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介质和光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9556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光盘装置,能稳定地检测记录控制信息,以及用于该光盘装置的光盘介质。该光盘介质是可记录光盘介质,以及构造成形成螺旋形记录轨道,对每个控制信息附加单元,提供按预定长度L分开记录轨道的信息附加区,具有小于L的25%的长度。同时,信息附加区具有在控制信息附加单元内,其位置相差基本上L的一半的第一排列和第二排列,以及选择第一排列和第二排列以便使附加信息区相邻但不覆盖,而是在径向方向中邻接的记录轨道间,在记录轨道方向中分开预定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盘介质和光盘装置,以及更具体地说,涉及在其记录控制信息,诸如地址信息的光盘介质以及能通过细微光点,检测记录在光盘介质上的控制信息的记录型光盘装置。
技术介绍
在通过细微光点执行数据的记录-再现的光盘(optical disk)领域中,不同于预先在其上形成压花状态数据坑串的仅再现ROM(只读存储器)介质,为能记录数据的光盘的CD-R(可记录光盘(compactdisk))和DVD-R(可记录数字通用光盘)已经变得很普遍。另外,还有称为CD-RW(可读写CD)和DVD-RW(可读写DVD)的光盘介质,能重写预先记录的数据。在本应用中,记录型光盘介质是用于能记录数据的光盘介质的总名称。记录型光盘介质构造成在光盘衬底上形成用于寻道的螺旋型凹槽轨道以及在其上形成通过有机材料的多层记录层。通过将高功率激光束集中在该光盘的记录层上,从而部分改变以形成记录坑来记录数据。在记录数据后,基本上,能以具有与在其上形成压花状态数据坑串的ROM介质相同的结构的数据格式,获得相同特性伺服信号。因此,即使在仅再现驱动设备中,在易于再现数据方面存在优点。在这种记录型光盘介质中,通过增加记录控制信息,诸如表示凹槽轨道中的位置的地址信息,记录操作是可能的。作为用于记录信息的另外的方法,广泛已知抖动方法,通过正弦波、矩形波等等(例如见非专利文献1),以恒定频率,在正交方向中使凹槽的中心细微地波动到轨道。例如,在称为一种记录型光盘的DVD+R的标准光盘介质中,通过提供具有倒相180度的恒定周期摇动部分,增加记录控制信息。同样地,根据存在或缺少倒相,表示1、0数据。有关传统的DVD,在这种方法中,无相邻轨道干扰。然而,在下一代DVD中,因为与光盘装置的可记录光点直径相比,相邻轨道间的间距变得更窄,出现问题。例如,在先前的DVD中,相邻轨道间距为0.74μm到约0.9μm的记录光点(recorded spot)直径,表示稍微高于80%的比率。另一方面,在下一代DVD中,相邻轨道间距为0.4μm到约0.54μm的可记录光点直径,其表示比率下降到稍微高于70%,从而变得更易于受来自相邻轨道的干扰影响。因此,当在诸如传统的预定间隔,在轨道上提供抖动调制区时,在具有恒定线速率的CLV(恒定线性速率)结构的轨道中,出现覆盖相邻抖动调制区的部分。因此,出现显著地恶化该区域中的控制信息的识别率的问题。参考图1,描述这一干扰的影响。图1A表示具有抖动的记录轨道23的排列。对记录轨道部分提供调制区24,以及在其部分中,使抖动的相位倒相180度。图1A表示存在覆盖具有调制区24的相邻记录轨道24′上的调制区的位置关系的情形。图1B表示在没有干扰的状态下读取的波形信号,其中从调制区24检测有利信号。相反,图1C表示具有干扰的情形,其中,从调制区24检测的波形信号显著地变形。尽管所示的例子表示来自在实际光盘介质的螺旋型轨道位置中的相邻轨道的一侧的影响,由于来自相邻轨道的两侧的干扰,影响将变得更严重。作为用于记录控制信息的另外的方法,存在使用诸如用在DVD-R中的岸预置坑的方法。然而,尽管抖动频率能能是适当的低频率到用于记录数据的频率,岸预置坑不能形成更长,用于禁止记录数据信号。因此,存在致命缺陷,因为由于需要以接近记录数据的频率检测,因此检测很困难。非专利文献1“New Book of Optical Disc for the NextGeneration”,Nikkei BP,October 7,2003,pp.99-116。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光盘介质和即使相邻轨道间距减小以及相邻轨道间距与可记录光点直径的比率下降,也能在没有由相邻轨道引起的干扰的情况下,检测抖动调制信号的光盘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记录光盘介质,在其上形成螺旋形的记录轨道,其中,对按预定长度L分开的记录轨道,每个控制信息附加单元,提供预定长度的信息附加区;以及将信息附加区排列成在径向方向中的相邻记录轨道间的记录轨道方向中分开预定距离,以及在径向方向中的相邻记录轨道间不彼此覆盖。因此,将信息附加区的长度优选地小于L的25%,以及在控制信息附加单元内,在其位置相差基本上一半L长度的第一排列或第二排列中,有选择地排列信息附加区。同时,优选地在记录轨道上形成周期性抖动,通过调制抖动相位,为附加信息区提供信息,以及使相邻记录轨道间的信息附加区排列成在所述记录轨道方向中分开等于或大于抖动周期。此外,优选地在记录轨道上形成周期性抖动,通过调制相位,为附加信息区提供信息,将具有多个周期的抖动假定为一个单元,以及使相邻记录轨道中的信息附加区在所述记录轨道方向中排列成以等于或大于一个单元分开。另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盘装置,用于对上述光盘介质执行记录和再现,包括存取单元,用于将激光束照射到光盘介质上,用于记录和再现,以及盘控制器,用于控制存取单元,其中,光盘装置能检测记录在信息记录区上的控制信息。