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瓣形循环盆栽植物展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8931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花瓣形循环盆栽植物展架,其包括支撑装置、灌溉装置、传动装置、花盆固定装置以及出盆装置,支撑装置包括中间支撑装置和错层边缘支撑装置,中间支撑装置的上层为水平支撑板,其下部为灌溉装置;错层边缘支撑装置呈花瓣形多圈环绕于中间支撑装置的外部形成闭合装置;传送带设置在错层边缘支撑装置的上面,花盆固定装置设置在传送带的上方;出盆装置包括传送带通道和出盆台,传送带通道穿过出盆装置相对应的两侧,在出盆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出盆台;电机设置在传送带下方的支撑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花瓣形循环传动展示的形式,结合植物介绍和智能灌溉,采用互动方式形成一种结构创新的盆栽植物展架。形成一种结构创新的盆栽植物展架。形成一种结构创新的盆栽植物展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花瓣形循环盆栽植物展架


[0001]本技术属于展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瓣形循环盆栽植物展架。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盆栽植物展示架的形式多种多样,最基本的是以固定展示架的形式,有竹、木、铁艺展示架,也有大规模的苗床等做展示台。单纯的静态的展示架缺少趣味性,同时不能很方便地近距离观察每盆植物。目前,越来越多的展览场开始探索更多的体验式展示,例如将多种盆栽或宠物组合成体验场景,使游客更有兴趣停留体验,并在流动景观中参与互动。
[0003]为了更好地展示盆栽植物的品种特点,加强参观者的体验感,可循环自助旋转盆栽植物展架,以特色新品种循环展示为主要内容,以链条循环传动、智能水肥灌溉、智能感应出盆、游客需求信息收集、错层花瓣形展示面为主要设计要点,打造集科普、观赏、体验、技术交流为一体的技术设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花瓣形循环盆栽植物展架,通过设置链条传动装置及自动出盆台,采用花瓣形循环转动展示的形式,结合植物新品种介绍和智能灌溉,采用互动性的展出方式吸引游客了解品种特点。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花瓣形循环盆栽植物展架,其包括支撑装置、灌溉装置、第一传动装置、第二传动装置、花盆固定装置以及出盆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平面型中间支撑装置和错层边缘支撑装置,所述中间支撑装置的上层设置为水平支撑板,所述水平支撑板的上面设置有第一传动装置,所述第一传动装置上固定设置有花盆;所述中间支撑装置的下部设置有所述灌溉装置;所述错层边缘支撑装置设置为多块等间距排列的支撑板,呈花瓣形多圈环绕设置于所述中间支撑装置的外部形成多圈层错层闭合装置,且多块所述支撑板均固定在水平面上;所述灌溉装置设置在所述中间支撑装置上,其包括第一喷水口以及第二喷水口,所述第一喷水口位于所述水平支撑板的顶部中心位置,用于对所述水平支撑板上的花盆进行灌溉,所述第二喷水口设置于所述中间支撑装置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水平支撑板的下方,用于对错层边缘支撑装置上的花盆进行灌溉;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传送带和电机,所述传送带设置在所述错层边缘支撑装置的上面,且所述传送带的底部与多块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借助于链条固定连接形成闭合,所述电机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下方且固定设置在所述错层边缘支撑装置的支撑板上,所述电机通过传输线杆与所述传送带固定连接,用于为传送带输送动力;所述花盆固定装置等间距的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上方,所述花盆固定装置上设置有花盆;所述出盆装置设置在所述错层边缘支撑装置的最外层,其包括传送带通道和出盆台,所述传送带通道设置在所述出盆装置的内部,使所述传送带穿过所述出盆装置相对应的两侧,所述出盆台设置在与所述传送带通道垂直相对的所述出盆装置的一侧,且所述出
盆台与所述传送带通道相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错层边缘支撑装置以及第二传动装置共同设置为花瓣形状且自内向外形成多圈环绕的闭合装置。
[0008]优选的,所述错层边缘支撑装置的多块所述支撑板的高度不同,根据错层边缘的高度递增或递减形成错层的弧度。
[0009]优选的,所述花盆固定装置的形状与所述花盆的形状一致,且所述花盆固定装置的内径等于所述花盆的外径。
