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热泵冷热联供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7422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用途热泵冷热联供设备,包括二氧化碳热泵系统和水蒸汽发生系统;二氧化碳热泵系统包括第一气冷器、第一蒸发器、第一二氧化碳压缩机和第一膨胀阀,第一二氧化碳压缩机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连通第一蒸发器的第一换热侧出口和第一气冷器的第一换热侧进口,第一膨胀阀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连通第一气冷器的第一换热侧出口和第一蒸发器的第一换热侧进口;水蒸汽发生系统包括供水管路和水蒸汽发生管路,供水管路连通第一气冷器的第二换热侧进口,水蒸汽发生管路连通第一气冷器的第二换热侧出口。该多用途热泵冷热联供设备能满足供暖制冷需求同时存在的应用场景。能满足供暖制冷需求同时存在的应用场景。能满足供暖制冷需求同时存在的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用途热泵冷热联供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热泵
,尤其涉及一种多用途热泵冷热联供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热能的生产与利用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诞生与发展,随着社会和工业的不断发展,热能的需求与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水作为热能传递的优良媒介,被广泛应用于工、农、医、商等各个领域。例如,供暖管线的设计中,通常采用90/75℃的供回水温度;布草、餐饮通常用100℃以上的蒸汽对纺织物进行灭菌处理;再如,制冷管线的设计中,食品通常有0~5℃的保鲜需求、

10℃~

20℃的冷藏需求。
[0003]如要同时满足供暖和制冷需求,通常需要多个设备及系统协调运行。其中,蒸汽与热水的供应通常是采用以化石燃料为热源的锅炉,制冷需求通常采用基于氨气等传统冷媒的制冷机组,能耗高、污染大,难以实现能量的回收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多用途热泵冷热联供设备,旨在设计一套设备能同时满足供暖和制冷需求,以节约成本。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多用途热泵冷热联供设备,包括二氧化碳热泵系统和水蒸汽发生系统;
[0006]所述二氧化碳热泵系统包括第一气冷器、第一蒸发器、第一二氧化碳压缩机和第一膨胀阀,所述第一二氧化碳压缩机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的第一换热侧出口和所述第一气冷器的第一换热侧进口,所述第一膨胀阀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气冷器的第一换热侧出口和所述第一蒸发器的第一换热侧进口,所述第一蒸发器的第二换热侧用于连通第一降温管路;
[0007]所述水蒸汽发生系统包括供水管路和水蒸汽发生管路,所述供水管路连通所述第一气冷器的第二换热侧进口,所述水蒸汽发生管路连通所述第一气冷器的第二换热侧出口。
[0008]根据本技术提供一种的多用途热泵冷热联供设备,所述二氧化碳热泵系统还包括第二气冷器,所述第二气冷器的第一换热侧与所述第一气冷器的第一换热侧并联连通,所述第二气冷器的第二换热侧用于连通第一升温管路。
[0009]根据本技术提供一种的多用途热泵冷热联供设备,所述二氧化碳热泵系统还包括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二氧化碳压缩机的出口,所述油分离器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气冷器的第一换热侧进口和所述第二气冷器的第一换热侧的第一换热侧进口。
[0010]根据本技术提供一种的多用途热泵冷热联供设备,所述二氧化碳热泵系统还包括回热器、过冷器和气液分离器;
[0011]所述回热器的第一换热侧进口和出口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气冷器的第一换热侧出
口和所述过冷器的第一换热侧进口,所述回热器的第二换热侧进口和出口分别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和所述第一二氧化碳压缩机的进口;
[0012]所述过冷器的第一换热侧出口连通所述第一膨胀阀的进口;
[0013]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的第一换热侧出口。
[0014]根据本技术提供一种的多用途热泵冷热联供设备,所述二氧化碳热泵系统还包括第二膨胀阀、第二蒸发器和第二二氧化碳压缩机;
[0015]所述第二膨胀阀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膨胀阀的出口和所述第二蒸发器的第一换热侧进口;
[0016]所述第二二氧化碳压缩机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连通所述第二蒸发器的第一换热侧出口和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
[0017]所述第二蒸发器的第二换热侧用于连通第二降温管路。
