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循环一体式恒温养鱼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8906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过滤循环一体式恒温养鱼箱,包括:通过隔板分隔成的养殖室、过滤室和设备室,过滤室与设备室并排设置于养殖室的下方,养殖室与过滤室相通,过滤室内设置有过滤装置;设备室内设置有抽水泵和恒温机,抽水泵的抽水端连接至过滤室,出水端连接至恒温机,恒温机通过进水管连接至养殖室内;设备室靠近恒温机的位置设置有散热装置,设备室一侧设置有散热口,散热装置的散热端与散热口正对,通过散热口排出热量;通过设置多层过滤层,实现对养鱼箱内的水实现高质量的过滤,同时设置恒温箱保证水温衡定的同时,通过散热装置的抽风散热功能将保温箱的热量散去,保证设备室的温度正常,提升各装置的工作效能。提升各装置的工作效能。提升各装置的工作效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滤循环一体式恒温养鱼箱


[0001]本技术涉及养鱼箱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过滤循环一体式恒温养鱼箱。

技术介绍

[0002]养鱼池也就是用来养鱼的池子。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较好的水质能减少鱼类疾病的发生,更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和生存。而且养鱼池也可以欣赏里面的鱼;投喂高蛋白质饲料、冰鲜肉类或以活鱼为食的精养鱼池,如螃蟹池、对虾池、乌鳢池、鳜鱼池等,如果在平时养殖管理中投入较多高蛋白的饵料后,新陈代谢产物中氨氮含量过高,影响水产动物摄食生长,使其免疫力降低,极易造成寄生虫或病原微生物感染。
[0003]现有技术中,养鱼系统一般采用养鱼池、沉淀池、过滤净化池、增氧池、调温池、杀菌池等部分组成,这种设置方式设备尤为复杂,维护的费用较高;为替代这种养殖方式,市面上出现了简单的过滤式的恒温养鱼池,虽然解决了鱼池水的清洁问题,但是过滤的程度不高,并且在保持恒温的同时,恒温机的散热条件较差,导致恒温的效果也不佳;故亟需一种新的养鱼箱系统,通过合理的布局达到过滤效果佳,同时保证恒温装置的散热性能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过滤循环一体式恒温养鱼箱,通过设置多层过滤层,实现对养鱼箱内的水实现高质量的过滤,同时设置恒温箱保证水温衡定的同时,通过散热装置的抽风散热功能将保温箱的热量散去,保证设备室的温度正常,提升各装置的工作效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过滤循环一体式恒温养鱼箱,包括:通过隔板分隔成的养殖室、过滤室和设备室,所述过滤室与所述设备室并排设置于所述养殖室的下方,所述养殖室与所述过滤室相通,所述过滤室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设备室内设置有抽水泵和恒温机,所述抽水泵的抽水端连接至所述过滤室,出水端连接至所述恒温机,所述恒温机通过进水管连接至所述养殖室内;所述设备室靠近所述恒温机的位置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设备室一侧设置有散热口,所述散热装置的散热端与所述散热口正对,通过所述散热口排出热量。
[0006]作为优选: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多个过滤层,所述过滤层沿所述过滤室的竖直方向自上而下排列分布。
[0007]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层包括珊瑚石层、活性炭层、过滤棉层、陶瓷环层以及细菌屋层。
[0008]具体的:所述散热装置远离所述散热端的另一面设置有吸热端,所述散热装置的吸热端位于靠近所述恒温机位置,但不与所述恒温机接触。
[0009]作为优选:所述散热端设置于靠近所述散热口位置,但不与所述散热口接触。
[0010]作为优选:所述设备室还包括抽风口,所述抽风口分设于所述设备室远离过滤室和散热口的两侧板上,与所述散热装置的吸热端形成双向抽风风道。
[0011]具体的:所述抽风口与所述散热口均安装有防尘封板。
[0012]具体的:所述养殖室内设置有氧气阀,所述设备室内安装有用于造氧的气泵,所述氧气阀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气泵,输出端外露于所述养殖室内。
[0013]作为优选:所述气泵与所述氧气阀通过纳米管连接,所述氧气阀的输出端设置有多个,并且间隔分布在所述养殖室底部。
[0014]具体的:所述养殖室四周的挡板上开设有用于观察养殖室内部的透明观察窗,所述透明观察窗为亚克力板。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过滤循环一体式恒温养鱼箱,包括:通过隔板分隔成的养殖室、过滤室和设备室,过滤室与设备室并排设置于养殖室的下方,养殖室与过滤室相通,过滤室内设置有过滤装置;设备室内设置有抽水泵和恒温机,抽水泵的抽水端连接至过滤室,出水端连接至恒温机,恒温机通过进水管连接至养殖室内;设备室靠近恒温机的位置设置有散热装置,设备室一侧设置有散热口,散热装置的散热端与散热口正对,通过散热口排出热量;通过设置多层过滤层,实现对养鱼箱内的水实现高质量的过滤,同时设置恒温箱保证水温衡定的同时,通过散热装置的抽风散热功能将保温箱的热量散去,保证设备室的温度正常,提升各装置的工作效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剖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剖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0]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21]1、养殖室;2、过滤室;21、珊瑚石层;22、活性炭层;23、过滤棉层;24、陶瓷环层;25、细菌屋层;3、透明亚克力板;31、挡板;32、安装槽;4、氧气阀;5、进水管;6、设备室;7、散热口;8、抽风口;81、防尘封板;9、气泵;10、抽水泵;11、恒温机;12、散热装置;121、散热端;122、吸热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
[0023]现有技术中的过滤式的恒温养鱼池,虽然解决了鱼池水的清洁问题,但是过滤的程度不高,并且在保持恒温的同时,恒温机11的散热条件较差,导致恒温的效果也不佳;故亟需一种新的养鱼箱系统,通过合理的布局达到过滤效果佳,同时保证恒温装置的散热性能好的效果。
[002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本技术具体的提供一种过滤循环一体式恒温养鱼箱,请参阅图1

