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油茶鲜果仓库的风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9427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油茶鲜果仓库的风网结构,包括风机接口管的风机接管口、纵向主管、V形夹层风道、V形鱼鳞通风板和横向分管,所述风机接口连通所述纵向主管和夹层风道,纵向主管连通横向分管;夹层风道沿伸环绕V形料仓底部,横向分管相互平行置于纵向主管的同一水平面,夹层风道设置于所述V形料仓底部;其中,纵向主管为通风管;夹层风道靠里面物料部分为鱼鳞通风板,其外侧为钢板,横向分管为鱼鳞网通风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冷热风交替吹扫解决了保障油茶鲜果沤堆不发热霉变,使果实内油脂成分充分合成,冷热风交替吹扫同时使油茶鲜果经过冷热收缩和膨胀开裂爆蒲,也加强后熟效果最好。后熟效果最好。后熟效果最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油茶鲜果仓库的风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油茶籽油的制油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贮藏油茶仓库的风网。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油茶鲜果前处理主要靠自然阳光翻晒,受制于天气影响,雨天不能处理而引起茶果腐烂,茶籽质量变差。翻晒后的开裂的鲜果用人工或清籽机分选,茶籽用烘箱烘干,劳动强度大,能耗大成本高,同时解决了茶籽加工前安全储存不发热冲烧的技术问题,保障了茶籽质量,提高了出油率降低了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热冷交替吹风的油茶鲜果料仓的通风结构。
[0004]本技术是这样来实现的:
[0005]用于油茶鲜果仓料的风网结构,包括风机接口管的风机接口、纵向主管、V形夹层风道、V形鱼鳞通风板和横向分管,所述风机接口连通所述纵向主管和夹层风道,纵向主管连通横向分管;夹层风道沿伸环绕V形料仓底部,横向分管相互平行置于纵向主管的同一水平面,夹层风道设置于所述V形料仓底部;其中,纵向主管为通风管;夹层风道靠里面物料部分为鱼鳞通风板,其外侧为钢板,横向分管为鱼鳞网通风管。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7]冷热风交替吹扫解决了保障油茶鲜果沤堆不发热霉变,使果实内油脂成分充分合成,冷热风交替吹扫同时使油茶鲜果经过冷热收缩和膨胀开裂爆蒲,也加强后熟效果最好。
[0008]V形料仓增加了V形鱼鳞网使底部物料也得到了冷热风交替吹扫同时使油茶鲜果经过冷热收缩和膨胀开裂爆蒲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的油茶鲜果前处理工艺的流程图;
[0010]图2是本技术的料仓风网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图2 的输风管俯视图;
[0012]图4是图3是局部放大图;
[0013]图5是本技术的刀片剥壳机结构示意图;
[0014]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
[0015]图7是本技术的刀片剥壳机底部栅栏结构示意图;
[0016]图8是本技术的分离筛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0

