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前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7567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前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内衬底板、连接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之间设置第一内衬板和第二内衬板、连接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内衬底板一端与所述第一内衬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内衬板固定连接,所述内衬底板形状为圆弧形,所述内衬底板底端设置与所述内衬底板形状相匹配的加强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圆弧形内衬底板和与内衬底板形状相匹配的加强板,加强内衬底板的强度,减少车辆运行受力后内衬底板撕裂的风险,从而增加了支架的使用寿命。架的使用寿命。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前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支架
,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前支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支架,内衬底板为直板,然而起到加强作用的内衬支架弧形块为弧形板,如此内衬底板与内衬支架弧形块的接触部分只是内衬支架弧形块两端,这样内衬支架弧形块加强和支撑的作用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前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或缺陷之一。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改进型前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内衬底板、连接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之间设置第一内衬板和第二内衬板、连接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内衬底板一端与所述第一内衬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内衬板固定连接,所述内衬底板形状为圆弧形,所述内衬底板底端设置与所述内衬底板形状相匹配的加强板。
[0005]优选,前述的一种改进型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衬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均是焊接连接。
[0006]优选,前述的一种改进型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衬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均是焊接连接。
[0007]优选,前述的一种改进型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一端设置第一连接板,所述加强板另一端设置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连接。
[0008]优选,前述的一种改进型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内衬底板焊接连接。
[0009]优选,前述的一种改进型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底板下方设置所述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通管,所述连接通管,所述连接通管的长度大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最远距离;所述连接通管与所述第一侧板焊接连接, 所述连接通管与所述第二侧板焊接连接。
[0010]优选,前述的一种改进型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下方设置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轴套,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设置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设置轴套,所述轴套与所述第一侧板焊接连接,所述轴套与所述第二侧板焊接连接。
[0011]优选,前述的一种改进型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外侧设置保护板。
[001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效果:本技术通过设
置圆弧形内衬底板和与内衬底板形状相匹配的加强板,加强内衬底板的强度,减少车辆运行受力后内衬底板撕裂的风险,从而增加了支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内衬底板处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1

第一侧板、2

第二侧板、3

第一内衬板、4

第二内衬板、5

内衬底板、6

加强板、7

第一连接板、8

第二连接板、9

连接通管、10

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
ꢀ“
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一种改进型前支架,包括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内衬底板5,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为形状一样的两块板材,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之间设置有第一内衬板3和第二内衬板4,第一内衬板3与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焊接连接,第二内衬板4与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焊接连接,内衬底板5一端与第一内衬板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内衬板4固定连接,内衬底板5的形状为圆弧形;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第一内衬板3、第二内衬板4和内衬底板5一起围成一个内衬空间。
[0020]在内衬底板5下方,设置了加强板6,加强板6靠近第一侧板1的一端设置第一连接板7,靠近第二侧板2的一端设置第二连接板8,第一连接板7与第一侧板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8与第二侧板2固定连接;加强板6形状与内衬底板5的形状相匹配,加强板6与内衬底板5连接。
[0021]在加强板6下方设置连接通管9,连接通管9穿过第一侧板1与第二侧板2,连接通管9与所述第一侧板1焊接连接, 所述连接通管9与所述第二侧板2焊接连接;
[0022]连接机构下方设置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轴套10,所述第一侧板1与所述第二侧板2设置连接通孔12,所述连接通孔12设置轴套10,所述轴套10与所述第一侧板1焊接连接,
所述轴套10与所述第二侧板2焊接连接。
[0023]由技术常识可知,本技术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技术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技术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技术包含。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前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内衬底板(5)、连接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第一侧板(1)与所述第二侧板(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之间设置第一内衬板(3)和第二内衬板(4)、连接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内衬底板(5)一端与所述第一内衬板(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内衬板(4)固定连接,所述内衬底板(5)形状为圆弧形,所述内衬底板(5)底端设置与所述内衬底板(5)形状相匹配的加强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衬板(3)与所述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均是焊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衬板(4)与所述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均是焊接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6)一端设置第一连接板(7),所述加强板(6)另一端设置第二连接板(8),所述第一连接板(7)与所述第一侧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驰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宝华半挂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