3,包括:通过隔板分隔成的养殖室1、过滤室2和设备室6,过滤室2与设备室6并排设置于养殖室1的下方,养殖室1与过滤室2相通,过滤室2内设置有过滤装置;设备室6内设置有抽水泵10和恒温机11,抽水泵10的抽水端连接至过滤室2,出水端连接至
恒温机11,恒温机11通过进水管5连接至养殖室1内;设备室6靠近恒温机11的位置设置有散热装置12,设备室6一侧设置有散热口7,散热装置12的散热端121与散热口7正对,通过散热口7排出热量;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单个过滤盒的方式,在过滤盒内设置过滤材料进行过滤,但是这种过滤方式过滤效果并不理想,单层的过滤结构并不能针对性的对多种杂质有效的过滤,故采用本申请的过滤装置能够有效的对杂质进行深层次的过滤,同时还设置了散热装置12和散热口7进行配合使用,散热装置12主要用于将设备室6内的恒温机11以及抽水泵10等机电装置散发的热量排出,避免因为堆积的热量过多导致设备运行效能变低。
[002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提及:请参阅图1

2,过滤装置包括多个过滤层,过滤层沿过滤室2的竖直方向自上而下排列分布;多层分布的过滤装置能够实现水质的多重过滤,从而达到彻底过滤的效果,沿竖直方向自上而下分布是水的流向为主导,使过滤沿水的自然流向进行过滤,无需借助其他动力源。
[002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提及:请参阅图1

2,过滤层包括珊瑚石层21、活性炭层22、过滤棉层23、陶瓷环层24以及细菌屋层25;珊瑚石层21具有特殊的过滤效果,其可滋生硝化菌,能够够分解水中的氨氮,同时还能够调节水的pH值;活性炭能够有效的吸附水中的各种微小杂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循环一体式恒温养鱼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隔板分隔成的养殖室、过滤室和设备室,所述过滤室与所述设备室并排设置于所述养殖室的下方,所述养殖室与所述过滤室相通,所述过滤室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设备室内设置有抽水泵和恒温机,所述抽水泵的抽水端连接至所述过滤室,出水端连接至所述恒温机,所述恒温机通过进水管连接至所述养殖室内;所述设备室靠近所述恒温机的位置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设备室一侧设置有散热口,所述散热装置的散热端与所述散热口正对,通过所述散热口排出热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循环一体式恒温养鱼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多个过滤层,所述过滤层沿所述过滤室的竖直方向自上而下排列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循环一体式恒温养鱼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包括珊瑚石层、活性炭层、过滤棉层、陶瓷环层以及细菌屋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循环一体式恒温养鱼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远离所述散热端的另一面设置有吸热端,所述散热装置的吸热端位于靠近所述恒温机位置,但不与所述恒温机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志豪叶秋娥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潇湘户外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