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装扣、头灯带及头戴式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8966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灯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装扣、头灯带及头戴式灯。快装扣包括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及连接部,通过设置相互间隔开的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包括第一侧壁,第二安装部包括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的中段通过连接部连接,使得连接部的两端,以及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形成安装通道,安装通道的宽度小于线绳的直径,由于线绳能产生弹性形变,因此受力形变后能通过安装通道,安装线绳时操作人员仅需借由安装通道远离连接部一端的入口将线绳挤压进入安装通道,使线绳挂置于连接部即可完成安装,省去了线绳穿孔的步骤,简化了安装工序,加快了安装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装扣、头灯带及头戴式灯


[0001]本技术涉及灯带领域,特别是一种快装扣、头灯带及头戴式灯。

技术介绍

[0002]为了适应不同使用者的头部尺寸,现有的头灯带多设有尺寸调节装置,在头带的一端安装有线绳安装扣,线绳穿过线绳安装扣与线绳调节旋钮连接,通过旋转线绳调节旋钮,从而调节所述线绳的长度,进而扩大或缩小头带围成的佩戴空间,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头部尺寸。
[0003]现有的头灯带在生产安装时,操作人员需要将线绳的两端分别对准线绳安装扣两侧开设的通孔,随后分别将线绳的两端穿过两侧的通孔,随后对线绳进行打结处理,最后修剪多余的尼龙线,安装步骤繁琐,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快装扣及头灯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将线绳安装于线绳安装扣上的步骤繁琐,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快装扣,包括: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及连接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第一侧壁,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连接部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中间段,另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中间段,其中,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形成有安装通道,且所述安装通道的宽度小于所述线绳的直径,所述安装通道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为入口,所述入口与外部空间连通,所述线绳能借由所述入口进入所述安装通道,并挂置于所述连接部。
[0006]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通道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为出口,所述连接部的两端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轮廓大于所述线绳的轮廓,所述出口与所述安装口连通,所述线绳能借由所述出口进入所述安装口。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壁包括第一折弯段,所述第二侧壁包括与第一折弯段相对设置的第二折弯段,所述第一折弯段与所述第二折弯段配合,以形成所述出口。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部还包括第三侧壁,其位于远离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一侧,所述第一折弯段与所述第二折弯段自远离所述安装口的一端起,逐渐朝靠近所述第三侧壁的方向折弯,以使所述出口朝向所述第三侧壁。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部还包括第四侧壁,其位于远离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一侧,所述第一侧壁还包括第三折弯段,所述第二侧壁还包括与所述第三折弯段相对设置的第四折弯段,所述第三折弯段与所述第四折弯段自远离所述出口的一端起,逐渐朝靠近所述第四侧壁的方向弯折,以形成所述入口,且所述第三折弯段与所述第四折弯段之间的距离,自远离所述出口的一端起,逐渐缩短,以形成逐渐收窄的所述入口。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壁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折弯段与所述第三折弯段的第一延
伸段,所述第二侧壁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折弯段与所述第四折弯段的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与所述第二延伸段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折弯段与所述第二折弯段、所述第三折弯段、所述第四折弯段、所述第一延伸段及所述第二延伸段相配合,以形成所述安装通道。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自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起,逐渐缩短,以形成自所述入口起逐渐向所述出口收窄的所述安装通道。
[0012]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头灯带,包括:快装扣、环扣、线绳及松紧调节件,所述快装扣为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快装扣,所述第一安装部安装于所述头带的一端,所述环扣安装于头带的另一端,中部设有供所述头带另一端穿过的通孔,以使所述头带形成供用户佩戴的佩戴空间,所述线绳挂置于所述连接部,所述松紧调节件安装于所述头带,并与所述线绳连接,用于通过调节所述线绳长度,从而带动快装扣相对于所述松紧调节件运动,以扩大或缩小所述佩戴空间。
[0013]进一步地,所述松紧调节件为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内部设有容置所述线绳的容置空间,通过旋转所述调节旋钮,将所述线绳旋出或旋入所述容置空间,以扩大或缩小所述佩戴空间。
[0014]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头戴式灯,包括:头灯带、光源安装座、光源,所述头灯带为上述第二方面的头灯带,所述光源安装座与所述头带连接,所述光源安装于所述光源安装座上。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相互间隔开的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包括第一侧壁,第二安装部包括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的中段通过连接部连接,使得连接部的两端,以及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形成安装通道,安装通道的宽度小于线绳的直径,由于线绳能产生弹性形变,因此受力形变后能通过安装通道,安装线绳时操作人员仅需借由安装通道远离连接部一端的入口将线绳挤压进入安装通道,使线绳挂置于连接部即可完成安装,省去了线绳穿孔的步骤,简化了安装工序,加快了安装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中:
[0017]图1是本技术头灯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中A位置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头灯带的另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快装扣;11、第一安装部;111、第一侧壁;1111、第一折弯段;1112、第三折弯段;1113、第一延伸段;12、第二安装部;112、第四侧壁;121、第二侧壁;1211、第二折弯段;1212、第四折弯段;1213、第二延伸段;122、第三侧壁;13、连接部;14、安装通道;15、安装口;2、头灯带;21、线绳;22、松紧调节件;221、防滑凸起;23、头带;24、环扣;241、通孔;25、佩戴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2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组合。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2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快装扣1,如图1

2所示,快装扣1包括第一安装部11、第二安装部12及连接部13。第一安装部11包括第一侧壁111,第二安装部12与第一安装部11间隔设置,第二安装部12包括与第一侧壁111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121,连接部13一侧连接于第一安装部11的中间段,另一侧连接于第二安装部12的中间段。其中,在连接部13的两端,第一侧壁111与第二侧壁121之间形成安装通道14,且安装通道14的宽度小于线绳21的直径,安装通道14远离连接部13的一端为入口,入口与外部空间连通,线绳21能借由入口进入安装通道14,并挂置于连接部13。
[0023]由于线绳21能产生弹性形变,因此受力形变后能通过安装通道14,通过实施本实施例,安装线绳21时,操作人员仅需借由安装通道14的入口将线绳21挤压进入安装通道14即可完成安装,省去了线绳21穿孔的步骤,简化了安装工序,加快了安装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0024]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

2所示,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装扣,其用于安装线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部,其包括第一侧壁;第二安装部,其与所述第一安装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连接部,其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中间段,另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中间段;其中,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形成有安装通道,且所述安装通道的宽度小于所述线绳的直径,所述安装通道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为入口,所述入口与外部空间连通,所述线绳能借由所述入口进入所述安装通道,并挂置于所述连接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装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通道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为出口,所述连接部的两端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轮廓大于所述线绳的轮廓,所述出口与所述安装口连通,所述线绳能借由所述出口进入所述安装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装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包括第一折弯段,所述第二侧壁包括与第一折弯段相对设置的第二折弯段,所述第一折弯段与所述第二折弯段配合,以形成所述出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装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还包括第三侧壁,其位于远离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一侧,所述第一折弯段与所述第二折弯段自远离所述安装口的一端起,逐渐朝靠近所述第三侧壁的方向折弯,以使所述出口朝向所述第三侧壁。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装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还包括第四侧壁,其位于远离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一侧,所述第一侧壁还包括第三折弯段,所述第二侧壁还包括与所述第三折弯段相对设置的第四折弯段,所述第三折弯段与所述第四折弯段自远离所述出口的一端起,逐渐朝靠近所述第四侧壁的方向弯折,以形成所述入口,且所述第三折弯段与所述第四折弯段之间的距离,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亮张隆凯刘宏军张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朗恒照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