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开敞喷漆空间均匀流耦合气幕通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9178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开敞喷漆空间均匀流耦合气幕通风系统,包括机械送风系统、气幕送风系统、净化分离系统、机械排风系统、新风送风系统,所述机械送风系统包括机械送风机组和索斯送风管,所述气幕送风系统包括与气幕送风管相连的气幕送风机组;所述气幕送风机组分别位于开敞喷漆空间四周;所述净化分离系统包括相连的空气净化机组和净化风送风管;所述机械排风系统包括排风机、总排风管和室外排风管;所述新风送风系统包括相连的新风机组和新风管,所述新风机组通过送风管路与机械送风机组相连。本申请利用空气幕取代物理隔离障碍封闭喷漆空间,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通风系统的能耗,而且能够充分保障厂房空间的利用率和工艺操作的便捷。操作的便捷。操作的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开敞喷漆空间均匀流耦合气幕通风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工业通风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开敞喷漆空间均匀流耦合气幕通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的提出,推动着我国工业化迅速发展,同时也对工业建筑环境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油漆喷涂是汽车、飞机、轮船等工业制造必备的生产环节,伴随着大量有机气体、漆雾颗粒等毒性污染物的产生。特别是当油漆喷涂操作环节发生在开敞空间时,毒性污染物逸散引起的工人健康安全、厂房防火防爆等事故隐患愈加严重。因此,开发用于抑制开敞空间喷漆产生的毒性污染物逸散的高效通风系统,对于保障工业环境健康安全、生产安全具有重大工程价值。
[0003]目前,有关抑制开敞喷漆空间污染物逸散的通风系统的文献和专利非常有限。现有通风系统主要应用于封闭的喷漆环境内污染物控制和排放,即:在有人操作环节设置新风系统、无人操作环节设置循环风系统,从而达到节约空气、降低能耗的目的。然而,此类通风系统并不适用于对大型工件喷漆的开敞空间通风,因为新风和循环风气流将导致污染物向周边环境自由逸散。为此,局部隔离耦合机械通风是目前针对此问题较为广泛的解决方案。该方案是对喷漆位置周边环境进行物理隔离,在大风量工况下运行机械通风系统,进而稀释和清除喷漆作业产生的污染物。需要指出的是,喷漆产生的污染物在封闭空间内呈动态衰减,若维持大风量工况运行机械通风系统,将造成严重的空气浪费和电能消耗。此外,通过设置物理障碍封闭喷漆局部空间,极大地降低了厂房空间的利用率和喷漆操作的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开敞喷漆空间均匀流耦合气幕通风系统,通过引入净化循环风并增设浓度传感器,同时利用空气幕取代物理隔离障碍封闭喷漆空间,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通风系统的能耗,而且能够充分保障厂房空间的利用率和工艺操作的便捷。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开敞喷漆空间均匀流耦合气幕通风系统,包括机械送风系统、气幕送风系统、净化分离系统、机械排风系统、新风送风系统,所述机械送风系统包括机械送风机组和索斯送风管,所述机械送风机组与多个索斯送风管相连;所述气幕送风系统包括与气幕送风管相连的气幕送风机组,所述气幕送风机组分别位于开敞喷漆空间四周,在所述气幕送风管的进风段设有气幕送风调节阀;所述净化分离系统包括相连的空气净化机组和净化风送风管;所述机械排风系统包括排风机、总排风管和室外排风管,所述室外排风管与排风机相连,所述排风机、总排风管与空气净化机组相连,所述室外排风管上设有排风调节阀;所述新风送风系统包括相连的新风机组和新风管,所述新风机组通过送风管路与机械送风机组相连,在所述送风管路上设有机械送风调
节阀。
[0006]进一步的,在所述开敞喷漆空间、开敞喷漆空间外围均设有浓度传感器,所述开敞喷漆空间的浓度传感器分别与机械送风系统的机械送风调节阀、机械排风系统的排风调节阀上配置的电动执行器相连,所述开敞喷漆空间外围的浓度传感器分别与机械排风系统的排风调节阀、气幕送风系统的气幕送风调节阀上配置的电动执行器相连;由电动执行器实现对各阀门开度的动态调节。
[0007]进一步的,还包括循环风送风系统,所述循环风送风系统包括与循环风送风机组相连的循环风送风管Ⅰ和循环风送风管Ⅱ,所述循环风送风管Ⅰ与机械送风机组相连,所述循环风送风管Ⅱ与气幕送风管相连,所述循环风送风机组与净化风送风管相连。
[0008]进一步的,所述机械送风系统产生均匀风流作用于开敞喷漆空间,所述气幕送风系统产生气幕射流作用于开敞喷漆空间外围。
[0009]进一步的,流经开敞喷漆空间、开敞喷漆空间外围的空气形成污染风流进入净化分离系统中,在所述净化分离系统中形成污染物浓度高的分离风流和污染物浓度低的净化风流。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污染物浓度高的分离风流经由机械排风系统形成排风流排出;所述污染物浓度低的净化风流由循环风送风系统形成循环风流分别送至机械送风系统、气幕送风系统。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新风送风系统形成新风流,送入机械送风系统。
