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田间排水的嵌入式折流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692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田间排水的嵌入式折流净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初级净化单元、主体净化单元,所述初级净化单元联通所述主体净化单元。所述主体净化单元横向嵌入田埂内部,不占用农田面积,单元内部设置若干填料层。装置内部设置水流上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田间排水的嵌入式折流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业领域内的水净化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田间排水的嵌入式折流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等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水环境污染物的最重要来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农业源排放的总氮和总磷占全国水污染排放总量的46.5%和67.2%,其中51%和36%来自种植业。水稻生产的灌溉用水量是农业总用水量的约70%,稻田排水所含污染物已经成为南方水网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在水稻生产过程中,过量施用化肥以及超负荷秸秆还田,极易导致污染物(固体悬浮物、氮和磷养分)通过径流排水进入周边水体,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及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大量灌溉以及丰富的降雨也会导致氮磷等污染物通过径流排放的环境负荷升高,尤其长江中下游水稻种植区域全年降雨量集中在稻季,且多发强降雨天气,极易导致土壤粘粒等固体悬浮物、氮和磷等污染物经径流排水进入水体,从而加大水体的污染风险。
[0003]目前,国内关于稻田排水处理的方法主要是采用生态沟渠拦截技术。该技术是通过新建或对现有排水沟渠进行生态化改造,使其在稻田排水流经生态沟渠时进行拦截净化。已有的生态沟渠技术的净化原理基本类似,主要问题是大多数的生态沟渠耐冲击负荷能力较差,无法满足瞬时大流量、污染物浓度高时的快速处理要求;此外,生态沟渠通常距离较长,不仅改造工程量大,而且需要在沟壁或沟底种植水生植物,后续维护成本较高,如果维护不当会造成植物体过于茂盛而影响稻田排水的顺畅,影响了生态沟渠的大规模推广。
[0004]涉及到利用稻田排水口或田埂来控制稻田排水水质的技术尚不多见。稻田田埂是传统水稻田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保持田间水层。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本原则包括“田成方、渠成网、涝能排、无污染”等,但目前为止稻田系统除了改造排水沟渠使之成为生态净化沟渠技术外,尚缺少能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排水沟渠系统无缝链接的净化技术,尤其是利用田埂空间结构、不占用农田面积、不影响沟渠排水的稻田排水净化技术与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田间排水的嵌入式折流净化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装置占用农田面积大、稻田排水净化难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田间排水的嵌入式折流净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初级净化单元、主体净化单元,所述初级净化单元联通所述主体净化单元;
[0007]所述初级净化单元内填充初级净化材料;所述初级净化单元与所述主体净化单元
之间设有入水口,所述入水口的阀门为可调节高度的闸门;
[0008]所述主体净化单元包括若干依次流体联通的净化处理模块,每个净化处理模块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净化处理模块之间的联通位置分别位于净化处理模块的顶部和底部,使得水流通过每个净化处理模块时都是上进下出或者下进上出;每个所述净化处理模块内部设置填料层,所述填料层包括顶层填料、中间层填料以及底层填料,所述顶层填料和底层填料为多孔性填料层,中间层填料为吸附性填料层。
[0009]进一步地,所述初级净化材料为天然沸石。
[0010]进一步地,所述闸门包括若干块可拆卸的闸板,所有所述闸板都使用时可封闭入水口。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多孔性填料层中的填料选自多孔性玻璃轻石、火山岩、蛭石、或人工陶粒中的任一种或几种;所述吸附性填料层选自天然沸石或生物质炭中的任一种或两种。
