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尘污分离装置及吸尘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7831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尘污分离装置及吸尘器,包括:主体,内部设置有真空电机;风轮,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真空电机上;集尘腔,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集尘腔上设置有进气口;真空电机安装部,设置在所述主体内部,所述真空电机设置在所述真空电机安装部上;携带尘污的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到集尘腔中,当尘污与过滤网发生接触后,尘污首先会附着到过滤网上,此时尘污有可能堵塞过滤网。但是由于过滤网自身在真空电机的作用下发生振动,因此当尘污受到过滤网的振动后也将发生与过滤网的分离,进而有利于避免过滤网上的过滤孔被尘污颗粒堵塞。粒堵塞。粒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尘污分离装置及吸尘器


[0001]本技术涉及吸尘器
,具体涉及一种尘污分离装置及吸尘器。

技术介绍

[0002]真空吸尘器是市面上非常常见的电器设备。通过在真空吸尘器中设置真空电机,将携带有尘污的空气吸入到吸尘器内部,经过分离后,尘污存留在真空吸尘器里面,经过过滤后的洁净空气排出至外界。
[0003]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对尘污的分离操作,通常在真空吸尘器内部设置袋式分离器或旋风分离器。
[0004]对于袋式分离器来说,袋式分离器的主要结构是在吸尘器内部安装的一个具有过滤能力的集尘袋,袋上有小孔,可以过滤掉流经集尘袋的气流中所携带的尘污。但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集尘袋上的小孔会迅速被污物堵塞,导致吸尘器吸力下降;在集尘袋填满之后,需要扔掉旧袋、换上新袋,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并且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污物分离效率较低。对于旋风分离器来说,携带有尘污的气流会在吸尘器的内部形成旋风,由于尘污颗粒本身有相对较大的质量,依靠离心力的作用就会和容器壁发生摩擦碰撞、跌入集尘盒中,从而达到分离污物和空气的目的。但是,旋风分离器自身所要消耗的真空压力较大,所需的真空电机功率较大,运转时噪声比较强烈,影响用户体验。
[0005]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尘污分离器,其中包括一个位于集尘腔室气流出口处的带有小孔的盘和一个驱动该盘进行转动的电机。该盘布置为绕旋转轴线旋转,并且包括供清洁后的气流穿过的孔。携带污物的气流进入腔室并与旋转的转盘接触,转盘向气流施加切向力,所以气流中携带的污物会沿该转盘表面向转盘的边缘做径向移动。在此过程中,气流会从转盘中的小孔流出,而其中的污物则由于其更大的惯性而继续向外径边缘移动并聚集在腔室的底部。相比于旋风分离器,这种分离器消耗的真空压力较小,可以搭配功率和噪声较小的真空电机。
[0006]但这种分离器在工作过程中,带有污物的气流直接冲击转盘。污物中的大质量颗粒将对转盘造成损伤,且影响转盘的平衡运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污物分离器在受到携带大质量颗粒的气流冲击后,容易发生损伤的缺陷。
[0008]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尘污分离装置,包括:主体,内部设置有真空电机;风轮,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真空电机上;集尘腔,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集尘腔上设置有敞口,所述主体通过所述敞口与所述集尘腔连接,所述集尘腔上设置有进气口;真空电机安装部,设置在所述主体内部,所述真空电机设置在所述真空电机安装部上;风轮外壳,套设在所述风轮的外壁上,所述风轮外壳的一端与所述真空电机安装部相连接;若干振动传导件,一端与所述风轮外壳相连接;过滤网,沿风的流动方向设置在所述风轮的上游位
置,所述振动传导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过滤网相连接。
[0009]本技术提供的尘污分离装置,所述过滤网上与所述振动传导件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连接部。
[0010]本技术提供的尘污分离装置,所述连接部为连接柱。
[0011]本技术提供的尘污分离装置,所述振动传导件呈杆状设置。
[0012]本技术提供的尘污分离装置,所述振动传导件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所述螺纹上设置有螺钉。
[0013]本技术提供的尘污分离装置,所述风轮外壳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振动传导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孔相连接。
[0014]本技术提供的尘污分离装置,所述连接孔内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振动传导件的一端通过螺纹与所述连接孔相连接。
[0015]本技术提供的尘污分离装置,所述振动传导件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真空电机安装部上。
[0016]本技术提供的尘污分离装置,所述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气孔。
[0017]本技术提供的尘污分离装置,所述真空电机安装部为设置在所述主体侧壁上的凹槽。
[0018]本技术提供的尘污分离装置,所述过滤网包括开孔区域及不开孔区域,所述开孔区域设置在所述不开孔区域的内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不开孔区域。
