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随环境自动调整空间的新型花瓣状凉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8944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随环境自动调整空间的新型花瓣状凉亭,包括一底座、一支柱、一升降螺杆装置、多个连杆组件、多个花瓣体和一控制装置;所述支柱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上方中部;所述升降螺杆装置连接于所述支柱的顶部;所述花瓣体通过所述连杆组件连接所述升降螺杆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升降螺杆装置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可随环境自动调整空间的新型花瓣状凉亭,可手动调整空间,并能够自动感应周围环境变化并进而随环境自动调整空间。应周围环境变化并进而随环境自动调整空间。应周围环境变化并进而随环境自动调整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随环境自动调整空间的新型花瓣状凉亭


[0001]本技术涉及公共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随环境自动调整空间的新型花瓣状凉亭。

技术介绍

[0002]凉亭是公共设施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结构,为主要供行人休息的小亭。通常建在花园或公园中,多为通过柱体支承可形成遮蔽空间的顶部的一种结构。一般在公园或花园内的道路林地、山坡、湖边等固定位置建造。四面开敞,通风较好,白天采光及周围视线良好,凉亭内通常放置桌椅供人们休息。凉亭分为木亭、石亭及现代风格凉亭等;大多由防腐木、实木、竹子、石材、钢筋混凝土、铝合金、玻璃等材料建造主体,由砖瓦、玻璃、防水布、张拉膜等材料做顶。
[0003]现有凉亭一般四面开敞,该结构很难应对环境的突然变化,如,在大风天气缺少挡风设施,在大雨天气缺少侧面挡雨设施,在高温天气缺少降温装置;同时,在外界喧闹时缺少降噪装置,外部明暗条件突然变化时缺少灯光照明等。这些突发的环境改变会降低凉亭的功能性和舒适性,进而非常影响使用者的体验。现有凉亭多为四面开敞结构,无法根据人们的需求提供一个较为私密的交谈空间。因此功能较为单一,外观形状大多固定,不能根据使用者需求改变空间状态。现有凉亭尽管选材多样,但在使用中多有缺陷,如石材、混凝土等材料质量较重,不方便移动搬运;张拉膜、砖瓦等材料不透光,影响凉亭内部的采光效果以及使用者的观景视线;防水布、玻璃等材料易破损易腐蚀,耐用性欠佳、使用周期短、经济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随环境自动调整空间的新型花瓣状凉亭,可手动调整空间,并能够自动感应周围环境变化并进而随环境自动调整空间。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随环境自动调整空间的新型花瓣状凉亭,包括一底座、一支柱、一升降螺杆装置、多个连杆组件、多个花瓣体和一控制装置;所述支柱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上方中部;所述升降螺杆装置连接于所述支柱的顶部;所述花瓣体通过所述连杆组件连接所述升降螺杆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升降螺杆装置电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升降螺杆装置包括一下底板、一升降螺杆、一滑台、复数个滑台板、至少一连接件、一上顶板和一驱动电机;所述下底板固定于所述支柱的顶端,所述上顶板通过所述连接件间隔固定于所述下底板的上方,所述升降螺杆可转动地枢接于所述上顶板与所述下底板之间;所述滑台内壁形成与所述升降螺杆配合的内螺纹并螺接于所述升降螺杆外;所述滑台板相互平行地间隔固定于所述滑台外围;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上顶板上并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0007]优选地,每一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一上连杆和一下连杆;各所述上连杆的第一端沿所述上顶板的中轴线的周向均匀间隔地枢接于所述上顶板的外沿,所述上连杆的第二端枢
接所述下连杆的中部;所述下连杆的第一端枢接于所述滑台板的外沿且位置与所述上连杆一一对应,所述下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花瓣体固定连接;所述花瓣体的外侧端部固定有一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0008]优选地,还包括一顶盖和多个功能传感器,所述顶盖固定于所述上顶板上并位于所述驱动电机上方;所述功能传感器固定于所述顶盖的顶部;所述功能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功能传感器包括一温度传感器、一光强传感器、一风速传感器、一雨量传感器和一声强传感器。
[0010]优选地,所述花瓣体透明且内部设置有一发光系统;所述花瓣体表面覆盖有一调光膜层;所述发光系统连接所述控制装置。
[0011]优选地,连接于不同所述滑台板的所述花瓣体大小不同,连接于位于上方的所述滑台板的所述花瓣体的大小大于连接于位于下方的所述滑台板的所述花瓣体的大小。
[0012]优选地,还包括一增湿降温喷雾装置,所述增湿降温喷雾装置固定于所述支柱上;所述增湿降温喷雾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折叠滚轮,所述折叠滚轮设置有卡紧装置。
