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地有机水稻种植用土壤改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7085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盐碱地有机水稻种植用土壤改良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前端两侧对称设有铆接座一,所述铆接座一上均转动连接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设有导辊,所述导辊的两端与固定杆的末端转动连接,所述导辊上设有若干粉碎刀片,所述导辊的一端与设在固定杆上电机一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车体上设有便于调节导辊高度的传动组件,所述车体内设有水箱,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上设有若干喷头,所述水箱内设有水泵,所述水泵通过水管与固定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土壤在翻动的过程中与肥料充分接触,这样不仅减少了工作流程,同时可以使更深层的土壤与肥料接触,方便了使用。方便了使用。方便了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盐碱地有机水稻种植用土壤改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土壤改良
,具体是一种盐碱地有机水稻种植用土壤改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因地质地貌、土壤开发及灌溉耕作方式等综合影响,盐碱地是一个世界现象。然而,我国盐碱地的分布面积之大、地域之广,实为世界罕见,严重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据农业部组织的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统计,我国盐渍土地面积达到3460万公顷,其中40%可以改造利用,是重要的农业土地资源。
[0003]当需要使用盐碱地来种植有机水稻时,需要先通过施肥对盐碱地进行改良,以便于农作物的生长,但是由于盐碱地地质较硬,因此在进行施肥的时候需要使用犁耙对土壤进行松动后再进行施肥,这样增加了操作流程,避免施肥和犁地同时进行,浪费了施肥时间,也有的施肥是直接喷洒进行施肥,这样不容易将肥料埋在地下,不容易使地下的土壤充分吸收,影响对土壤的改良。
[0004]针对上述问题,现在设计一种盐碱地有机水稻种植用土壤改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盐碱地有机水稻种植用土壤改良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盐碱地有机水稻种植用土壤改良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前端两侧对称设有铆接座一,所述铆接座一上均转动连接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设有导辊,所述导辊的两端均与固定杆的末端转动连接,所述导辊上设有若干粉碎刀片,所述导辊的一端与设在固定杆上电机一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车体上设有便于调节导辊高度的传动组件,所述车体内设有水箱,所述水箱上设有进水口,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上设有若干喷头,所述水箱内设有水泵,所述水泵通过水管与固定管连接,所述水箱内设有使肥料与水充分混合的搅拌组件。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在车体上且位于铆接座一上方的两个铆接座二,所述铆接座二上均转动连接有铆接头一,所述铆接头一上均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上均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输出端均设有铆接头二,所述铆接头二均与设在固定杆上端的铆接座三转动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设在水箱内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设在水箱上电机二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均设有若干搅拌杆,所述转轴的上端均与设在固定板内电机三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粉碎刀片的表面均设有耐磨层。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头均为雾化喷头。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口内设有过滤网。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先通过粉碎刀片将土壤翻出,同时通过喷头不断的向土壤喷洒肥料,使土壤在翻动的过程中与肥料充分接触,这样不仅减少了工作流程,同时可以使深层的土壤与肥料充分接触,大大的方便了使用;
[0015]2.本技术通过伸缩杆拉动固定杆运动,改变固定杆的角度,从而调节导辊的高度,这样就可以使该装置随时根据需要将不同深度的土壤翻出,方便了使用;