因此,优选地,在盘控制器中,提供一种预控制信息检测单元、时钟检测单元和窗口生成电路,用于形成在检测到用于光盘介质的信息附加区的信息的情况下打开的窗口,其中,根据控制信息,经窗口,从预控制信息检测单元输出的检测信号。根据本专利技术,消除相邻轨道间的干扰,因为将写入地址信息等等中的附加信息区排列成以等于或大于在径向方向中相邻记录轨道间的记录轨道方向中的预定距离分开,以便在径向方向中,在相邻记录轨道间不彼此重叠,并且即使在具有窄轨道的光盘介质中,用于记录控制信息的稳定检测变为可能。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说明传统技术的问题的图;图2是表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光盘装置和光盘介质的数据记录系统的框图;图3是表示用于本专利技术的光盘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的框图;图4是用于说明光盘的特性的图;图5A-5E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图;图6A、6B是用于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光盘介质上的相邻轨道间的调制区中,保持距离的情形的说明图;图7是为本专利技术的光盘装置的抖动相位信息检测单元,提供窗口的情形的说明图;图8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光盘介质的平面图; 图9是用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光盘介质的说明图;图10是用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光盘介质的说明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光盘装置的部分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光盘介质和光盘装置的原理和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图2是表示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光盘介质和光盘装置的数据记录系统的结构的图。光盘装置4构造成安放光盘介质6,诸如DVD盘,然后根据来自主机2的指令,在光盘介质6上记录数据,以及从光盘介质6读取数据。另外,存在光盘装置4执行用于在将数据写入光盘介质6中前,响应来自主机2的指令,确认和调整写入条件的训练处理的情形。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结构的光盘装置4的框图。如图3所示,光盘装置4包括CPU10、存取单元12、盘控制器14、编码器16、解码器18和旋转驱动系统20。CPU10控制光盘装置4的整体操作。CPU10执行必要计算和在主机2间交换指令、通知和数据,以及控制盘控制器14、编码器16和解码器18。存取单元12在盘控制器14的控制下,通过使用激光束,将数据写入光盘介质6,以及还从光盘介质6读取数据以及输出到盘控制器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记录光盘介质,在其上形成螺旋形的记录轨道,其中,对按预定长度L分开所述记录轨道的每个控制信息附加单元提供预定长度的信息附加区;以及将所述信息附加区排列成在径向方向中的相邻记录轨道间的记录轨道方向中以在预定距离以上的距离 分开,并且在径向方向中的相邻记录轨道间不彼此覆盖。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4-4-30 2004-1350471.一种可记录光盘介质,在其上形成螺旋形的记录轨道,其中,对按预定长度L分开所述记录轨道的每个控制信息附加单元提供预定长度的信息附加区;以及将所述信息附加区排列成在径向方向中的相邻记录轨道间的记录轨道方向中以在预定距离以上的距离分开,并且在径向方向中的相邻记录轨道间不彼此覆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介质,其中,在所述控制信息附加单元内,在其位置相差基本上一半L长度的第一排列或第二排列中有选择地排列所述信息附加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介质,其中,将所述信息附加区的长度设置成小于L的25%,以及由此,使所述附加信息区的位置偏移到所述记录轨道方向。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盘介质,其中,在所述控制信息附加单元内,在其位置相差基本上一半L长度的第一排列或第二排列中,有选择地排列所述信息附加区。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盘介质,其中,在所述控制信息附加单元内,提供多个所述信息附加区,以及使位于相邻记录轨道的控制信息附加单元内的所述附加信息区排列成使位置移向所述记录轨道方向。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介质,其中,在所述记录轨道上形成周期性抖动,通过调制抖动相位,为所述附加信息区提供信息,以及使相邻记录轨道间的所述信息附加区排列成在所述记录轨道方向中分开等于或大于抖动周期。7.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中丰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