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驱动装置及基体单元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7770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盘驱动装置或基体单元,其可防止FPC(柔性印刷电路板)与光盘之间的接触。FPC(116)在其一个端部处连接至光学拾取器(115),并在进给方向中的一个上(例如,在大体向左的方向上)延伸,在中间弯曲并折回,然后在进给方向中的另一个上(例如,在大体向右的方向上)延伸。顶封盖(117)附装在FPC(116)与光盘之间并覆盖部分FPC(116)。导引部(118)附装至顶封盖(117)的底面上的与虚线框对应的部分,用于导引FPC(116)的姿态使得FPC(116)的未被顶封盖(117)覆盖的部分与光盘相互间隔开。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应用至用于诸如CD或DVD之类光盘的驱动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盘驱动装置及基体单元,更具体的,涉及可防止柔性印刷电路板与光盘之间接触的盘驱动装置及基体单元。
技术介绍
传统上,广泛公知的有诸如CD(高密度盘)及DVD(数字多功能光盘)之类的光盘,且提出了与这些光盘兼容的各种盘驱动装置(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例如,如图1所示,如上所述的传统盘驱动装置2包含在笔记本型个人电脑1的装置体1a中,并将从装置体1a提供到其的信息信号记录在光盘(例如,以下将描述的图3中的光盘3)上,或读出(复制)记录在光盘上的信息信号并将该信息信号提供至装置体1a。传统盘驱动装置2包括图2所示的壳体11。盘驱动装置2还包括图3所示的盘托架12和附装至盘托架12的盘驱动单元,两者都容纳在壳体11中。盘驱动单元包括转盘15、光学拾取器16、以及柔性印刷电路板(下称FPC)17等等。此外,传统盘驱动装置2还包括大体为矩形平板形状的前面板13,其附装至盘托架12的前面(图3中的左侧面)以打开和关闭壳体11的托架入口。弹出按钮14设置在前面板13的前面上,使得其受压以从壳体11弹出盘托架12。此外,传统盘驱动装置2还包括在盘托架12的底面与FPC 17之间的装饰薄板18(下称顶封盖18)。另一装饰薄板19(下称底封盖19)设置在FPC 17的底面之下。转盘15驱动安装于其上的光盘3旋转。光学拾取器16在由转盘15驱动旋转的光盘3的径向方向上移动,(以下将此移动动作称为进给运动。此外,进给运动的方向称为进给方向)以实现将信号写入光盘3及将信号从光盘3读出的操作。由此,如图3所示,在大体垂直于光学拾取器16的进给方向的方向上(下称宽度方向),顶封盖18具有打开预定距离的开口18a,使得在光学拾取器16与光盘3的底面之间光不会被干涉。将在光学拾取器16与个人电脑1等之间传输的各种信号,例如,用于传输指令信号以完成上述将信号写入光盘3及将信号从光盘3读出的操作或用于传输作为写入或读出目标的信号的信号线布置在FPC 17上。由此,FPC 17在一个端部处连接至光学拾取器16且在其另一个端部处连接至未示出的布置在光学拾取器16之下并在转盘15之下附近的连接器。具体的,布置FPC 17使得其在一个端部处连接至光学拾取器16,在光学拾取器16的进给方向之一(图3中大体向左)上延伸,在中间弯曲并折回,并在进给方向的相对方向(图3中大体向右)上延伸。由此,FPC 17具有将在以下参考图6描述的弯曲部17a,并在光学拾取器16与连接器之间围绕。即,FPC 17的弯曲部17a的位置(进给方向上的位置)也响应于光学拾取器16的进给运动而移动。图4示出了从其上移除了图2中的壳体11并移除了图3中的顶封盖18的盘驱动装置2的立体图。日本专利早期公开2001-229659[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早期公开2001-325740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问题另外,近来可与诸如CD及DVD的光盘3的记录模式兼容的光学拾取器常常用作如图3中的光学拾取器16。当采用上述类型的光学拾取器16时,增加了用于控制光学拾取器16的驱动来准备用于不同记录模式的信号数量,即增加了FPC 17上的信号线的数量。结果,增加了FPC 17的宽度,且如图3所示FPC 17不能被顶封盖18完全覆盖。即,部分FPC 17将在宽度方向上从顶封盖18突出。在上述情况下,如下状况增加在宽度方向上从顶封盖18突出的FPC 17的突出部也在向上的方向上突出超过顶封盖18直到其与光盘3滑动接触。结果,发生如下的问题布置在FPC 17上的信号线损坏,或对沿信号线的信号流有不良影响。将在以下参考图5至7对此问题做进一步描述。图5及6示出了沿图3中的线A-A’所取的、光盘3安装于其上的传统盘驱动装置2的剖视图。具体的,图5示出了传统盘驱动装置2的剖视图,其包括用顶封盖18完全覆盖(在包括图3的附图中未示出)的具有相对较小宽度的FPC 17,即,在宽度方向上未从顶封盖18突出的FPC 17。因为FPC 17由顶封盖18完全覆盖,即,如图5所示没有在宽度方向上突出,自然FPC 17不会与光盘3接触(滑动接触)。相反,图6示出了传统盘驱动装置2的剖视图,其包括如图3所示未用顶封盖18完全覆盖的具有相对较大宽度的FPC 17,即,在宽度方向上从顶封盖18部分地突出的FPC 17。如图6所示,向上的释放力(图6中箭头所示的力)作用在弯曲部17a上。由此,FPC 17的在宽度方向上从顶封盖18突出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向上突出超过顶封盖18并与光盘3的底面进行接触(滑动接触)。即,发生了上述的问题。图7示出了沿图3中的线B-B’所取的传统盘驱动装置2的剖视图,其上包括了与图6中相同的FPC 17(具有相对较大宽度的FPC 17)。从图7也可看出FPC 17的在宽度方向上从顶封盖18突出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向上突出超过顶封盖18直到其与光盘3的底面进行接触(滑动接触)。即,从图7也可看到发生了上述问题。需注意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作为可能的设想,例如可增加FPC17的刚性,更具体的,例如增加FPC 17的厚度。这是因为FPC 17的用顶封盖18覆盖的部分可保持住弯曲部17a趋向于向上释放的力,结果,可减小FPC 17在宽度方向上从顶封盖18突出的部分的向上突出的量。但是,上述设想会导致新的问题,即整个FPC 17的刚性增加且对弯曲部17a的负载增加,由此,增加了未示出的用于驱动光学拾取器16以实现进给运动的电机的扭矩,即增加了用于驱动光学拾取器16的电机对光盘3的内或外周(在径向方向上)的扭矩。