[0012]进一步地,所述填料层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多孔性玻璃轻石层、天然沸石层以及第二多孔性玻璃轻石层。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多孔性玻璃轻石层中含有塑料空心球。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净化单元整体为箱体结构,所述箱体内部设置若干挡水板将整个箱体分割成若干净化处理模块。
[0015]进一步地,与所述入水口连接的净化处理模块中的顶层填料和中间层填料之间设置多孔布水板。
[0016]进一步地,每个净化处理模块分别通过挡水板顶部的缺口以及底部多孔集水管与相邻的两个净化处理单元流体联通。
[0017]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净化单元还包括盖子,所述盖子与箱体匹配。
[0018]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上述净化装置用于田间污水净化处理的用途。
[0019]如上所述,本技术的田间排水净化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不占用农田面积、不影响沟渠排水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稻田结构上的可利用空间,在田埂内部横向嵌入处理装置,并通过在装置内部设置水流上行

下行折流路径增加流程,加上多层填料系统的过滤与吸附,可以快速去除稻田排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和氮磷养分,从而达到削减稻田面源污染负荷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1]图1显示为本净化装置的透视图;
[0022]图2显示为本净化装置的安装剖面图;
[0023]图3显示为本净化装置的分段式入水口示意图;
[0024]图4显示为本净化装置的填料剖面图。
[0025]元件标号说明
[0026]1ꢀꢀꢀꢀꢀꢀꢀꢀꢀꢀꢀꢀꢀꢀꢀꢀꢀꢀꢀꢀꢀ
初级净化单元
[0027]2ꢀꢀꢀꢀꢀꢀꢀꢀꢀꢀꢀꢀꢀꢀꢀꢀꢀꢀꢀꢀꢀ
入水口
[0028]3ꢀꢀꢀꢀꢀꢀꢀꢀꢀꢀꢀꢀꢀꢀꢀꢀꢀꢀꢀꢀꢀ
第一多孔集水管
[0029]4ꢀꢀꢀꢀꢀꢀꢀꢀꢀꢀꢀꢀꢀꢀꢀꢀꢀꢀꢀꢀꢀ
第二多孔集水管
[0030]5ꢀꢀꢀꢀꢀꢀꢀꢀꢀꢀꢀꢀꢀꢀꢀꢀꢀꢀꢀꢀꢀ
第一挡水板
[0031]6ꢀꢀꢀꢀꢀꢀꢀꢀꢀꢀꢀꢀꢀꢀꢀꢀꢀꢀꢀꢀꢀ
第二挡水板
[0032]7ꢀꢀꢀꢀꢀꢀꢀꢀꢀꢀꢀꢀꢀꢀꢀꢀꢀꢀꢀꢀꢀ
第三挡水板
[0033]8ꢀꢀꢀꢀꢀꢀꢀꢀꢀꢀꢀꢀꢀꢀꢀꢀꢀꢀꢀꢀꢀ
第四挡水板
[0034]9ꢀꢀꢀꢀꢀꢀꢀꢀꢀꢀꢀꢀꢀꢀꢀꢀꢀꢀꢀꢀꢀ
排水管
[0035]10
ꢀꢀꢀꢀꢀꢀꢀꢀꢀꢀꢀꢀꢀꢀꢀꢀꢀꢀꢀꢀ
顶盖
[0036]11
ꢀꢀꢀꢀꢀꢀꢀꢀꢀꢀꢀꢀꢀꢀꢀꢀꢀꢀꢀꢀ
布水板
[0037]12
ꢀꢀꢀꢀꢀꢀꢀꢀꢀꢀꢀꢀꢀꢀꢀꢀꢀꢀꢀꢀ
顶层填料
[0038]13
ꢀꢀꢀꢀꢀꢀꢀꢀꢀꢀꢀꢀꢀꢀꢀꢀꢀꢀꢀꢀ
中间层填料
[0039]14
ꢀꢀꢀꢀꢀꢀꢀꢀꢀꢀꢀꢀꢀꢀꢀꢀꢀꢀꢀꢀ
底层填料
[0040]15
ꢀꢀꢀꢀꢀꢀꢀꢀꢀꢀꢀꢀꢀꢀꢀꢀꢀꢀꢀꢀ
卡槽
[0041]16
ꢀꢀꢀꢀꢀꢀꢀꢀꢀꢀꢀꢀꢀꢀꢀꢀꢀꢀꢀꢀ
顶层闸板
[0042]17
ꢀꢀꢀꢀꢀꢀꢀꢀꢀꢀꢀꢀꢀꢀꢀꢀꢀꢀꢀꢀ
中间层闸板
[0043]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田间排水的嵌入式折流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至少包括:初级净化单元、主体净化单元,所述初级净化单元联通所述主体净化单元;所述初级净化单元内填充初级净化材料;所述初级净化单元与所述主体净化单元之间设有入水口,所述入水口的阀门为可调节高度的闸门;所述主体净化单元包括若干依次流体联通的净化处理模块,每个净化处理模块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净化处理模块之间的联通位置分别位于净化处理模块的顶部和底部,使得水流通过每个净化处理模块时都是上进下出或者下进上出;每个所述净化处理模块内部设置填料层,所述填料层包括顶层填料、中间层填料以及底层填料,所述顶层填料和底层填料为多孔性填料层,中间层填料为吸附性填料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净化材料为天然沸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包括若干块可拆卸的闸板,所有所述闸板都使用时可封闭入水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性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胜王从孙会峰张继宁张鲜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