[0010]优选的,所述花盆设置为外层透明储水花盆且所述花盆上设置有水位线。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喷水口和第二喷水口的方向均正对着与其相对应的所述花盆,且能感应到所述花盆上的水位线。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和第二传动装置均设置为链条传送带结构。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该技术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与参与性,游客可在某一固定位置休息的同时,观赏该技术上各种颜色花卉流动的效果,了解植物的特点和相关知识,通过构造和结构上的创新,实现对盆栽植物的更好展示。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花瓣形循环盆栽植物展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标记说明:
[0017]1、支撑板;2、传送带;3、传输线杆;4、第二喷水口;5、花盆固定装置;6、花盆;7、控制模块;8、出盆台;9、标签;10、电机;11、第一传动装置;12、水平支撑板;13、第一喷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0019]本技术的一种花瓣形循环盆栽植物展架,如图1所示,其包括支撑装置、灌溉装置、第一传动装置11、第二传动装置、花盆固定装置5以及出盆装置。
[0020]支撑装置包括两部分,分别是位于中间的平面型中间支撑装置和位于外边的错层边缘支撑装置,中间支撑装置的上层设置为水平支撑板12,水平支撑板12的上面设置有第一传动装置11,第一传动装置11上固定设置有花盆6,花盆6设置为外层透明储水花盆且花盆上设置有水位线。第一传动装置为环形链条传动装置,带动其上的花盆进行自转用于景观展示。
[0021]灌溉装置设置在中间支撑装置的下部,其包括第一喷水口13以及第二喷水口4,第一喷水口13位于水平支撑板12的顶部中心位置,第一喷水口13 的方向正对着水平支撑板上的花盆并对其进行灌溉。第二喷水口4设置于中间支撑装置的一侧且位于水平支撑板12的下方,第二喷水口4的方向正对着错层边缘支撑装置上的花盆6,并能识别到外部的错层边缘支撑装置上的花盆的水位线,根据需要对花盆进行浇水。
[0022]错层边缘支撑装置为多块支撑板1等间距排列,呈花瓣形状且自内向外多圈环绕
设置于中间支撑装置的外部,形成多圈层错层闭合装置,且多块支撑板均固定在水平面上。多块支撑板1的高度不同,并根据错层边缘的高度呈递增或递减的弧度进行排列,闭环旋转自动循环形成流动景观,且需要错层穿过时,使得盆栽顺利通过。
[0023]第二传动装置包括传送带2和电机10,传送带2设置在错层边缘支撑装置的上面,且传送带2的底部与多块支撑板1的顶部借助于链条固定连接,电机10位于传送带2的下方且固定设置在错层边缘支撑装置的支撑板1上,根据本技术的规模大小,电机可设置一块或多块,传输线杆3设置在传送带 2的下方,电机10通过传输线杆3与传送带2固定连接,用于为第二传动装置输送动力。
[0024]花盆固定装置5等间距的固定设置在传送带2的上方,花盆固定装置5 上设置有花盆6,花盆固定装置5的形状与花盆6的形状一致,且花盆固定装置的内径等于花盆的外径。同时花盆固定装置5上设有感应原件,连接整个装置的控制模块7。花盆固定装置5上还贴有品种技术价格标签9,对花盆中的植物进行详细的介绍。
[0025]出盆装置设置在错层边缘支撑装置的最外层,其包括传送带通道和出盆台 8,传送带通道设置在出盆装置的内部,使带有盆栽的传送带2穿过出盆装置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瓣形循环盆栽植物展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撑装置、灌溉装置、第一传动装置、第二传动装置、花盆固定装置以及出盆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平面型中间支撑装置和错层边缘支撑装置,所述中间支撑装置的上层设置为水平支撑板,所述水平支撑板的上面设置有第一传动装置,所述第一传动装置上固定设置有花盆;所述中间支撑装置的下部设置有所述灌溉装置;所述错层边缘支撑装置设置为多块等间距排列的支撑板,呈花瓣形多圈环绕设置于所述中间支撑装置的外部形成多圈层错层闭合装置,且多块所述支撑板均固定在水平面上;所述灌溉装置设置在所述中间支撑装置上,其包括第一喷水口以及第二喷水口,所述第一喷水口位于所述水平支撑板的顶部中心位置,用于对所述水平支撑板上的花盆进行灌溉,所述第二喷水口设置于所述中间支撑装置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水平支撑板的下方,用于对错层边缘支撑装置上的花盆进行灌溉;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传送带和电机,所述传送带设置在所述错层边缘支撑装置的上面,且所述传送带的底部与多块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借助于链条固定连接形成闭合,所述电机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下方且固定设置在所述错层边缘支撑装置的支撑板上,所述电机通过传输线杆与所述传送带固定连接,用于为传送带输送动力;所述花盆固定装置等间距的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上方,所述花盆固定装置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平方力夲李贝贝栗亚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