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隔离净化高压氧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801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负压隔离净化高压氧舱,其特征在于,包括隔设形成于舱体内的若干负压隔离间、位于负压隔离间外部的舱内通道,还包括负压生成净化装置;所述负压生成净化装置包括风机、负压主管及若干负压支管,所述负压主管贯穿于所有负压隔离间,且每个负压隔离间内部的管段均连通有一条负压支管;所述负压隔离间的门上开设带有进气过滤器的进气口;所述负压隔离间的进气口风量应小于负压隔离间内部负压支管的出风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功能实用完备,保障了舱内空气清新洁净,保障病员治疗效果,提高病员氧疗舒适度。提高病员氧疗舒适度。提高病员氧疗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压隔离净化高压氧舱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压氧舱,特别是一种内部呈负压状态且带有净化功能的高压氧舱,属于氧舱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高压氧舱均不具有舱内空气净化功能,在高压氧舱内治疗的各类病员,在加减压过程中,舱内各类病号在同一个空间呼吸舱内空气,对舱内空气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此种环境下,病员之间交叉传染的几率很大。即便是病员在吸氧过程中,因舱内吸氧区为开放环境,病员在舱体内部排坐在各自座位上接受吸氧治疗,治疗过程时间长,人员多,一方面,因不同病员所患病症不同,病员携带了不同的病菌,同处密闭环境的舱体内部时,病员相互之间极易造成二次传染,严重危害病员健康。另一方面,病员在舱内有限且密闭的环境下不断消耗氧气,导致舱内空气污浊,二氧化碳浓度很高,使得舱内环境趋向恶劣,并同时产生严重的异味,使人难以忍受,严重影响病员的氧疗效果及吸氧体验。
[0003]此外,现有的氧舱的洗舱方式是采用在舱体开设洗舱口并在洗舱口配备洗舱风机,在氧舱正常使用时,通过连接在舱体内部的风机挡盖将该洗舱口及洗舱风机密闭封堵。当需要洗舱时,则通过打开风机挡盖,启动洗舱风机将舱内空气强制排放到舱外,而由于氧舱通常是放置在室内环境下,因此目前的这种洗舱方式就会直接将舱内污浊气体直接排放到舱外室内,从而对室内环境造成污染,对室内人员身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0004]现有高压氧舱针对上述所阐述的问题,尚无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负压隔离净化高压氧舱,所述负压隔离净化高压氧舱能够将舱内病员之间进行相互隔离,对舱内空气自清洁净化,避免因空气污浊、异味而影响吸氧治疗效果,进而提升舱内空气质量,提高病员氧疗效果及体验。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负压隔离净化高压氧舱,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在舱体内隔设形成的若干独立的负压隔离间、位于负压隔离间外部的舱内通道,以及配置于负压隔离间与舱内通道之间的负压生成净化装置;
[0008]所述负压生成净化装置包括一台负压生成净化主机、一条负压主管及若干条负压支管,所述负压生成净化主机安装于舱内通道,其出风端与舱内通道连通,其进风端连通负压主管的一端,且所述负压主管的另一端贯穿连接所有负压隔离间,并在其位于每个负压隔离间内部的管段与负压支管相连,所述负压支管作为吸风端用以吸收并外排负压隔离间内部空气,进而使所述负压隔离间内部保持负压环境;
[0009]所述负压隔离间开设有与舱内通道相连通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安装有进气过滤器;
[0010]所述负压生成净化装置的舱内出风量大于所有负压隔离间的进风量之和。
[0011]所述负压生成净化主机包括一端带有进风口、另一端带有出风口的机箱,在所述机箱内部沿风流走向依次安装有空气净化模块和动力模块,所述空气净化模块为多级高效过滤组件,其中至少包括二氧化碳吸附模块,所述动力模块包括风机电机及风机叶轮,所述风机叶轮的出风端与机箱的出风口相对应。
[0012]为了实现负压隔离间的风量调节,所述负压隔离间内部的负压支管均各自配设有单向阀和管道风阀,通过所述管道风阀对不同负压隔离间的通风量进行调节,所述单向阀用以防止负压主管中的气体回流至负压隔离间内部。
[0013]为了控制负压生成净化装置以及便于对每个负压隔离间内部负压状态进行监测及调节,本实施例的负压隔离净化高压氧舱的控制台上加装有负压控制组件及负压监测组件,通过负压控制组件能够控制负压生成净化装置的风机电机转速,通过负压监测组件可以在舱外实时观测到每个负压隔离间的负压情况。
[0014]当负压生成净化装置的供电电压符合进舱条件,所述负压生成净化主机以整体置入的方式安装于负压隔离净化高压氧舱的内部。
[0015]当负压生成净化装置的供电电压不满足进舱条件时,所述负压生成净化主机的风机电机置于舱体外部,并通过非接触式传动装置驱动控制位于舱体内部的风机叶轮。
[0016]所述非接触式传动装置采用的磁力联轴器,其结构包括通过固定罩安装于舱体外部的风机电机,以及对位安装于舱体内部的风机叶轮,所述电机轴的端部安装有外磁体,叶轮轴的端部安装有内磁体,内外磁体之间通过磁力耦合实现非接触扭矩传递,且为了实现磁力耦合,该部位的舱体舱壁设置为不锈钢板。
[0017]所述舱体的空气排气口处通过排气管路连接至室外,所述排气管路上安装有排气阀和排气过滤器;所述舱体的氧气排气口处经由排氧管路连接至室外,所述排氧管路上安装有排氧阀门和排氧过滤器;洗舱口经由洗舱管路连接并引导至室外,所述洗舱管路上安装有洗舱阀门、洗舱过滤器和洗舱风机。
[0018]本技术的负压隔离净化高压氧舱,对于目前氧舱行业普遍存在的舱内空气污浊、异味严重及病员间存在交叉传染风险等问题提供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了减少病员间交叉传染风险,本技术通过将开放空间的吸氧区隔离为多个密闭的负压单间,从而在氧舱内不同病员之间形成隔离屏障,有效避免了病员之间通过舱内环境互相交叉传染的风险。在此基础上,为了解决舱内空气污浊及异味的问题,本技术在舱体加装了负压生成净化装置,能够对舱体空气中的飞沫、尘埃及二氧化碳进行吸附、过滤和净化,同时去除舱内异味,进而使舱内空气始终保持新鲜纯净,保障病员治疗效果,提高病员氧疗舒适度。另外,对于氧舱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以及在洗舱过程中向外产生的外排气体对舱外室内产生的污染与危害,本技术通过管路将其引导连通至室外,并通过在管路上加装过滤器和风机,进一步过滤外排气体,最终将其安全的排放至外界。
附图说明
[0019]图1:实施例一的负压隔离净化高压氧舱的舱内结构示意图(俯视);
[0020]图2:图1中的负压生成净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3:负压隔离净化高压氧舱内负压隔离间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4:带有外排净化处理系统的负压隔离净化高压氧舱结构示意图;
[0023]图5:非接触式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图6:负压生成净化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5]在图中, 1、舱体,11、不锈钢板,2、负压隔离间,21、密封门,30、负压生成净化主机,31、负压主管,32、负压支管,32a、管道风阀,32b、单向阀,33、进风口,34、出风口,35、机箱,36a、风机电机,36a

