后,吃生姜就能及时消除因肌体寒重造成的各种不适。
[0003]生姜在种植的时候往往需要人工的挖孔,再将生姜放在孔内,并覆盖上泥土,从而完成种植,在覆盖泥土的时候,由于泥土过大,从而在成生姜嫩芽的损伤,而导致生姜种植成活率较低。
[000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减少生姜嫩芽损伤的种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减少生姜嫩芽损伤的种植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减少生姜嫩芽损伤的种植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每个所述支撑柱的下端均固定安装有滑轮,所述底板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远离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液压缸右侧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贯穿底板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盛泥器,所述盛泥器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钻头,所述底板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液压缸左侧的把手,所述底板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位于转轴右方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搅拌箱,所述箱体的上侧顶壁转动插设有延伸至搅拌箱内部的转杆一,所述转杆一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二,所述箱体的上顶壁固定连接有位于转杆一左侧的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的右侧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锥齿轮二相啮合的锥齿轮一,所述转杆一的外壁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杆,所述双头电机的左侧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一,所述箱体的左侧内壁转动连接有延伸至搅拌箱内部,且与搅拌箱右侧内壁转动连接的转杆二,所述转杆二位于搅拌箱左侧的一端外壁固定套设有皮带轮二,所述皮带轮一和皮带轮二的外壁共同套设有皮带,所述转杆二位于搅拌箱内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螺旋搅拌叶,所述搅拌箱的内侧壁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位于螺旋搅拌叶下方的筛选板,所述搅拌箱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筛选板下方且延伸至箱体右侧壁的隔板,所述搅拌箱的右侧壁与箱体的右侧壁均开设有与隔板相匹配的出料口。
[0008]优选地,所述底板的上侧壁开设有略大于转轴直径的贯穿的通孔。
[0009]优选地,所述箱体的上侧壁固定嵌设有轴承一,所述轴承一的内圈与转杆一的外壁固定连接。
[0010]优选地,每个所述搅拌杆的外壁均对称固定连接有刀片。
[0011]优选地,所述隔板呈倾斜设置,且左高右低。
[0012]优选地,所述箱体处的出料口右侧壁固定连接有呈倾斜向下的导料槽。
[0013]优选地,所述盛泥器的上侧壁开设圆弧形的凹槽。
[0014]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一种减少生姜嫩芽损伤的种植装置的优点在于:
[0015]1、设置液压缸、安装板、伺服电机、转轴和钻头,伺服电机的驱动端带动转轴转动,进而带动钻头转动,在踢动液压缸,液压缸的驱动端带动安装板和伺服电机向下移动,使钻头与地面接触,从而完成对地面的打孔,为生姜更好地种植提供保障;
[0016]2、设置盛泥器,液压缸的驱动端带动安装板和电机向上移动,进而带动钻头、盛泥器和转轴向上移动,盛泥器在打好的孔内上移放入过程中,可以将孔内壁上多余的泥土带出孔外,从而保证孔内的空间合适生姜的种植;
[0017]3、设置双头电机、搅拌杆、螺旋搅拌叶、筛选板个隔板,将泥土投放到搅拌箱内,启动双头电机,双头电机的驱动端带动锥齿轮一和皮带轮一转动,进而带动转杆一和转杆二一起转动,转杆一带动搅拌杆和刀片一起转动,搅拌杆和刀片与泥土碰撞接触,将泥土分割成细小的块状,转杆二带动螺旋搅拌叶转动,使搅拌箱底部堆积的泥土进行翻转和搅拌,进一步的提高泥土粉碎的效率,粉碎后的泥土通过筛选板流入到隔板,再经导料槽排放到放有生姜的孔内,粉碎后的泥土可以有效地保护生姜嫩芽不被损伤,从而提高生姜的成活率;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伺服电机与液压缸的配合,使钻头与地面接触,从而完成对地面的打孔,为生姜更好地种植提供保障,搅拌杆、搅拌叶和螺旋搅拌叶的配合使用提高了泥土的粉碎效率,使粉碎后的泥土覆盖在生姜表面上,可以有效地保护生姜嫩芽不被损伤,从而提高生姜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减少生姜嫩芽损伤的种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减少生姜嫩芽损伤的种植装置中箱体的剖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减少生姜嫩芽损伤的种植装置中转轴、盛泥器和钻头连接处的立体图。
[0022]图中:1底板、2支撑柱、3滑轮、4液压缸、5安装板、6伺服电机、7转轴、8盛泥器、9钻头、10把手、11箱体、12搅拌箱、13双头电机、14锥齿轮一、15锥齿轮二、16转杆一、17搅拌杆、18刀片、19皮带轮一、20转杆二、21皮带轮二、22螺旋搅拌叶、23筛选板、24隔板、25导料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参照图1

3,一种减少生姜嫩芽损伤的种植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下侧壁对称
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每个支撑柱2的下端均固定安装有滑轮3,底板1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液压缸4,液压缸4采用的型号为HOB150的油压重型液压缸,液压缸4远离底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5,安装板5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液压缸4右侧的伺服电机6,伺服电机6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贯穿底板1的转轴7,底板1的上侧壁开设有略大于转轴7直径的贯穿的通孔,保证转轴7能够正常的转动,转轴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盛泥器8,盛泥器8的上侧壁开设圆弧形的凹槽,盛泥器8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钻头9,底板1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液压缸4左侧的把手10;
[0025]伺服电机6的驱动端带动转轴7转动,进而带动钻头9转动,在踢动液压缸4,液压缸4的驱动端带动安装板5和伺服电机6向下移动,使钻头9与地面接触,从而完成对地面的打孔,为生姜更好地种植提供保障,液压缸4的驱动端带动安装板5和电机6向上移动,进而带动钻头9、盛泥器8和转轴7向上移动,盛泥器8在打好的孔内上移放入过程中,可以将孔内壁上多余的泥土带出孔外,从而保证孔内的空间合适生姜的种植;
[0026]底板1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位于转轴7右方的箱体11,箱体11的内壁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生姜嫩芽损伤的种植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每个所述支撑柱(2)的下端均固定安装有滑轮(3),所述底板(1)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液压缸(4),所述液压缸(4)远离底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液压缸(4)右侧的伺服电机(6),所述伺服电机(6)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贯穿底板(1)的转轴(7),所述转轴(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盛泥器(8),所述盛泥器(8)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钻头(9),所述底板(1)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液压缸(4)左侧的把手(10),所述底板(1)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位于转轴(7)右方的箱体(11);所述箱体(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搅拌箱(12),所述箱体(11)的上侧顶壁转动插设有延伸至搅拌箱(12)内部的转杆一(16),所述转杆一(1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二(15),所述箱体(11)的上顶壁固定连接有位于转杆一(16)左侧的双头电机(13),所述双头电机(13)的右侧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锥齿轮二(15)相啮合的锥齿轮一(14),所述转杆一(16)的外壁对称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杆(17),所述双头电机(13)的左侧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一(19),所述箱体(11)的左侧内壁转动连接有延伸至搅拌箱(12)内部,且与搅拌箱(12)右侧内壁转动连接的转杆二(20),所述转杆二(20)位于搅拌箱(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莹洁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