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地下水污染修复柱实验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9684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对地下水污染修复柱实验模拟装置,包括储水瓶、蠕动泵、管柱、取样装置和集水瓶,该储水瓶的出口通过第一进水管与蠕动泵的进液口连通,该蠕动泵的出液口通过第二进水管与管柱的入口连通,该管柱的出口通过出水管与集水瓶连通,在该管柱的侧壁上竖向间隔设有数个取样口,在该取样口密封安装取样装置,该取样装置包括安装在取样口的底座和在该底座的同一水平断面插装的数根间隔的取样管,在该取样管的出口插装过滤器,在该过滤器与底座之间的取样管上安装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密封效果好,安装简单方便,每次取样后容易更换过滤器。更换过滤器。更换过滤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对地下水污染修复柱实验模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针对地下水污染修复柱实验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模拟实验柱体为了获取污染物的不同断面分布特征,通常在同一断面上设计若干取样口,并且多数是在取样管留在柱体那部分设有过滤材料。以往设计中同一断面上设计若干取样口容易造成漏水现象比较突出,取样管留在柱体那部分设有过滤材料不容易更换过滤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针对地下水污染修复柱实验模拟装置,容易更换过滤材料。
[0004]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针对地下水污染修复柱实验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瓶、蠕动泵、管柱、取样装置和集水瓶,该储水瓶的出口通过第一进水管与蠕动泵的进液口连通,该蠕动泵的出液口通过第二进水管与管柱的入口连通,该管柱的出口通过出水管与集水瓶连通,在该管柱的侧壁上竖向间隔设有数个取样口,在该取样口密封安装取样装置,该取样装置包括安装在取样口的底座和在该底座的同一水平断面插装的数根间隔的取样管,在该取样管的出口插装过滤器,在该过滤器与底座之间的取样管上安装阀门。
[0006]优选地,每个所述底座上插入四根取样管,四根取样管伸入所述管柱的长度分别为管柱直径的1/4倍、1/2倍、3/4倍、1倍。
[0007]优选地,所述取样管的直径为2mm。
[0008]优选地,所述底座与所述管柱为玻璃胶密封固定安装。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和出水管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0010]优选地,所述储水平和集水瓶为带有刻度的马氏瓶。
[0011]优选地,所述管柱为有机玻璃柱。
[0012]优选地,所述取样管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0013]优选地,所述过滤器的滤膜直径为5mm,孔径为0.45μm。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实现了在保证厌氧条件下,通过一个取样口可以取同一断面不同位置的水样,能够有效获取污染物的断面分布特征,通过把四根取样管与底座作为一体结构安装在管柱的取样口处并通过玻璃胶固定密封,增加了密封效果,安装简单方便,同时在每个取样管接水口处插装过滤器,便于每次取样后更换过滤器,若不更换过滤器容易造成交叉污染使所取水样测试浓度不准确。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描述。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局部的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技术可能的实施态样,然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所欲保护的范畴,合先叙明。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针对地下水污染修复柱实验模拟装置,包括储水瓶1、蠕动泵2、管柱3、取样装置4和集水瓶5,储水瓶1装有污染水原样,为进水,采用带刻度的马氏瓶,该储水瓶1的出口通过第一进水管12与蠕动泵2的进液口连通,第一进水管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蠕动泵为能够调节进水流速流量的泵体,以模拟地下水的真实流速;该蠕动泵2的出液口通过第二进水管23与管柱3的底部入口连通,该管柱3的顶部出口通过出水管35与集水瓶5连通,出水管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集水瓶采用带刻度的马氏瓶;在该管柱3的侧壁上竖向间隔设有数个取样口,在该取样口密封安装取样装置4,该取样装置4包括安装在取样口的底座41和在该底座41的同一水平断面插装的数根间隔的取样管42,在该取样管42的出口插装针头过滤器43,在该针头过滤器43与底座41之间的取样管上安装阀门44。
[0020]管柱为有机玻璃柱,针对不同需求在所述管柱内填充所需材料(土壤/河沙/修复材料),管柱的侧壁在竖向设有若干取样口,每个取样口安装取样装置,所述取样口处安装底座,该底座安装四根长短不同的取样管,四根取样管伸入所述管柱的长度分别为管柱直径的1/4倍、1/2倍、3/4倍、1倍,取样管上放置阀门,取样时打开阀门,不取样时关闭阀门;取样管的接水出口插装针头过滤器,其滤膜的直径为5mm,孔径为0.45μm,取样管接水口处保证自流取样,每次取样后更换一次过滤器,避免交叉污染。
[0021]进水管、取样管,出水管均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聚四氟乙烯材料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耐腐蚀性佳。
[0022]本技术的蠕动泵2将储水瓶1中水样通过进水管输送到管柱3中,最终水样通过管柱3顶部出水管进入集水瓶5中;定期取样时打开阀门44,水样经过滤器43滤出,不取样时关闭阀门,再次取样时,需更换过滤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地下水污染修复柱实验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瓶、蠕动泵、管柱、取样装置和集水瓶,该储水瓶的出口通过第一进水管与蠕动泵的进液口连通,该蠕动泵的出液口通过第二进水管与管柱的入口连通,该管柱的出口通过出水管与集水瓶连通,在该管柱的侧壁上竖向间隔设有数个取样口,在该取样口密封安装取样装置,该取样装置包括安装在取样口的底座和在该底座的同一水平断面插装的数根间隔的取样管,在该取样管的出口插装过滤器,在该过滤器与底座之间的取样管上安装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地下水污染修复柱实验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底座上插入四根取样管,四根取样管伸入所述管柱的长度分别为管柱直径的1/4倍、1/2倍、3/4倍、1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针对地下水污染修复柱实验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敬杰边超张涛蔡婧怡蔡五田连晟吕永高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