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候立志专利>正文

一种家用高压氧气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8168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给出了一种家用高压氧气舱,包括舱体、分子筛式制氧机、触摸式显示控制屏、控制器、备用电源,在舱体的前侧设置一入舱口,在入舱口的一侧铰接设置一与入舱口相对应的密封舱门,分子筛式制氧机、备用电源和控制器设置在舱体内部下侧,分子筛式制氧机的进气口通过一进气管与外界相贯通,在分子筛式制氧机的出气口贯通一第一氧气输送管,所述触摸式显示控制屏设置在所述密封舱门的内侧壁上,在密封舱门上设置有电控减压阀、稳压阀,分子筛式制氧机、触摸式显示控制屏、电控减压阀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该家用高压氧气舱制造成本低,体积小,且移动便利,继而便于使用者在家内使用,从而利于使用者利用高压氧气环境改善身体健康状况。状况。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用高压氧气舱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家用高压氧气舱。

技术介绍

[0002]最近几年以色列科学家研究发现高压氧气舱除了可以治疗缺氧治疗以外,还可以成为一种延长寿命治疗手段,科学家解释其背后原理,高压氧舱先模拟缺氧状态,再提供充足高压氧气,这增加了组织中的溶解的氧气量,使得细胞再生,端粒再长。实验参与者的衰老标志得到明显改善,其中,衰老细胞比例减少37%,基因端粒延长20%,最多达到52.7%。目前高压氧气舱只有医院和特殊作业场所才有,医院只是对有必要高压氧气需求的病人使用,除了使用不方便更加上价格昂贵,设计一款经济实用的家用高压氧气舱势在必行,一定能创造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高压氧气舱,该家用高压氧气舱制造成本低,体积小,且移动便利,继而便于使用者在家内使用,从而利于使用者利用高压氧气环境改善身体健康状况。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家用高压氧气舱,包括舱体、分子筛式制氧机、触摸式显示控制屏、控制器、备用电源,在所述舱体的前侧设置一入舱口,在所述入舱口的一侧铰接设置一与所述入舱口相对应的密封舱门,所述分子筛式制氧机、备用电源和控制器设置在所述舱体内部下侧,所述分子筛式制氧机的进气口通过一进气管与外界相贯通,且进气管的外侧壁与舱体的侧壁密封配合,在所述分子筛式制氧机的出气口贯通一第一氧气输送管,在所述第一氧气输送管上串接一过滤器,在所述舱体内设置的一第二氧气输送管与所述过滤器的出气口相贯通,在所述第二氧气输送管上依次串接有第一氧气加湿瓶和出气减压阀,所述分子筛式制氧机与家用照明电源相连接,所述触摸式显示控制屏设置在所述密封舱门的内侧壁上,在所述密封舱门上设置有电控减压阀、稳压阀,所述分子筛式制氧机、触摸式显示控制屏、电控减压阀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当家用照明电源断电无法给控制器供电时,所述备用电源可为所述控制器供应电源。
[0005]优选地,在所述密封舱门内设置一电控锁紧机构,所述电控锁紧机构包括支撑轴、转盘、电动推杆和插销机构,所述支撑轴通过一大轴承和一小轴承设置在所述密封舱门内,且在支撑轴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一外手轮和内手轮,在所述小轴承与外手轮之间设置一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能够使得支撑轴侧壁与密封舱门侧壁密封连接,所述转盘设置在所述支撑轴上,且转盘能够相对于支撑轴做自由转动,所述电动推杆设置在所述密封舱门内,在所述转盘的前侧壁上设置一第一连接杆,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置一第一长圆孔,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动端设置的一第一插杆插接在所述第一长圆孔内,且第一插杆可相对于第一长圆孔自由滑动,通过电动推杆的往复运动能够带动所述转盘进行转动,在所述转盘的前侧壁上设置有四组沿着转盘的圆周方向等间距分布的所述插销机构,每一组所述插销机构均
包括左插接机构和右插接机构,且左插接机构和右插接机构相对分布在转盘弧顶的两侧,所述左插接机构包括第一传动杆、第一杠杆和第一插销,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内端与所述转盘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杠杆中部铰接设置在所述密封舱门侧壁上,所述第一插销的外端套置在所述密封舱门内,所述第一插销的内端的第二插杆套置在所述第一杠杆的一端设置的第二长圆孔内,且第二插杆可相对于第二长圆孔自由滑动,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外端与所述第一杠杆的另一端铰接连接,所述右插接机构包括第二传动杆和第二插销,所述第二插销的外端套置在所述密封舱门内,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内端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外端上的一第三插杆插接在所述第二插销内端设置的第三长圆孔内,且第三插杆可相对于第三长圆孔自由滑动,在所述入舱口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相对应的第一对接孔,转盘的转动能够实现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的外端插入到对应的第一对接孔内或从对应的第一对接孔内拔出,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6]进一步地,在所述密封舱门内还设置一手动锁紧机构,所述手动锁紧机构包括十字形转盘和中插销机构,所述十字形转盘设置在所述支撑轴上,且位于所述转盘和大轴承之间,通过转动内手轮或外手轮可带动十字形转盘的同步转动,四组所述中插销机构分别与十字形转盘的四个连杆一一对应,每一组所述中插销机构均包括第三插销、弹簧和拉绳,所述第三插销的外端套置在所述密封舱门内,且第三插销位于一组所述插销机构内的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之间,在所述入舱口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插销相对应的第二对接孔,所述弹簧套置在所述第三插销的内端,通过弹簧的推动能够使得第三插销的外端插入到所述第二对接孔内,所述拉绳一端与所述第三插销相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十字形转盘的一个连杆相连接,通过转动十字形转盘,能够将第三插销的外端从对应的第二对接孔内拉出。