1、电机轴,36a

2、外磁体,36b、风机叶轮,36b

1、叶轮轴,36b

2、内磁体,37、空气净化模块,4、舱内通道,5、进气过滤器,50、排气管路,51、排气过滤器,53、排气阀,60、排氧管路,61、排氧过滤器,63、排氧阀门,70、洗舱管路,71、洗舱过滤器,72、洗舱风机,73、洗舱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负压隔离净化高压氧舱,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舱体内隔设形成的若干独立的负压隔离间、位于负压隔离间外部的舱内通道,以及配置于负压隔离间与舱内通道之间的负压生成净化装置;所述负压生成净化装置包括一台负压生成净化主机、一条负压主管及若干条负压支管,所述负压生成净化主机安装于舱内通道,其出风端与舱内通道连通,其进风端连通负压主管的一端,且所述负压主管的另一端贯穿连接所有负压隔离间,并在其位于每个负压隔离间内部的管段与负压支管相连,所述负压支管作为吸风端用以吸收并外排负压隔离间内部空气,进而使所述负压隔离间内部保持负压环境;所述负压隔离间开设有与舱内通道相连通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安装有进气过滤器;所述负压生成净化装置的舱内出风量大于所有负压隔离间的进风量之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隔离净化高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生成净化主机包括一端带有进风口、另一端带有出风口的机箱,在所述机箱内部沿风流走向依次安装有空气净化模块和动力模块,所述空气净化模块为包括二氧化碳吸附模块的多级高效过滤组件,所述动力模块包括风机电机及风机叶轮,所述风机叶轮的出风端与机箱的出风口相对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隔离净化高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隔离间内部的负压支管均各自配设有单向阀和管道风阀。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隔离净化高压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隔离净化高压氧舱的控制台上加装有负压控制组件及负压监测组件,通过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亚男王越陈文地张卫超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豪特氧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