[0012]更进一步的,在所述净化风送风管上设有配置电动执行器的风量调节阀。
[0013]本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能够取得如下的技术效果:通过空气幕产生的无障碍空气夹层抑制开敞空间喷漆产生的污染物逸散,保障厂房空间的利用率和喷漆操作的便捷;通过引入净化循环风、增设浓度传感器,实现通风系统运行与环境内污染物浓度动态变化联动,降低开敞空间喷漆过程通风系统电能消耗和空气消耗。最终实现通风系统能效性和实用性提升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用于抑制开敞喷漆空间污染物逸散的通风系统工作原理图;
[0015]图2为用于抑制开敞喷漆空间污染物逸散的通风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目标喷漆工件空间位置示意图;
[0017]图4为机械送风系统与其它系统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气幕送风系统与其它系统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基于传感反馈控制通风系统风量对污染物逸散的影响图;
[0020]图7为临界风量比工况开敞喷漆空间和开敞喷漆空间外围污染物分布图。
[0021]图中序号说明:1、机械送风系统;1a、机械送风机组;1b、索斯送风管;2、气幕送风系统;2a、气幕送风机组;2b、气幕送风管;3、净化分离系统;3a、空气净化机组;3b、净化风送风管;4、机械排风系统;4a、排风机;4b、总排风管;4c、室外排风管;5、新风送风系统;5a、新风机组;5b、新风管;6、循环风送风系统;6a、循环风送风机组;6b、循环风送风管Ⅰ;6c、循环风送风管Ⅱ;7、均匀风流;8、气幕射流;9、污染风流;10、分离风流;11、排风流;12、净化风流;13、循环风流a;14、循环风流b;15、新风流;16、传感反馈a;17、传感反馈b;18、传感反馈
c;19、传感反馈d;20、系统排风;21、开敞喷漆空间;22、开敞喷漆空间外围;23、目标喷漆工件;24、机械排风口;25、风量调节阀;26、机组支架;27、浓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技术的实施例是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的,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

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开敞喷漆空间均匀流耦合气幕通风系统,包括机械送风系统、气幕送风系统、净化分离系统、机械排风系统、新风送风系统和循环风送风系统,所述机械送风系统包括机械送风机组和索斯送风管,所述机械送风机组与多个索斯送风管相连;所述气幕送风系统包括与气幕送风管相连的气幕送风机组,所述气幕送风机组分别位于开敞喷漆空间四周的顶部,在所述气幕送风管的进风段设有气幕送风调节阀。所述净化分离系统包括相连的空气净化机组和净化风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开敞喷漆空间均匀流耦合气幕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送风系统、气幕送风系统、净化分离系统、机械排风系统、新风送风系统,所述机械送风系统包括机械送风机组和索斯送风管,所述机械送风机组与多个索斯送风管相连;所述气幕送风系统包括与气幕送风管相连的气幕送风机组,所述气幕送风机组分别位于开敞喷漆空间四周,在所述气幕送风管的进风段设有气幕送风调节阀;所述净化分离系统包括相连的空气净化机组和净化风送风管;所述机械排风系统包括排风机、总排风管和室外排风管,所述室外排风管与排风机相连,所述排风机、总排风管与空气净化机组相连,所述室外排风管上设有排风调节阀;所述新风送风系统包括相连的新风机组和新风管,所述新风机组通过送风管路与机械送风机组相连,在所述送风管路上设有机械送风调节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开敞喷漆空间均匀流耦合气幕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敞喷漆空间、开敞喷漆空间外围均设有浓度传感器,所述开敞喷漆空间的浓度传感器分别与机械送风系统的机械送风调节阀、机械排风系统的排风调节阀上配置的电动执行器相连,所述开敞喷漆空间外围的浓度传感器分别与机械排风系统的排风调节阀、气幕送风系统的气幕送风调节阀上配置的电动执行器相连;由电动执行器实现对各阀门开度的动态调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开敞喷漆空间均匀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继红张腾飞霍倩男王树刚陈思宇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