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收纳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7670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家居收纳盒,包括盒子框架、收纳盒、啮合驱动组件、xyz轴连杆移动机构、伸出及收回机构、控制器,所述盒子框架内设置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内均设置对应大小的收纳盒,所述盒子框架内每个收纳盒的底部设置伸出及收回机构,所述xyz轴连杆移动机构设置在盒子框架的背侧,并且与啮合驱动组件用于调整啮合驱动组件的位置,所述啮合驱动组件与任意一个伸出及收回机构配合连接,用于收纳盒的伸出和收回,所述控制器与啮合驱动组件、xyz轴连杆移动机构连接用于控制其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啮合驱动组件、xyz轴连杆移动机构、伸出及收回机构的配合来达到精准控制对应的每个收纳盒的开启。应的每个收纳盒的开启。应的每个收纳盒的开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家居收纳盒


[0001]本技术属于智能家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家居收纳盒。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穿戴的出现,智能家居的概念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介上,进入公众的视线,也是当前创客们最关注的产业之一。
[0003]而对于日常每天都离不开的储物柜,却鲜有人问津,在这个一切都追求智能化,自动化,一体化的今天,传统储物柜或者收纳盒的操作笨拙性,安全性能低,暗箱不可见的易遗忘性和分类模糊的特点显得格格不入。同时,经过调研发现,特别是学生宿舍和出租屋,需要市场上还没有的密码式的智能的收纳盒,以满足安全性和有自己的空间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家居收纳盒。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家居收纳盒,包括盒子框架、收纳盒、啮合驱动组件、xyz轴连杆移动机构、伸出及收回机构、控制器,所述盒子框架内设置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内均设置对应大小的收纳盒,所述盒子框架内每个收纳盒的底部设置伸出及收回机构,所述xyz轴连杆移动机构设置在盒子框架的背侧,并且与啮合驱动组件用于调整啮合驱动组件的位置,所述啮合驱动组件与任意一个伸出及收回机构配合连接,用于收纳盒的伸出和收回,所述控制器与啮合驱动组件、xyz轴连杆移动机构连接用于控制其工作状态。
[0007]上述方案中,所述啮合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主动齿轮,所述第一电机与xyz轴连杆移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齿轮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任意一个伸出及收回机构配合连接。
[0008]上述方案中,所述xyz轴连杆移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三电机、X轴丝杠、Y轴丝杠、连杆框架、X轴连杆组、Y轴连杆组、Z轴连杆组,所述连杆框架设置在连杆框架的背侧,所述连杆框架内的顶部水平方向设置X轴丝杠,并且所述X轴丝杠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电机连接,所述连杆框架内的侧面垂直方向设置Y轴丝杠,并且所述Y轴丝杠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三电机连接,所述X轴连杆组的一端通过丝杆螺母套设在X轴丝杠上,另一端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Y轴连杆组的一端通过丝杆螺母套设在Y轴丝杠上,另一端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Z轴连杆组的一端铰接在连杆框架内与Y轴丝杠相对的侧面,另一端与第一电机连接。
[0009]上述方案中,所述X轴丝杠、Y轴丝杠的另一端通过轴承支架与连杆框架连接。
[0010]上述方案中,所述X轴连杆组包括第一X轴连杆、第二X轴连杆,所述第一X轴连杆的一端与第一电机连接,另一端与第二X轴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X轴连杆的另一端与X轴丝杠上的丝杆螺母连接。
[0011]上述方案中,所述Y轴连杆组包括第一Y轴连杆、第二Y轴连杆,所述第一Y轴连杆的一端与Y轴丝杠上的丝杆螺母连接,另一端与第二Y轴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Y轴连杆的
另一端与第一电机连接。
[0012]上述方案中,所述Z轴连杆组包括第一Z轴连杆、第二Z轴连杆,所述第一Z轴连杆的一端铰接在连杆框架内与Y轴丝杠相对的侧面,另一端与第二Z轴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Z轴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机连接。
[0013]上述方案中,所述伸出及收回机构包括光轴、光轴支座、从动齿轮,所述光轴沿收纳盒的打开方向贯穿在盒子框架内,所述光轴通过光轴支座与盒子框架固定,所述光轴的端部设置从动齿轮并且延伸到背侧的盒子框架内,所述从动齿轮与第二Z轴连杆中第一电机上的主动齿轮啮合。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啮合驱动组件、xyz轴连杆移动机构、伸出及收回机构的配合来达到精准控制对应的每个收纳盒的开启,多个收纳盒的存在使保障保险箱坚固可靠的同时还可以便捷分类的存放贵重物品,外观设计优秀符合家庭审美观。