风机接口;11

纵向主管;12

V形夹层风道;13

横向分管;14

V形鱼鳞通风板;
[0018]51

驱动轮盘;52

外壳;53

旋转刀片;54

圆盘;55

驱动轴;56

外圆盘销轴;57

栅栏
[0019]531

刀片轴;532

刀片;533

套装轴;
[0020]70

进料口;71

圆筒筛外层;72

驱动轴; 73

出料口一;74

出料口二;75

出料口三;76

出料口四;77

圆筒筛内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参见图1,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流程图。
[0023]参见图2、图3、图4,料仓风网的结构包括风机接口管的风机接管口10、纵向主管11、V形夹层风道12和横向分管13,由风机接口10向纵向主管11和V形夹层风道12内输入空气,再由纵向主管11向横向分管13输送热冷空气;料仓底部设有V形夹层风道,V形仓底设有V形鱼鳞通风板14;V形鱼鳞通风板14的设置有利于V形仓底部的通风。
[0024]其中,纵向主管11为通风管,夹层风道12靠里面物料部分为鱼鳞通风板,夹层风道12外侧为钢板,横向分管13为鱼鳞网通风管。
[0025]参见图5、图6,刀片剥壳机包括驱动轮盘51、驱动轴55、外壳52、旋转刀片53、圆盘54和外圆盘销轴56构成。
[0026]驱动轮盘51用于驱动驱动轴55,驱动轴55设置有多个等距的圆盘54,各圆盘54外周分别设置有等圆距的外圆盘销轴56,被圆盘54 分割成等分的外圆盘销轴56上设的旋转刀片53。
[0027]旋转刀片53由刀片轴531、刀片532和套装轴533组成,刀片轴531和两个套装轴533构成一个U形的框架套装在外圆盘销轴56上。
[0028]外壳52的上端设有用于进料的入料口,其下部设有栅栏57用于剥壳后的物料落下。
[0029]具体地,将冷热风交替吹扫后的油茶果爆蒲输送至剥壳机,通过可绕销轴旋转的刀片将蒲切开并将籽分散,将果蒲和籽完整分离,从剥壳机底部栅栏下得到果蒲和油茶籽的混合产品。
[0030]参见图7,分离筛机包括进料口70、圆筒筛外层71、圆筒筛内层77、驱动轴72和四个下面出料口。分离筛机的圆筒筛状态呈倾斜,圆筒筛分里外两层,内层77上为圆形孔筛除大蒲,外层71上的孔眼从上向下由小到大依次安装,出料口一73可以筛出碎屑小蒲等小杂质,出料口二74可以筛出中等大小果蒲和油茶籽的混合产品;出料口三75可以筛出没有破碎的果实,出料口四76可以筛出大蒲。
[0031]实施例一
[0032](一)油茶籽预处理,在油茶果采摘后储运过程中不除去油茶蒲;在除掉茶蒲后 2小时内将筛选后的新鲜茶籽使用平板烘干机和抽风机进行烘干,烘干分两次进行,
[0033]第一次烘干温度为 50 ~ 55℃,烘干时间为 50 ~ 65min,茶籽水分从 35 ~ 40% 降到 20%,
[0034]第二次烘干温度为 60 ~ 65℃,烘干时间 45 ~ 55min 烘干后的茶籽含水率 6 ~ 10%;
[0035]本次分批进行,茶籽水分失水均匀,有利于干燥效率。
[0036]干燥后的茶籽进入低温保藏,温度为 5 ~ 10℃。
[0037]本实验研究表明新鲜的油茶籽通过该工艺酸值 4 小时内可控制在 0.6 以内(国标在 1.0 以内)过氧化值在 2.0 ;同时要求去蒲后新鲜堆放厚度不能超过 10 公分。
[0038]实施例二
[0039]1、油茶鲜果通过爬坡机、风选除杂、多点卸料机进入料仓,料仓内安装有两层风网,可通入自然风和热风,热风由茶蒲生物质燃料热风炉提供(见图2、图3、图4);
[0040]2、油茶鲜果在料仓中通入自然风保鲜后熟72

120小时,保障油茶鲜果沤堆不发热霉变,使果实内油脂成分充分合成,经过后熟的果实含油提高3

5%;
[0041]3、通过生产实验,经过后熟的油茶鲜果通入60℃热风16小时后改为通自然风8小时冷却,然后再通入60℃热风16小时,再改为通自然风8小时冷却;总共48小时冷热风交替吹扫,使油茶鲜果经过冷热收缩和膨胀开裂爆蒲,同时加强后熟效果最好;
[004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油茶鲜果仓库的风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接口管的风机接口(10)、纵向主管(11)、V形夹层风道(12)、V形鱼鳞通风板(14)和横向分管(13),所述风机接口(10)连通所述纵向主管(11)和夹层风道(12),所述主管(11)连通所述横向分管(13);所述夹层风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宏旺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黄袍山绿色产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