[0019]本技术提供的尘污分离装置,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敞口相对设置。
[0020]一种吸尘器,包括本技术提供的尘污分离装置;吸尘管,一端设置连接在所述尘污分离装置的进气口位置;吸尘器头,连接在所述吸尘管的另一端。
[0021]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2]1.本技术提供的尘污分离装置,包括:主体,内部设置有真空电机;风轮,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真空电机上;集尘腔,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集尘腔上设置有敞口,所述主体通过所述敞口与所述集尘腔连接,所述集尘腔上设置有进气口;真空电机安装部,设置在所述主体内部,所述真空电机设置在所述真空电机安装部上;风轮外壳,套设在所述风轮的外壁上,所述风轮外壳的一端与所述真空电机安装部相连接;若干振动传导件,一端与所述风轮外壳相连接;过滤网,沿风的流动方向设置在所述风轮的上游位置,所述振动传导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过滤网相连接。
[0023]本技术中,真空电机产生的振动首先传递至真空电机安装部上,然后真空电机安装部将振动进一步传递至振动传导件上,振动传导件将振动传递至与其相连的过滤网上,使得过滤网自身也发生振动。
[0024]携带尘污的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到集尘腔中,当尘污与过滤网发生接触后,尘污首先会附着到过滤网上,此时尘污有可能堵塞过滤网。但是由于过滤网自身在真空电机的作用下发生振动,因此当尘污受到过滤网的振动后也将发生与过滤网的分离,进而有利于避免过滤网上的过滤孔被尘污颗粒堵塞。
[0025]进一步的,由于过滤网自身被堵塞的几率降低,此时尘污分离装置自身的吸风性能可以得到保证,此时不必像现有技术中的结构那样,由于过滤网自身容易被堵塞,在确保吸风性能的前提下,需要采用较大功率的振动电机。本实施例中,由于过滤网不容易发生堵
塞,因此可以采用较低功率的真空电机,以此可以降低电池的重量并可以维持较长的续航时间,进一步可以降低整个装置的体积,进而有助于提高整个装置的小型化。
[0026]同时,由于真空电机自身采用较小功率设置,因此其自身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也相对较小,因此有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0027]2.本技术提供的尘污分离装置,所述风轮外壳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振动传导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孔相连接。通过设置连接孔,有助于提高振动传导件与风轮外壳之间的拆装效率,便于对过滤网进行更换。
[0028]3.本技术提供的尘污分离装置,所述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气孔。将排气孔设置在侧壁上,可以避免通过主体流出的空气直接吹动到使用者的手部或者身体部位,造成使用者不舒服。
[0029]4.本技术提供的尘污分离装置,所述过滤网包括开孔区域及不开孔区域,所述开孔区域设置在所述不开孔区域的内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不开孔区域。
[0030]过滤网在工作过程中将承受高流速的空气的冲击,通过将过滤网连接在不开孔区域,可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尘污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内部设置有真空电机(2);风轮(3),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真空电机上;集尘腔(4),设置在所述主体(1)上,所述集尘腔(4)上设置有进气口(5);真空电机安装部(6),设置在所述主体(1)内部,所述真空电机设置在所述真空电机安装部上;风轮外壳(7),套设在所述风轮(3)的外壁上,所述风轮外壳(7)的一端与所述真空电机安装部相连接;若干振动传导件(8),一端与所述风轮外壳(7)相连接;过滤网(9),沿风的流动方向设置在所述风轮(3)的上游位置,所述振动传导件(8)的另一端与所述过滤网(9)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污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9)上与所述振动传导件(8)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连接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尘污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连接柱(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尘污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传导件(8)呈杆状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尘污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传导件(8)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所述螺纹上设置有螺钉。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所述的尘污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外壳(7)上设置有连接孔(71),所述振动传导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弓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