[0018]根据本技术提供一种的多用途热泵冷热联供设备,所述二氧化碳热泵系统还包括干燥过滤器,所述干燥过滤器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连通所述过冷器的第一换热侧出口和所述第一膨胀阀的进口。
[0019]根据本技术提供一种的多用途热泵冷热联供设备,所述供水管路包括储水罐和给水泵;
[0020]所述给水泵的进口连通所述储水罐,所述给水泵的出口连通所述过冷器的第二换热侧进口和所述第一气冷器的第二换热侧进口;
[0021]所述过冷器的第二换热侧出口用于连通第二升温管路。
[0022]根据本技术提供一种的多用途热泵冷热联供设备,所述水蒸汽发生管路包括闪蒸罐和水蒸汽压缩机;
[0023]所述闪蒸罐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气冷器的第二换热侧出口和所述水蒸汽压缩机的进口;
[0024]所述水蒸汽压缩机的出口连通用汽设备的进口。
[0025]根据本技术提供一种的多用途热泵冷热联供设备,所述水蒸汽发生管路还包括补水泵;
[0026]所述补水泵的进口连通所述闪蒸罐的出水口,所述补水泵的出口连通所述水蒸汽压缩机的补水口和供暖设备的进口;
[0027]所述供暖设备的进口连通所述用汽设备的出口。
[0028]根据本技术提供一种的多用途热泵冷热联供设备,所述供暖设备的出口连通所述供水管路的储水罐。
[0029]本技术提供的多用途热泵冷热联供设备,通过水蒸汽发生系统能满足蒸汽需要,并且通过与第一蒸发器连通的第一降温管路能满足制冷需要,该多用途热泵冷热联供设备能满足供暖制冷需求同时存在的应用场景。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多用途热泵冷热联供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
[0033]1:第一二氧化碳压缩机;
ꢀꢀ
2:油分离器;
ꢀꢀꢀꢀꢀꢀꢀ
3:第一气冷器;
[0034]4:回热器;
ꢀꢀꢀꢀꢀꢀꢀꢀꢀꢀꢀꢀꢀꢀ
5:过冷器;
ꢀꢀꢀꢀꢀꢀꢀꢀꢀ
6:干燥过滤器;
[0035]7:第二气冷器;
ꢀꢀꢀꢀꢀꢀꢀꢀꢀꢀ
8:第一蒸发器;
ꢀꢀꢀꢀꢀ
9:第二蒸发器;
[0036]10:第二二氧化碳压缩机; 11:气液分离器;
ꢀꢀꢀꢀ
12:储水罐;
[0037]13:闪蒸罐;
ꢀꢀꢀꢀꢀꢀꢀꢀꢀꢀꢀꢀꢀ
14:水蒸汽压缩机;
ꢀꢀ
15:给水泵;
[0038]16:补水泵;
ꢀꢀꢀꢀꢀꢀꢀꢀꢀꢀꢀꢀꢀ
17:第一膨胀阀;
ꢀꢀꢀꢀ
18:第二膨胀阀;
[0039]19:第一降温管路;
ꢀꢀꢀꢀꢀꢀꢀ
20:第一升温管路;
ꢀꢀ
21:第二降温管路;
[0040]22:第二升温管路;
ꢀꢀꢀꢀꢀꢀꢀ
23:用汽设备;
ꢀꢀꢀꢀꢀꢀ
24:供暖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热泵冷热联供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氧化碳热泵系统和水蒸汽发生系统;所述二氧化碳热泵系统包括第一气冷器、第一蒸发器、第一二氧化碳压缩机和第一膨胀阀,所述第一二氧化碳压缩机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的第一换热侧出口和所述第一气冷器的第一换热侧进口,所述第一膨胀阀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气冷器的第一换热侧出口和所述第一蒸发器的第一换热侧进口,所述第一蒸发器的第二换热侧用于连通第一降温管路;所述水蒸汽发生系统包括供水管路和水蒸汽发生管路,所述供水管路连通所述第一气冷器的第二换热侧进口,所述水蒸汽发生管路连通所述第一气冷器的第二换热侧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热泵冷热联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热泵系统还包括第二气冷器,所述第二气冷器的第一换热侧与所述第一气冷器的第一换热侧并联连通,所述第二气冷器的第二换热侧用于连通第一升温管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途热泵冷热联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热泵系统还包括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二氧化碳压缩机的出口,所述油分离器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气冷器的第一换热侧进口和所述第二气冷器的第一换热侧的第一换热侧进口。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多用途热泵冷热联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热泵系统还包括回热器、过冷器和气液分离器;所述回热器的第一换热侧进口和出口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气冷器的第一换热侧出口和所述过冷器的第一换热侧进口,所述回热器的第二换热侧进口和出口分别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和所述第一二氧化碳压缩机的进口;所述过冷器的第一换热侧出口连通所述第一膨胀阀的进口;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涛魏闻天张鹏李晓琼黄志电杨俊玲宋衍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