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金云母熔制炉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8479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氟金云母熔制炉体,其包括:与氟金云母熔体接触的内层耐高温层、位于内层耐高温层外侧的中间保温层,以及包覆在中间保温层上的外层紧固层,内层耐高温层的厚度为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氟金云母熔制炉体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氟金云母熔制炉体,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耐侵蚀、耐高温的氟金云母熔制炉体。

技术介绍

[0002]氟金云母粉是绝缘材料、耐温绝缘子、珠光颜料行业的常用原料,是天然云母的优良替代品,具有比天然云母更高的耐温性、绝缘性和白度。目前,全球天然云母矿藏日渐枯竭,发展合成氟金云母产业是大势所趋,其中关键在于提升氟金云母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0003]现有的氟金云母熔制炉主要分为两种:1)自料保护的耐火砖砌筑炉:这种炉体由粘土或高铝质耐火砖砌筑成型,外表面可包裹钢壳或不包裹钢壳。在氟金云母熔制过程中,通过控制炉内温度使高温熔体不与炉壁接触,以形成一层自料保护层。但是,这种氟金云母熔制炉比较浪费原料。2)无自料保护的耐火砖砌筑炉:这种氟金云母熔制炉在砌筑方式与用材上与1)基本相同,仅直径稍小。在氟金云母熔制过程中,高温熔体直接接触炉壁,使得炉壁受到熔体侵蚀,与氟金云母结晶粘接。这种氟金云母熔制炉增大了拆除耐火砖所需的工作量,且造成耐火砖的完全损毁,生产效率低,耐火砖损耗严重。
[0004]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耐侵蚀、耐高温的氟金云母熔制炉体,以解决现有氟金云母熔制炉体的原料浪费、炉壁侵蚀、结晶粘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耐侵蚀、耐高温的氟金云母熔制炉体,以解决现有氟金云母熔制炉体的原料浪费、炉壁侵蚀、结晶粘接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氟金云母熔制炉体,其包括:与氟金云母熔体接触的内层耐高温层、位于内层耐高温层外侧的中间保温层,以及包覆在中间保温层上的外层紧固层,其中,所述内层耐高温层的厚度为20

30mm,所述中间保温层的厚度为200

220mm,所述外层紧固层的厚度为 5

10mm。
[0007]作为本技术氟金云母熔制炉体的一种改进,所述内层耐高温层为氧化铝层、氧化镁层、氧化锆层、铂合金层、碳化硅层、氮化硅层或石墨层。
[0008]作为本技术氟金云母熔制炉体的一种改进,所述中间保温层为粘土层、氧化铝层、二氧化硅层或耐火棉层。
[0009]作为本技术氟金云母熔制炉体的一种改进,所述中间保温层的软化温度大于氟金云母熔体的温度。
[0010]作为本技术氟金云母熔制炉体的一种改进,所述中间保温层的软化温度≥1470℃。
[0011]作为本技术氟金云母熔制炉体的一种改进,所述中间保温层在平均温度350
±
25℃时的热导率≤0.8W/m.K。
[0012]作为本技术氟金云母熔制炉体的一种改进,所述外层紧固层为金属材料层。
[0013]作为本技术氟金云母熔制炉体的一种改进,所述外层紧固层为碳钢层或不锈钢层。
[0014]作为本技术氟金云母熔制炉体的一种改进,内层耐高温层和中间保温层之间的间隙填充有保温填料。
[00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氟金云母熔制炉体提出一种三层炉体结构,包括:内层耐高温层、中间保温层,以及外层紧固层,不仅解决了现有的氟金云母熔制工艺中发生的原料浪费、炉壁侵蚀、结晶粘接的问题,而且可在生产结束后将熔制炉完整拆除以备下次使用,不造成炉体损坏,解决了现有熔制工艺中炉体一次性使用的问题,降低生产成本。此外,本技术氟金云母熔制炉体的炉体结构在生产中不受高温熔体侵蚀,不与氟金云母结晶粘接,拆除时不需投入大量人力进行破拆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6]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氟金云母熔制炉体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0017]图1为本技术氟金云母熔制炉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技术,并非为了限定本技术。
[0019]请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氟金云母熔制炉体,其包括:与氟金云母熔体接触的内层耐高温层10、位于内层耐高温层10外侧的中间保温层 20,以及包覆在中间保温层20上的外层紧固层30。
[0020]内层耐高温层10也可称为接触层,厚度为20

30mm,由优选的耐高温材料制成,所用材料可以由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锆、铂合金、碳化硅、氮化硅、石墨中的一种材料制成,或多种组分熔炼制成。内层耐高温层10围绕炉腔,在氟金云母熔制过程中可抵抗熔体侵蚀,且不与氟金云母结晶产生粘接,在生产结束后拆炉时可完整取下以备下次使用。在熔制过程中,内层耐高温层10与炉腔中的高温熔体接触,并在长时间高温环境下不受熔体侵蚀,显著降低原料的浪费。本技术氟金云母熔制炉体具有多层炉体结构,通过优选耐高温材料,并结合材料成型技术,制作一种多层的耐高温炉体,使得炉体不受高温熔体侵蚀、不与氟金云母结晶粘接。
[0021]中间保温层20主要为氟金云母冷却结晶过程提供保温效果,厚度可以为 200

220mm,由导热系数低的保温材料制成,所用材料可以是粘土、氧化铝、二氧化硅、耐火棉等。需要说明的是,中间保温层20所用材料的软化温度应大于氟金云母熔体的温度。例如,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间保温层20 所用材料的软化温度≥1470℃,大于氟金云母的熔点1325

1375℃,使中间保温层20在保温过程中自身不会受热软化、熔化,可在生产结束后完整拆下以备下次使用。此外,为了取得最佳的保温效果,中间保温层20的材料在平均温度350
ꢀ±
25℃时,其热导率应≤0.8W/m.K。此外,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内层耐高温层 10和中间保温层20之间的间隙可以填充有保温填料。
[0022]外层紧固层30主要是为了保证炉体完整结构并提供炉体的抗拉强度,厚度为5

10mm,由金属材料制成,例如,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外层紧固层30的材料可选碳钢、不锈钢。
[002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氟金云母熔制炉体提出一种三层炉体结构,包括:内层耐高温层10、中间保温层20,以及外层紧固层30,不仅解决了现有的氟金云母熔制工艺中发生的原料浪费、炉壁侵蚀、结晶粘接的问题,而且可在生产结束后将熔制炉完整拆除以备下次使用,不造成炉体损坏,解决了现有熔制工艺中炉体一次性使用的问题,降低生产成本。此外,本技术氟金云母熔制炉体的炉体结构在生产中不受高温熔体侵蚀,不与氟金云母结晶粘接,拆除时不需投入大量人力进行破拆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
[0024]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氟金云母熔制炉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氟金云母熔体接触的内层耐高温层、位于内层耐高温层外侧的中间保温层,以及包覆在中间保温层上的外层紧固层,其中,所述内层耐高温层的厚度为20

30mm,所述中间保温层的厚度为200

220mm,所述外层紧固层的厚度为5

1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金云母熔制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耐高温层为氧化铝层、氧化镁层、氧化锆层、铂合金层、碳化硅层、氮化硅层或石墨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金云母熔制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保温层为粘土层、氧化铝层、二氧化硅层或耐火棉层。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翰哲林正交苏尔田韦晓兰郁华周吴颖林敏立甘蓉芳周方弘
申请(专利权)人:鹿寨七色珠光云母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