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皖南医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水域塑料清理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7169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域塑料清理网,其特征在于:包括漂浮平台、用于驱离水中生物的超声波驱赶装置、滤网和浮游生物离心分离装置,所述超声波驱赶装置设置在漂浮平台的前方,滤网连接在漂浮平台上位于超声波驱赶装置的后方,滤网上的浮游生物通过浮游生物离心分离装置进行分离。漂浮平台为流线型,用于减少海浪阻力,固定装置,提供操作平台。漂浮平台漂浮在水面上,超声波驱赶装置和滤网均位于水下。清理网还包括沉杆,沉杆沉在水中,沉杆的重力小于漂浮平台的浮力,超声波驱赶装置和滤网的一端均连接在漂浮平台上,超声波驱赶装置和滤网的另一端均连接在沉杆上。滤网的另一端均连接在沉杆上。滤网的另一端均连接在沉杆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域塑料清理网


[0001]本技术属于水域保护
,具体涉及一种水域塑料清理网。

技术介绍

[0002]每年有超过2000万吨的极难降解的塑料垃圾被直接丢弃或从陆地通过河道、风力最终进入海洋。同时,海洋微塑料是海洋环境中直径小于5mm的塑料碎片、薄膜或颗粒。分布于全球海域,在水体、海滩、沉积物和海洋生物体内均可检出,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也产生着巨大的危害。
[0003]如今人们主要凭借潜水、驾驶船只等方式人工寻找、收集并清理海洋塑料垃圾。这种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与时间,清理海洋塑料的效率却不太可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水域塑料清理网。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域塑料清理网,其特征在于:包括漂浮平台、用于驱离水中生物的超声波驱赶装置、滤网和浮游生物离心分离装置,所述超声波驱赶装置设置在漂浮平台的前方,滤网连接在漂浮平台上位于超声波驱赶装置的后方,滤网上的浮游生物通过浮游生物离心分离装置进行分离。
[0006]进一步的,所述漂浮平台为流线型,漂浮平台漂浮在水面上,超声波驱赶装置和滤网均位于水下。
[0007]进一步的,所述清理网还包括沉杆,沉杆沉在水中,沉杆的重力小于漂浮平台的浮力,超声波驱赶装置和滤网的一端均连接在漂浮平台上,超声波驱赶装置和滤网的另一端均连接在沉杆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滤网包括大孔滤网和小孔滤网,大孔滤网和小孔滤网的一端均连接在漂浮平台上,大孔滤网和小孔滤网的另一端均连接在沉杆上,大孔滤网设置在超声波驱赶装置的后方,小孔滤网设置在大孔滤网的后方。
[0009]进一步的,所述滤网还包括塑料微粒吸附网,塑料微粒吸附网设置在小孔滤网的后方,塑料微粒吸附网的顶端连接在漂浮平台上,塑料微粒吸附网的底端连接在沉杆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浮游生物离心分离装置为离心分离机,每间隔一段时间回收塑料微粒吸附网,回收塑料微粒吸附网上岸后,将收集物放置在离心分离机内离心分离出海洋浮游生物,将浮游生物放归水域。
[0011]进一步的,所述超声波驱赶装置、大孔滤网、小孔滤网、塑料微粒吸附网之间均设有一段间距。
[0012]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为:
[0013]1、本技术超声波驱赶装置位于流线形漂浮平台向洋流方向前一定距离,作用为驱离海洋生物,保护海洋生物不受干扰与伤害;大孔滤网用于过滤收集较大塑料垃圾;小
孔滤网用于过滤收集大孔滤网无法拦截的小型塑料垃圾;塑料微粒吸附网,吸附收集分布在海水中的塑料微粒;由于浮游生物自主运动能力极弱无法被驱离海洋塑料清理网,浮游生物离心分离装置利用塑料微粒与浮游生物的体积、密度等差异,以合适的离心力分离并排出浮游生物。
[0014]2、本技术水域塑料清理网的专利技术,可以在保护海洋生物的基础上大大提高收集海洋塑料的效率,节省人力物力,使海洋塑料清理快速便捷,促进海洋生态环境的恢复。
[0015]3、本技术以拦截洋流带来的海洋塑料代替人工寻找搜集塑料垃圾的做法,大幅度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同时大大增加了海洋塑料的清理效率,并且对海洋生物不会造成明显干扰与伤害。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水域塑料清理网横截面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水域塑料清理网俯视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超声波驱赶装置局部分解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大孔滤网局部分解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小孔滤网局部分解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塑料微粒吸附网局部分解示意图。
[0023]上述图中的标记分别为:1、超声波驱赶装置;2、大孔滤网;3、小孔滤网;4、塑料微粒吸附网;6、漂浮平台;7、沉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在本技术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平面方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水域塑料清理网,其特征在于:包括漂浮平台6、用于驱离水中生物的超声波驱赶装置1、滤网和浮游生物离心分离装置,所述超声波驱赶装置1设置在漂浮平台6的前方,滤网连接在漂浮平台6上位于超声波驱赶装置1的后方,滤网上的浮游生物通过浮游生物离心分离装置进行分离。漂浮平台6为流线型,用于减少海浪阻力,固定装置,提供操作平台。漂浮平台6漂浮在水面上,超声波驱赶装置1和滤网均位于水下。
[0026]清理网还包括沉杆7,沉杆7沉在水中,沉杆7的重力小于漂浮平台6的浮力,超声波驱赶装置1和滤网的一端均连接在漂浮平台6上,超声波驱赶装置1和滤网的另一端均连接在沉杆7上。
[0027]滤网包括大孔滤网2和小孔滤网3,大孔滤网2和小孔滤网3的一端均连接在漂浮平台6上,大孔滤网2和小孔滤网3的另一端均连接在沉杆7上,大孔滤网2设置在超声波驱赶装置1的后方,小孔滤网3设置在大孔滤网2的后方。
[0028]滤网还包括塑料微粒吸附网4,塑料微粒吸附网4设置在小孔滤网3的后方,塑料微
粒吸附网4的顶端连接在漂浮平台6上,塑料微粒吸附网4的底端连接在沉杆7上。
[0029]浮游生物离心分离装置为离心分离机,每间隔一段时间回收塑料微粒吸附网4,回收塑料微粒吸附网4上岸后,将收集物放置在离心分离机内离心分离出海洋浮游生物,将浮游生物放归水域。回收塑料微粒吸附网4上岸后将收集物用离心机分离浮游生。
[0030]超声波驱赶装置1、大孔滤网2、小孔滤网3、塑料微粒吸附网4之间均设有一段间距。也可采用BAFF(bio