解决问题的手段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本专利技术,使其可防止FPC(柔性印刷电路板)与光盘之间的接触。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盘驱动装置包括光学拾取器,用于在光盘的径向方向上移动以实现从所述光盘读信号和将信号写在光盘上;柔性印刷电路板,该柔性印刷电路板在其一个端部处连接至所述光学拾取器,并以在径向方向中的一个上延伸、在中间弯曲并折回、然后在径向方向中的另一个上延伸的方式布置;封盖,其设置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与所述光盘之间用于覆盖部分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和导引部,其附装至所述封盖的面中的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相对的一个,用于导引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姿态,使得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未被所述封盖覆盖的部分与所述光盘相互间隔开。具体的,通过在设置在柔性印刷电路板与光盘之间用于覆盖部分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封盖的面中与柔性印刷电路板相对的一个上附装的导引部,对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姿态进行导引使得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未被封盖覆盖的部分与光盘相互间隔开。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盘驱动装置包括光学拾取器,用于在光盘的径向方向上移动以实现从所述光盘读信号和将信号写在光盘上;柔性印刷电路板,该柔性印刷电路板在其一个端部处连接至所述光学拾取器,并以在径向方向中的一个上延伸、在中间弯曲并折回、然后在径向方向中的另一个上延伸的方式布置;和封盖,其设置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与所述光盘之间用于覆盖部分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所述封盖具有用于导引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姿态的形状,使得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未被所述封盖覆盖的部分与所述光盘相互间隔开。具体的,通过设置在柔性印刷电路板与光盘之间用于覆盖部分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封盖所具有的形状,对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姿态进行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盘驱动装置,包括:光学拾取器,用于在光盘的径向方向上移动以实现从所述光盘读信号和将信号写在光盘上;柔性印刷电路板,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在其一个端部处连接至所述光学拾取器,并以在径向方向中的一个上延伸、在中间弯曲并折回、然后 在径向方向中的另一个上延伸的方式布置;封盖,其设置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与所述光盘之间用于覆盖部分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及导引部,其附装至所述封盖的面中的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相对的一个面上,用于导引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姿态,使得 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未被所述封盖覆盖的部分与所述光盘相互间隔开。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4-3-31 104175/20041.一种盘驱动装置,包括光学拾取器,用于在光盘的径向方向上移动以实现从所述光盘读信号和将信号写在光盘上;柔性印刷电路板,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在其一个端部处连接至所述光学拾取器,并以在径向方向中的一个上延伸、在中间弯曲并折回、然后在径向方向中的另一个上延伸的方式布置;封盖,其设置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与所述光盘之间用于覆盖部分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及导引部,其附装至所述封盖的面中的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相对的一个面上,用于导引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姿态,使得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未被所述封盖覆盖的部分与所述光盘相互间隔开。2.一种盘驱动装置,包括光学拾取器,用于在光盘的径向方向上移动以实现从所述光盘读信号和将信号写在光盘上;柔性印刷电路板,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在其一个端部处连接至所述光学拾取器,并以在径向方向中的一个上延伸、在中间弯曲并折回、然后在径向方向中的另一个上延伸的方式布置;及封盖,其设置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与所述光盘之间用于覆盖部分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所述封盖具有用于导引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姿态的形状,使得所述柔性印刷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森清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