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7078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包括有植草沟和铺装路面;所述植草沟和铺装路面通过下方铺设的排水管连接;所述排水管下方还设置有穿孔盲管;所述穿孔盲管外设有透水土工布层;所述透水土工布层外设有碎石层;所述铺装路面两侧设置铺设有边墙;所述边墙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有第一素土层、第一碎石垫层和花岗岩平缘石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植草沟与道路的衔接结构较为简单导致影响植草沟对水体净化效果的问题。净化效果的问题。净化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海绵城市园林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人们开始过度的耗费资源,植被被砍伐,导致土壤、水与空气被严重污染,并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气候等环境变化加剧,城市洪涝频发,城市来水、用水、排水等过程受下垫面硬质化建设严重影响,城市降水

用水

排水与供水

用水

排水两个过程受严重干扰。因此,针对雨洪综合管理与生态调控的海绵城市建设应运而生。
[0003]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0004]植草沟是常见的海绵设施,具有重要的吸水、渗水和净水功能;植草沟能够存储和输送降雨径流,有效去除污染物,在海绵城市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中,常将植草沟设置在道路的两旁;但现有的植草沟与道路的衔接结构较为简单导致影响植草沟对水体净化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解决现有的植草沟与道路的衔接结构较为简单导致影响植草沟对水体净化效果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包括有植草沟和铺装路面;所述植草沟和铺装路面通过下方铺设的排水管连接;所述排水管下方还设置有穿孔盲管;所述穿孔盲管外设有透水土工布层;所述透水土工布层外设有碎石层;所述铺装路面两侧设置铺设有边墙;所述边墙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有第一素土层、第一碎石垫层和花岗岩平缘石层;第一素土层还可设置为沙土混匀和复合土层;
[0007]进一步的,所述铺装路面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有第二素土层、第二碎石垫层和泥结石路面;所述泥结石路面与花岗岩平缘石层齐平;第一素土层还可设置为沙土混匀和复合土层;
[0008]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包括有至少3根并排设置的PVC排水管;
[0009]进一步的,所述边墙上还设置有垃圾收集装置;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包括有安装斗和网兜;所述安装斗一侧与边墙固定连接;所述网兜上下活动设置有安装斗内;
[0010]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斗上下两端敞口;所述安装斗下端边缘水平延伸有限位圈;所
述网兜上端设置有定位圈;所述定位圈活动设置在限位圈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网兜上还设置有保护盖;所述定位圈一端与保护盖铰接连接;所述定位圈另一端与保护盖通过搭扣连接;
[0012]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保护盖表面上设置有拉环;所述拉环两端与保护盖铰接;所述拉环上连接有弹力绳。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0014]1、植草沟与透水铺装路面通过排水管连接沟,雨水能够顺利流过透水铺装路面下部,进入低影响开发措施中,有利于提高渗水、吸水效果;
[0015]2、在排水管下方设置有穿孔盲管,盲管外设置的碎石层和透水土工布层均有利于对水体进行过滤净化,有利于提高净水效果;
[0016]3、在铺装路面的边缘设置边墙,有利于保护铺装路面的稳定性,有利于避免水土流失,有利于提高植草沟和铺装路面连接边缘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植草沟的生态功能性;
[0017]4、边墙的第一碎石垫层有利于提高渗水效果,有利于提高承压性能,花岗岩平缘石层有利于提高铺装路面与植草沟衔接面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图一。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剖面图二。
[0021]图4为垃圾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垃圾收集装置拆装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中:1.植草沟;2.铺装路面;3.排水管;4.穿孔盲管;5.透水土工布层;6.碎石层;7.边墙;8.第一素土层;9.第一碎石垫层;10.花岗岩平缘石层;11.第二素土层;12.第二碎石垫层;13.泥结石路面;14.垃圾收集装置;15.安装斗;16.网兜;17.限位圈;18.定位圈;19.保护盖;20.拉环;21.弹力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实施例1:如图1至5所示,一种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包括有植草沟1和铺装路面2;所述植草沟1和铺装路面2通过下方铺设的排水管3连接;所述排水管3下方还设置有穿孔盲管4;所述穿孔盲管4外设有透水土工布层5;所述透水土工布层5外设有碎石层6;所述铺装路面2两侧设置铺设有边墙7;所述边墙7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有第一素土层8、第一碎石垫层9和花岗岩平缘石层10;本实施例中,排水管3采用DN200PVC排水管3,穿孔盲管4采用DN160管,均为常规市购产品,可根据需要选择任意一种合理的结构和铺装方式;本实施例中,透水土工布采用常规市购产品且包覆在穿孔盲管4表面上,可根据需要选择任意一种合理的结构和固定方式;本实施例中,碎石层6采用常规20

50mm的碎石铺设在周围,可根据需要选择任意一种合理和铺设方式。本实施例中,第一素土层还可设置为沙土
混匀和复合土层。
[0026]植草沟1与透水铺装路面2通过排水管3连接沟,雨水能够顺利流过透水铺装路面2下部,进入低影响开发措施中,有利于提高渗水、吸水效果;在排水管3下方设置有穿孔盲管4,盲管外设置的碎石层6和透水土工布层5均有利于对水体进行过滤净化,有利于提高净水效果;在铺装路面2的边缘设置边墙7,有利于保护铺装路面2的稳定性,有利于避免水土流失,有利于提高植草沟1和铺装路面2连接边缘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植草沟1的生态功能性,边墙7的第一碎石垫层9有利于提高渗水效果,有利于提高承压性能,花岗岩平缘石层10有利于提高铺装路面2与植草沟1衔接面的稳定性。
[0027]所述铺装路面2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有第二素土层11、第二碎石垫层12和泥结石路面13;所述泥结石路面13与花岗岩平缘石层10齐平;本实施例中,第二碎石垫层12有利于提高铺装路面2的渗水性能和承重承压性能,泥结石路面13和花岗岩平缘石层10上表面齐平,有利于提高安全性和美观性。本实施例中,第一素土层还可设置为沙土混匀和复合土层。
[0028]所述排水管3包括有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包括有植草沟(1)和铺装路面(2);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草沟(1)和铺装路面(2)通过下方铺设的排水管(3)连接;所述排水管(3)下方还设置有穿孔盲管(4);所述穿孔盲管(4)外设有透水土工布层(5);所述透水土工布层(5)外设有碎石层(6);所述铺装路面(2)两侧设置铺设有边墙(7);所述边墙(7)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有第一素土层(8)、第一碎石垫层(9)和花岗岩平缘石层(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铺装路面(2)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有第二素土层(11)、第二碎石垫层(12)和泥结石路面(13);所述泥结石路面(13)与花岗岩平缘石层(10)齐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3)包括有至少3根并排设置的PVC排水管(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草沟与海绵城市铺装路面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程赵丹苗建杰陈军王康钱斌天李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