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信息储存媒体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58572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信息储存媒体的制造方法,包含一第一记录积层形成程序、一模板表面处理程序、一间隔层形成程序、以及一第二记录积层形成程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其是一种单面双层DVD-R的光信息储存媒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与多媒体时代的来临,电子产品对于储存媒体的储存密度及容量的需求也不断地增加。传统的储存媒体,大致上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磁记录媒体与光记录媒体。目前市场上是以光记录媒体占优势,其包含只读型光盘(CD-ROM)、可写一次型光盘(CD-R)、可重复读写型光盘(CD-RW)、只读型数字激光视盘(DVD-ROM)、可写一次型数字激光视盘(DVD-R)、可重复读写式数字激光视盘(DVD-RW,DVD+RW)、以及动态随机记忆数字激光视盘(DVD-RAM)等等。面对愈来愈庞大的影音信息量,提高光盘的资料容量,一直是产业界追求的目标。而DVD因为具有比CD更大的资料储存容量,因此已于光储存媒体市场上占有一定的比例。目前的DVD具有不同的外观型式,从单面单层(single side single layer)、双面单层(dual sidesingle layer)、单面双层(single side dual layer)到双面双层(dual sidedual layer),它们的储存容量范围也从4.7GB到17GB不等。具有8.5GB容量的单面双层DVD-R,由于容量大,再加上可写一次的结构,也愈来愈受到市场重视。如图l所示,现有的单面双层DVD-R盘片10,含有一第一基板11、一第一记录积层(first recordingstack,L0)12、一间隔层13、一第二记录积层(second recording stack,L1)14、及一第二基板15。其中,第一记录积层(first recording stack,L0)12及第二记录积层(second recording stack,L1)14涂布在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5的资料面上,且间隔层13夹置在第一记录积层12及第二记录积层14之间。如图1所示,资料的读取时,激光光可穿过第一基板11聚焦于第一记录积层12,或穿过间隔层13以聚焦于第二记录积层14。现有技术中,单面双层DVD-R盘片10可以利用2P(Photo-Polymerization)制程来制造。如图2所示,其于一具有预刻沟槽(pre-grooved)的第一基板11上,依次旋转涂布(Spin-coating)一第一有机染料层121及一第一反射层122,以形成一第一记录积层L0。接着,于一具有预刻沟槽21的模板(master)20上,喷涂上光固胶(photo-settingresin)13’后,压合第一反射层122及模板20,并经过固化,形成一间隔层13。剥除模板20后,于间隔层13的沟槽上再依次旋转涂布一第二有机染料层141及一第二反射层142,以形成一第二记录积层L1。最后,再形成一第二基板15,即完成单面双层DVD-R盘片10的制作。然而,于剥除模板的步骤中,由于模板20经由注塑成型而制成,模板20表面经过瞬间冷却而成型,表面会比较粗糙,故模板20与间隔层13结合紧密,因此要分离模板20及间隔层13时,需要用较大的拉力,但却容易扯坏盘片或是模板20(如图3虚线部份所示)。另外,模板20上具有一预刻沟槽21,而且沟槽21的边缘大都呈直角,并无助于模板20的剥除。如此一来,经过剥除模板步骤的盘片的良率并不高,并造成了盘片或是模板20破裂,甚至会因为模板20的碎片残留于盘片上,而污染了盘片的制程,更提高了生产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解决现有单面双层DVD-R盘片进行模板剥除制程时,制程良率低、盘片或模板易破裂等问题,提供一种,其能降低剥除模板所需的拉扯力,并提高制程的良率。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含一第一记录积层形成程序、一模板表面处理程序、一间隔层形成程序、以及一第二记录积层形成程序。为达上述目的,依本专利技术的,包含形成一第一记录积层于一第一基板之上,形成一黏合层于第一记录积层之上,以紫外光照射一模板,接合黏合层及模板,固化黏合层以形成一间隔层,分离间隔层及模板,形成一第二记录积层于间隔层之上,形成一第二基板于第二记录积层之上。承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利用紫外光照射模板作为模板表面处理步骤,使得模板上的预刻沟槽的表面能较为光滑,与间隔层接合的力量也会比较小,并且模板上沟槽的角度也变得比较大,较易施力分开。与现有技术相比,于模板剥除步骤进行时,不需要花费很大的拉力,即能分离模板以及间隔层。如此一来,不易扯坏间隔层或是模板,也不会残留模板的碎片于盘片上,而污染制程。故,经过紫外光照射的模板,能够提升制程的良率,也进一步降低了生产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单面双层数字激光视盘的简单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单面双层数字激光视盘的2P制程示意图;图3为现有的单面双层数字激光视盘的2P制程中,于剥除模板时造成模板破损或是盘片破损的情形,如虚线部份所示;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的一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的另一流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光信息储存媒体制程的一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光信息储存媒体制作方法中,模板表面处理程序的一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的另一流程图。图中符号说明10单面双层DVD-R盘片11第一基板12第一记录积层121 第一有机染料层122 第一反射层13间隔层13’ 光固胶14第二记录积层141 第二有机染料层142 第二反射层15第二基板20模板21沟槽30单面双层DVD-R盘片31第一基板32第一记录层33间隔层33’ 黏合层34第二记录层35第二基板36第一反射层37第二反射层40模板41沟槽P1第一记录积层形成程序P2模板表面处理程序P3间隔层形成程序 P4 第二记录积层形成程序S101 第一记录层形成步骤S102 第一反射层形成步骤S103 紫外光照射一模板S104 黏合层形成步骤S105 接合步骤S106 固化步骤S107 分离步骤S108 第二记录层形成步骤S109 第二反射层形成步骤S110 第二基板形成步骤L0第一记录积层L1第二记录积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本专利技术的光信息储存媒体包含写一次型单面双层数字激光视盘(DVD-R),本实施例中,由2P制程所形成的单面双层DVD-R盘片30为例,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如图4所示,主要包含一第一记录积层形成程序P1、一模板表面处理程序P2、一间隔层形成程序P3、以及一第二记录积层形成程序P4。请参考图5及图6,本实施例中,第一记录积层L0包含一第一记录层32及一第一反射层36,于第一记录积层形成程序P1中,包含一第一记录层形成步骤S101、以及一第一反射层形成步骤S102。于第一记录层形成步骤S101中,将第一记录层32形成于一第一基板31之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31最常使用的材料是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其特点是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质及化学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31以聚碳酸酯注塑成型,并制成具有预刻沟槽(pre-grooved)的基板。于第一反射层形成步骤S102中,形成第一反射层36于第一记录层32之上。如图7所示,于模板表面处理程序P2中,具有一紫外光照射一模板步骤(S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信息储存媒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记录积层形成程序;一模板表面处理程序;一间隔层形成程序;以及一第二记录积层形成程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信息储存媒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记录积层形成程序;一模板表面处理程序;一间隔层形成程序;以及一第二记录积层形成程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储存媒体的制造方法,其中,该第一记录积层形成程序更包含形成一第一记录层于一第一基板之上,以及形成一第一反射层于该第一记录层之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储存媒体的制造方法,其中,该模板表面处理程序是以紫外光照射一模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信息储存媒体的制造方法,其中,该间隔层形成程序更包含形成一黏合层于该第一记录积层之上、接合该黏合层及该模板、固化该黏合层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在莒傅世民曾皇嘉
申请(专利权)人:精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