acoustic fish fence)驱离水中生物,BAFF利用制造的气泡、声音、光驱离大部分水域生物。
[0031]本技术超声波驱赶装置位于流线形漂浮平台向洋流方向前一定距离,作用为驱离海洋生物,保护海洋生物不受干扰与伤害;大孔滤网用于过滤收集较大塑料垃圾;小孔滤网用于过滤收集大孔滤网无法拦截的小型塑料垃圾;塑料微粒吸附网,吸附收集分布在海水中的塑料微粒;由于浮游生物自主运动能力极弱无法被驱离海洋塑料清理网,浮游生物离心分离装置利用塑料微粒与浮游生物的体积、密度等差异,以合适的离心力分离并排出浮游生物。
[0032]本技术水域塑料清理网的专利技术,可以在保护海洋生物的基础上大大提高收集海洋塑料的效率,节省人力物力,使海洋塑料清理快速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域塑料清理网,其特征在于:包括漂浮平台(6)、用于驱离水中生物的超声波驱赶装置(1)、滤网和浮游生物离心分离装置,所述超声波驱赶装置(1)设置在漂浮平台(6)的前方,滤网连接在漂浮平台(6)上位于超声波驱赶装置(1)的后方,滤网上的浮游生物通过浮游生物离心分离装置进行分离;所述清理网还包括沉杆(7),沉杆(7)沉在水中,沉杆(7)的重力小于漂浮平台(6)的浮力,超声波驱赶装置(1)和滤网的一端均连接在漂浮平台(6)上,超声波驱赶装置(1)和滤网的另一端均连接在沉杆(7)上;所述滤网包括大孔滤网(2)和小孔滤网(3),大孔滤网(2)和小孔滤网(3)的一端均连接在漂浮平台(6)上,大孔滤网(2)和小孔滤网(3)的另一端均连接在沉杆(7)上,大孔滤网(2)设置在超声波驱赶装置(1)的后方,小孔滤网(3)设置在大孔滤网(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相宜张晋艳
申请(专利权)人:皖南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