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能热泵机组供热供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949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能热泵机组供热供冷系统,涉及风能热泵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风热机组、热换器组、建筑物和换热管,所述风热机组输出端通过电性连接有热换器组,所述热换器组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水泵,所述第四水泵输出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相变蓄热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八个阀门和四个水泵的设置,通过相互配合使用能有效的对水进行换热,便于进行供热供冷,且能对建筑物内的水进行回收在利用,避免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通过风热机组的设置,使得更加环保且耗能低,通过冷凝器和蒸发器的设置,使得热泵机组供热供冷系统更加稳定,大大提升了供热供冷系统的使用效率。供热供冷系统的使用效率。供热供冷系统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能热泵机组供热供冷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风能热泵
,特别是涉及一种风能热泵机组供热供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热泵(Heat Pump)是一种将低位热源的热能转移到高位热源的装置,也是全世界倍受关注的新能源技术。它不同于人们所熟悉的可以提高位能的机械设备“泵”;热泵通常是先从自然界的空气、水或土壤中获取低品位热能,经过电力做功,然后再向人们提供可被利用的高品位热能。热泵技术是近年来在全世界倍受关注的新能源技术。人们所熟悉的“泵”是一种可以提高位能的机械设备,比如水泵主要是将水从低位抽到高位。而“热泵”是一种能从自然界的空气、水或土壤中获取低位热能,经过电能做功,提供可被人们所用的高位热能的装置。
[0003]现有技术中供热供冷系统在使用时不能有效的进行换热,且不能对进入建筑物的水进行回收再利用,大大降低了供热供冷系统的使用效率,故而无法满足现有技术所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能热泵机组供热供冷系统,通过风热机组、蒸发器、冷凝器、相变蓄热池、蓄冷水池、换热管和流量计的设置,解决了现有风能热泵机组供热供冷系统不能对水进行回收利用和换热效果差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为一种风能热泵机组供热供冷系统,包括风热机组、热换器组、建筑物和换热管,所述风热机组输出端通过电性连接有热换器组,所述热换器组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水泵,所述第四水泵输出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相变蓄热池,所述相变蓄热池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水泵,所述第三水泵输出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建筑物,所述建筑物输出端与冷凝器固定连接,所述建筑物输出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通过管道与第四水泵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管通过管道与冷凝器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管与蒸发器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管靠近一端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换热管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蓄冷水池,所述蓄冷水池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建筑物固定连接,所述蓄冷水池输入端与换热管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阀门。
[0008]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与第四水泵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七阀门,所述第七阀门与第四水泵之间固定连接有流量计,所述第七阀门与相变蓄热池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八阀门。
[0009]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阀门和第五阀门,所述第五阀门位于第一水泵一侧。
[0010]进一步地,所述蓄冷水池输入端位于第一水泵和第五阀门之间。
[0011]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与冷凝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阀门,所述换热管与建筑物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六阀门,所述建筑物与冷凝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三阀门位于第四阀门和第六阀门之间。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六阀门位于第二阀门和蒸发器之间。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通过八个阀门和四个水泵的设置,通过相互配合使用能有效的对水进行换热,便于进行供热供冷,且能对建筑物内的水进行回收在利用,避免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通过风热机组的设置,使得更加环保且耗能低,通过冷凝器和蒸发器的设置,使得热泵机组供热供冷系统更加稳定,大大提升了供热供冷系统的使用效率。
[0015]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主视剖切图;
[0018]图2为本技术蓄冷水池与建筑物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
[00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1]1、风热机组;2、热换器组;3、蒸发器;4、冷凝器;5、第一阀门;6、第一水泵;7、第二阀门;8、相变蓄热池;9、蓄冷水池;91、第二水泵;10、第三水泵;11、建筑物;12、第三阀门;13、第四阀门;14、第五阀门;15、第六阀门;16、换热管;17、第七阀门;18、第四水泵;181、流量计;19、第八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风能热泵机组供热供冷系统,包括风热机组1、热换器组2、建筑物11和换热管16,所述风热机组1输出端通过电性连接有热换器组2,所述热换器组2包括蒸发器3和冷凝器4,所述冷凝器4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水泵18,所述第四水泵18输出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相变蓄热池8,所述相变蓄热池8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水泵10,所述第三水泵10输出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建筑物11,所述建筑物11输出端与冷凝器4固定连接,所述建筑物11输出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换热管16,所述换热管16通过管道与第四水泵18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管16通过管道与冷凝器4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管16与蒸发器3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管16靠近一端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6,所述换热管16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蓄冷水池9,所述蓄冷水池9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91,所述第二
水泵91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建筑物11固定连接,所述蓄冷水池9输入端与换热管16固定连接,蓄冷水池9与换热管16相连的管道内壁固定连接有单向阀。
[0024]优选的,所述蒸发器3和冷凝器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阀门5。
[0025]优选的,所述换热管16与第四水泵18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七阀门17,所述第七阀门17与第四水泵18之间固定连接有流量计181,所述第七阀门17与相变蓄热池8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八阀门19。
[0026]优选的,所述换热管16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阀门7和第五阀门14,所述第五阀门14位于第一水泵6一侧,第五阀门14位于蓄冷水池9输入端和第四阀门13之间。
[0027]优选的,所述蓄冷水池9输入端位于第一水泵6和第五阀门14之间。
[0028]优选的,所述换热管16与冷凝器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阀门13,所述换热管16与建筑物1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六阀门15,所述建筑物11与冷凝器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阀门12,所述第三阀门12位于第四阀门13和第六阀门15之间。
[0029]优选的,所述第六阀门15位于第二阀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能热泵机组供热供冷系统,包括风热机组(1)、热换器组(2)、建筑物(11)和换热管(16),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热机组(1)输出端通过电性连接有热换器组(2),所述热换器组(2)包括蒸发器(3)和冷凝器(4),所述冷凝器(4)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水泵(18),所述第四水泵(18)输出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相变蓄热池(8),所述相变蓄热池(8)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水泵(10),所述第三水泵(10)输出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建筑物(11),所述建筑物(11)输出端与冷凝器(4)固定连接,所述建筑物(11)输出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换热管(16),所述换热管(16)通过管道与第四水泵(18)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管(16)通过管道与冷凝器(4)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管(16)与蒸发器(3)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管(16)靠近一端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6),所述换热管(16)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蓄冷水池(9),所述蓄冷水池(9)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91),所述第二水泵(91)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建筑物(11)固定连接,所述蓄冷水池(9)输入端与换热管(16)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能热泵机组供热供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3)和冷凝器(4)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书琴康承踊曹宝文
申请(专利权)人:瑟墨上海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