[0016]3.本技术通过两个电机三带动转轴上的搅拌杆转动,通过搅拌杆使肥料与水混合,同时通过电机二使搅拌杆在转动的同时被固定板带着转动,这样就可以使肥料与水充分混合,防止肥料与水混合不均匀,影响土壤的改良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一种盐碱地有机水稻种植用土壤改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一种盐碱地有机水稻种植用土壤改良装置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一种盐碱地有机水稻种植用土壤改良装置中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车体,2、铆接座一,3、固定杆,4、连接杆,5、导辊,6、电机一,7、粉碎刀片,8、铆接座二,9、铆接头一,10、液压缸,11、伸缩杆, 12、铆接头二,13、铆接座三,14、水箱,15、进水口,16、水泵,17、水管, 18、固定管,19、喷头,20、固定板,21、电机二,22、转轴,23、搅拌杆, 24、电机三。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盐碱地有机水稻种植用土壤改良装置,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的前端两侧对称设有铆接座一2,所述铆接座一2上均转动连接有固定杆3,两个所述固定杆3之间通过连接杆4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杆3之间设有导辊5,所述导辊5的两端均与固定杆3的末端转动连接,所述导辊5上设有若干粉碎刀片7,所述导辊5的一端与设在固定杆3上电机一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车体1内设有水箱14,所述水箱14上设有进水口15,所述连接杆4上设有固定管18,所述固定管18上设有若干喷头19,所述水箱14内设有水泵16,所述水泵16通过水管17与固定管18连接,这样当需要对大面积盐碱地进行土壤改良时,就可以使车体1移动,同时通过电机一6 带动导辊5上的粉碎刀片7转动,通过粉碎刀片7将土壤翻出,同时通过水泵 16将水箱14中的废料导入固定管18中,通过若干喷头19不断的向土壤喷洒肥料,这样就可以使土壤在翻动的过程中与肥料充分接触,减少了工作流程,同时可以使深层的土壤与肥料充分接触,大大的方便了使用;
[0023]所述车体1上设有便于调节导辊5高度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在车体1上且位于铆接座一2上方的两个铆接座二8,所述铆接座二8上均转动连接有铆接头一9,所
述铆接头一9上均设有液压缸10,所述液压缸10上均设有伸缩杆11,所述伸缩杆11的输出端均设有铆接头二12,所述铆接头二12均与设在固定杆3上端的铆接座三13转动连接,当通过液压缸10使伸缩杆11伸缩运动时,伸缩杆11就会拉动固定杆3运动,同时通过固定杆3与车体1转动连接的限制作用,这样伸缩杆11就会带动固定杆3的末端移动,改变固定杆3 的角度,从而调节导辊5的高度,使该装置随时根据需要将不同深度的土壤翻出,方便了使用;
[0024]所述水箱14内设有使肥料与水充分混合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设在水箱14内的固定板20,所述固定板20与设在水箱14上电机二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20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轴22,所述转轴22上均设有若干搅拌杆23,所述转轴22的上端均与设在固定板20内电机三2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这样将肥料和水通过进水口15倒入水箱14以后,就可以通过两个电机三24带动两个转轴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碱地有机水稻种植用土壤改良装置,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前端两侧对称设有铆接座一(2),所述铆接座一(2)上均转动连接有固定杆(3),两个所述固定杆(3)之间通过连接杆(4)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杆(3)之间设有导辊(5),所述导辊(5)的两端均与固定杆(3)的末端转动连接,所述导辊(5)上设有若干粉碎刀片(7),所述导辊(5)的一端与设在固定杆(3)上电机一(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车体(1)上设有便于调节导辊(5)高度的传动组件,所述车体(1)内设有水箱(14),所述水箱(14)上设有进水口(15),所述连接杆(4)上设有固定管(18),所述固定管(18)上设有若干喷头(19),所述水箱(14)内设有水泵(16),所述水泵(16)通过水管(17)与固定管(18)连接,所述水箱(14)内设有使肥料与水充分混合的搅拌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有机水稻种植用土壤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在车体(1)上且位于铆接座一(2)上方的两个铆接座二(8),所述铆接座二(8)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德俊赵双郭忠明李嘉彤许元鹏王大鹏韩宏博何淳王青钟倩任立勇纪长欣刘鑫李婧阳杨筱雨郝吉峰赵连钧郑余徐凯鞠世颖黄秀杰程宇飞谷瑞王芳刘娣宋加忠安嘉怡孙吉舜徐远徐君瞿卫国吕佳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北禾水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