[0014]优选地,所述底座上放置有若干桌椅。
[0015]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通过花瓣体材料的选择,能够在保证光照的同时维持内部私密性,提升人们在其中的观景体验感。
[0017]2、本技术通过功能传感器的使用,能够根据环境变化自动控制改变装置的张开闭合状态,进而完善了凉亭应对环境变化的各项功能,提升了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
[0018]3、本技术通过增加升降螺杆的设计,能够提供及时张开闭合的功能,提升了使用者的体验。
[0019]4、本技术通过形态上的仿生,能够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更好地融合,也能通过改变花的种类,与人文环境更好地融合,从而促进地区的市容市貌建设、文化建设等。
[0020]5、本技术通过外观具体细节上的设计,使其完美配合周围其他旅游资源,可放置在主题公园、旅游景区等,增加景区的环境美观度,吸引游客,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0021]6、本技术可放置在商业区域,给消费者提供一个兼具美观与功能的休憩空间,促进消费,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可随环境自动调整空间的新型花瓣状凉亭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可随环境自动调整空间的新型花瓣状凉亭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根据附图1和图2,给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使能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功能、特点。
[0025]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随环境自动调整空间的新型花瓣状
凉亭,包括一底座1、一支柱2、一升降螺杆装置3、多个连杆组件4、多个花瓣体5和一控制装置6;支柱2固定于底座1的上方中部;升降螺杆装置3连接于支柱2的顶部;花瓣体5通过连杆组件4连接升降螺杆装置3;控制装置6与升降螺杆装置3电连接。
[0026]升降螺杆装置3包括一下底板31、一升降螺杆32、一滑台33、复数个滑台板34、至少一连接件、一上顶板35和一驱动电机36;下底板31固定于支柱2的顶端,上顶板35通过连接件间隔固定于下底板31的上方,升降螺杆32可转动地枢接于上顶板35与下底板31之间;滑台33内壁形成与升降螺杆32配合的内螺纹并螺接于升降螺杆32外;滑台板34相互平行地间隔固定于滑台33外围;驱动电机36固定于上顶板35上并与控制装置6电连接。
[0027]每一连杆组件4包括一上连杆41和一下连杆42;各上连杆41的第一端沿上顶板35的中轴线的周向均匀间隔地枢接于上顶板35的外沿,上连杆41的第二端枢接下连杆42的中部;下连杆42的第一端枢接于滑台板34的外沿且位置与上连杆41一一对应,下连杆42的第二端与花瓣体5固定连接;花瓣体5的外侧端部固定有一距离传感器86,距离传感器86与控制装置6电连接。
[0028]还包括一顶盖7和多个功能传感器,顶盖7固定于上顶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随环境自动调整空间的新型花瓣状凉亭,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一支柱、一升降螺杆装置、多个连杆组件、多个花瓣体和一控制装置;所述支柱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上方中部;所述升降螺杆装置连接于所述支柱的顶部;所述花瓣体通过所述连杆组件连接所述升降螺杆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升降螺杆装置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随环境自动调整空间的新型花瓣状凉亭,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螺杆装置包括一下底板、一升降螺杆、一滑台、复数个滑台板、至少一连接件、一上顶板和一驱动电机;所述下底板固定于所述支柱的顶端,所述上顶板通过所述连接件间隔固定于所述下底板的上方,所述升降螺杆可转动地枢接于所述上顶板与所述下底板之间;所述滑台内壁形成与所述升降螺杆配合的内螺纹并螺接于所述升降螺杆外;所述滑台板相互平行地间隔固定于所述滑台外围;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上顶板上并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随环境自动调整空间的新型花瓣状凉亭,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一上连杆和一下连杆;各所述上连杆的第一端沿所述上顶板的中轴线的周向均匀间隔地枢接于所述上顶板的外沿,所述上连杆的第二端枢接所述下连杆的中部;所述下连杆的第一端枢接于所述滑台板的外沿且位置与所述上连杆一一对应,所述下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花瓣体固定连接;所述花瓣体的外侧端部固定有一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月王岱荪朱盈蕾林志良毋晓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