附图说明
[001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公开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家居收纳盒的第一角度的立体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家居收纳盒的第二角度的立体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家居收纳盒的后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家居收纳盒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家居收纳盒,如图1

4所示,包括盒子框架1、收纳盒2、啮合驱动组件3、xyz轴连杆移动机构4、伸出及收回机构5、控制器,所述盒子框架1内设置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内均设置对应大小的收纳盒2,所述盒子框架1内每个收纳盒2的底部设置伸出及收回机构5,所述xyz轴连杆移动机构4设置在盒子框架1的背侧,并且与啮合驱动组件3用于调整啮合驱动组件3的位置,所述啮合驱动组件3与任意一个伸出及收回机构5配合连接,用于收纳盒2的伸出和收回,所述控制器与啮合驱动组件3、xyz轴连杆移动机构4连接用于控制其工作状态。
[0022]所述啮合驱动组件3包括第一电机31、主动齿轮32,所述第一电机31与xyz轴连杆移动机构4连接,所述第一电机31的输出端与主动齿轮32连接,所述主动齿轮32与任意一个伸出及收回机构5配合连接。
[0023]所述xyz轴连杆移动机构4包括第二电机41、第三电机42、X轴丝杠43、Y轴丝杠44、连杆框架45、X轴连杆组46、Y轴连杆组47、Z轴连杆组48,所述连杆框架45设置在连杆框架45的背侧,所述连杆框架45内的顶部水平方向设置X轴丝杠43,并且所述X轴丝杠43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电机41连接,所述连杆框架45内的侧面垂直方向设置Y轴丝杠44,并且所述
Y轴丝杠44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三电机42连接,所述X轴连杆组46的一端通过丝杆螺母49套设在X轴丝杠43上,另一端与第一电机31连接,所述Y轴连杆组47的一端通过丝杆螺母49套设在Y轴丝杠44上,另一端与第一电机31连接,所述Z轴连杆组48的一端固定在连杆框架45内与Y轴丝杠44相对的侧面,另一端与第一电机31连接。
[0024]所述X轴丝杠43、Y轴丝杠44的另一端通过轴承支架431与连杆框架45连接。
[0025]所述X轴连杆组46包括第一X轴连杆461、第二X轴连杆462,所述第一X轴连杆461的一端与第一电机3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X轴连杆462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X轴连杆462的另一端与X轴丝杠43上的丝杆螺母49连接。
[0026]所述Y轴连杆组47包括第一Y轴连杆471、第二Y轴连杆472,所述第一Y轴连杆471的一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家居收纳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子框架、收纳盒、啮合驱动组件、xyz轴连杆移动机构、伸出及收回机构、控制器,所述盒子框架内设置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内均设置对应大小的收纳盒,所述盒子框架内每个收纳盒的底部设置伸出及收回机构,所述xyz轴连杆移动机构设置在盒子框架的背侧,并且与啮合驱动组件用于调整啮合驱动组件的位置,所述啮合驱动组件与任意一个伸出及收回机构配合连接,用于收纳盒的伸出和收回,所述控制器与啮合驱动组件、xyz轴连杆移动机构连接用于控制其工作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家居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主动齿轮,所述第一电机与xyz轴连杆移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齿轮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任意一个伸出及收回机构配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家居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xyz轴连杆移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三电机、X轴丝杠、Y轴丝杠、连杆框架、X轴连杆组、Y轴连杆组、Z轴连杆组,所述连杆框架设置在连杆框架的背侧,所述连杆框架内的顶部水平方向设置X轴丝杠,并且所述X轴丝杠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电机连接,所述连杆框架内的侧面垂直方向设置Y轴丝杠,并且所述Y轴丝杠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三电机连接,所述X轴连杆组的一端通过丝杆螺母套设在X轴丝杠上,另一端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Y轴连杆组的一端通过丝杆螺母套设在Y轴丝杠上,另一端与第一电机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俊朱浩王荣李家西高文凯孙贝贝程伟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