[0007]进一步地,在所述舱体内部侧壁上设置有氧气浓度检测仪和大气压力传感器,在其中一个第一对接孔的外端设置一用于检测第一插销或第二插销是否插到位的第一光电检测开关,在其中一个第二对接孔的外端设置一用于检测第三插销是否插到位的第二光电检测开关,所述氧气浓度检测仪、大气压力传感器、第一光电检测开关和第二光电检测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触摸式显示控制屏能够显示氧气浓度和舱体内大气压力数值,在所述触摸式显示控制屏上还设置有加压触摸按钮、减压触摸按钮、停止触摸按钮、出舱触摸按钮和定时加减按钮。
[0009]优选地,在所述密封舱门上设置一手动减压阀。
[0010]进一步地,在所述舱体内部设置一座板,且分子筛式制氧机、备用电源和控制器均位于所述座板下方。
[0011]优选地,在所述舱体内设置一第三氧气输送管,且第三氧气输送管与外界相贯通,第三氧气输送管和第二氧气输送管以并联方式与所述过滤器相贯通,在所述第三氧气输送管的出气端设置一第二氧气加湿瓶,在所述舱体后侧壁上设置一室外制氧按钮,通过操控室外制氧按钮可实现分子筛式制氧机进行制氧工作。
[0012]优选地在所述舱体的两侧侧壁上分别设置一观察窗,所述观察窗通过透明钢化玻璃密封,在所述舱体的内部上侧设置一LED灯,所述LED灯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3]优选地,在所述舱体内设置一监控摄像头,所述监控摄像头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
位于舱体外侧的监控终端相连接。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成本低且移动便利,继而便于使用者在家庭内使用,从而利于使用者利用高压氧气环境来改善身体健康状况;密封舱门通过电控锁紧机构和手动锁紧机构,能够有效实现入舱口的密封,继而利于保持舱体内的高压环境,利用稳压阀可防止舱体内氧气压力过高,从而确保使用安全;利用控制器控制电动减压阀的工作模式,可确保舱体内安全有效的减压,从而确保使用安全;利用触摸式显示控制屏便可实现本氧气舱的加压、减压等功能,从而使得本技术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高压氧气舱,其特征是,包括舱体、分子筛式制氧机、触摸式显示控制屏、控制器、备用电源,在所述舱体的前侧设置一入舱口,在所述入舱口的一侧铰接设置一与所述入舱口相对应的密封舱门,所述分子筛式制氧机、备用电源和控制器设置在所述舱体内部下侧,所述分子筛式制氧机的进气口通过一进气管与外界相贯通,且进气管的外侧壁与舱体的侧壁密封配合,在所述分子筛式制氧机的出气口贯通一第一氧气输送管,在所述第一氧气输送管上串接一过滤器,在所述舱体内设置的一第二氧气输送管与所述过滤器的出气口相贯通,在所述第二氧气输送管上依次串接有第一氧气加湿瓶和出气减压阀,所述分子筛式制氧机与家用照明电源相连接,所述触摸式显示控制屏设置在所述密封舱门的内侧壁上,在所述密封舱门上设置有电控减压阀、稳压阀,所述分子筛式制氧机、触摸式显示控制屏、电控减压阀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当家用照明电源断电无法给控制器供电时,所述备用电源可为所述控制器供应电源;在所述密封舱门内设置一电控锁紧机构,所述电控锁紧机构包括支撑轴、转盘、电动推杆和插销机构,所述支撑轴通过一大轴承和一小轴承设置在所述密封舱门内,且在支撑轴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一外手轮和内手轮,在所述小轴承与外手轮之间设置一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能够使得支撑轴侧壁与密封舱门侧壁密封连接,所述转盘设置在所述支撑轴上,且转盘能够相对于支撑轴做自由转动,所述电动推杆设置在所述密封舱门内,在所述转盘的前侧壁上设置一第一连接杆,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置一第一长圆孔,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动端设置的一第一插杆插接在所述第一长圆孔内,且第一插杆可相对于第一长圆孔自由滑动,通过电动推杆的往复运动能够带动所述转盘进行转动,在所述转盘的前侧壁上设置有四组沿着转盘的圆周方向等间距分布的所述插销机构,每一组所述插销机构均包括左插接机构和右插接机构,且左插接机构和右插接机构相对分布在转盘弧顶的两侧,所述左插接机构包括第一传动杆、第一杠杆和第一插销,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内端与所述转盘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杠杆中部铰接设置在所述密封舱门侧壁上,所述第一插销的外端套置在所述密封舱门内,所述第一插销的内端的第二插杆套置在所述第一杠杆的一端设置的第二长圆孔内,且第二插杆可相对于第二长圆孔自由滑动,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外端与所述第一杠杆的另一端铰接连接,所述右插接机构包括第二传动杆和第二插销,所述第二插销的外端套置在所述密封舱门内,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内端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外端上的一第三插杆插接在所述第二插销内端设置的第三长圆孔内,且第三插杆可相对于第三长圆孔自由滑动,在所述入舱口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相对应的第一对接孔,转盘的转动能够实现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的外端插入到对应的第一对接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候立志
申请(专利权)人:候立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