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具夹片组装的下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6953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00
一种锚具夹片组装的下料机构,包括两条入料通道、顶料单元、入料抽板,左、右两个入料通道之间为隔板,将左、右两边的夹片隔开;左、右两个入料通道竖直部位下端分别安装顶料单元,顶料单元的顶料端从左、右两个入料通道的顶料孔中穿过,顶料单元的顶料端为顶料气缸活塞端,在顶料气缸活塞外伸时,顶住入料通道单元最下一个夹片,阻止该夹片下落,入料抽板位于入料通道的下端,入料抽板为抽拉移动结构,伸出时位于入料通道下端,封闭入料通道,收回时释放入料通道,使得入料通道最下一组夹片得以下落。其优点是装配时只需将夹片放入下落单元的左、右两个入料通道内,就可以自动完成夹片装配,省时省力,工效高。工效高。工效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锚具夹片组装的下料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锚具夹片组装的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锚具夹片通常为两片结构进行生产,需将两片夹片通过弹簧圈连接为一个完整的部件,目前基本还是通过人工将两片夹片放入弹簧圈再将弹簧圈推到位的方式进行装配,费时费力,工效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夹持夹片,工效高的锚具夹片组装的下料机构。
[0004]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锚具夹片组装的下料机构,包括两条入料通道、顶料单元、入料抽板,左、右两个入料通道之间为隔板,将左、右两边的夹片隔开;左、右两个入料通道竖直部位下端分别安装顶料单元,顶料单元的顶料端从左、右两个入料通道的顶料孔中穿过,顶料单元的顶料端为顶料气缸活塞端,在顶料气缸活塞外伸时,顶住入料通道单元最下一个夹片,阻止该夹片下落,所述入料抽板位于入料通道的下端,入料抽板为抽拉移动结构,伸出时位于入料通道下端,封闭入料通道,收回时释放入料通道,使得入料通道最下一组夹片得以下落。
[0006]作为优选方案,在入料通道下端设置上夹持单元,上夹持单元下端设置下夹持单元,所述的下夹持单元为两端开合式结构,闭合时形成的夹片孔小于弹簧圈的孔径,使得弹簧圈支撑于闭合后的下夹持单元上;在夹片与弹簧圈组件完毕后,下夹持单元打开,组装好的夹片与弹簧圈下落到成品箱内;所述上夹持单元为两端开合式结构,封闭时夹紧夹片;所述上夹持单元位于下夹持单元上方,使得从上夹持单元压下的夹片得以落入下夹持单元的孔内。
[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夹持单元的两端分别设置弹簧,弹簧的弹力推动下夹持单元的两端闭合形成孔洞结构。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夹持单元的两端分别设置弹簧,弹簧的弹力推动上夹持单元的两端闭合形成孔洞结构。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夹持单元的侧面位于支撑板一侧,所述支撑板一侧的上表面与下夹持单元上表面平齐,支撑板另一侧的上表面支撑皮带输送带的下端;所述皮带输送带连接振动输送单元,在支撑板相对一侧设置推出单元,所述推出单元的推板将皮带输送带上的弹簧圈从皮带输送带推送到下夹持单元的孔洞上。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夹持单元夹持位置设置下压杆,所述下压杆正对上夹持单元夹紧夹片的位置,下压杆向下移动时,将上夹持单元夹持的夹片压入下夹持单元的夹片孔,使得弹簧圈套入夹片的安装槽上完成装配。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压杆连接上下移动气缸和前后移动气缸,由上下移动气缸和前后移动气缸运动驱动完成上下移动和前后移动的动作。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装配时只需将夹片放入左、右入料通道,就可以自动完成夹片装配,省时省力,工效高。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入料通道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夹片下落到位处于压迫夹片7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夹片压入的示意图。
[0017]图5是上夹持单元5处于未夹持夹片时形成孔洞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部件明细:振动输送单元1、皮带输送带2、推板3、下夹持单元4、上夹持单元5、下压杆6、夹片7、皮带轮8、支撑板9、弹簧圈10、推出单元11、弹簧12、入料通道13、隔板14、两侧顶料单元15、顶料端16、入料抽板17。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0020]请参考图1、图2,本技术包括入料通道13、上夹持单元5、下夹持单元4、顶料单元15、入料抽板17。左、右两个入料通道13之间为隔板14,将左、右两边的夹片隔开;左、右两个入料通道13竖直部位下端分别安装顶料单元15,顶料单元15的顶料端从左、右两个入料通道13的顶料孔中穿过,顶料单元15的顶料端为顶料气缸活塞端,在顶料气缸活塞外伸时,顶住入料通道单元最下一个夹片,阻止该夹片下落,所述入料抽板17位于入料通道13的下端,入料抽板17为抽拉移动结构,伸出时位于入料通道13下端,封闭入料通道13,收回时释放入料通道13,使得入料通道13最下一组夹片得以下落,此夹片落入上夹持单元5的夹持孔内。
[0021]在入料通道13下端设置上夹持单元5,上夹持单元5下端设置下夹持单元4,所述下夹持单元4为两端开合式结构,闭合时形成的夹片孔小于弹簧圈10的孔径,使得弹簧圈10支撑于闭合后的下夹持单元4上;在夹片与弹簧圈组件完毕后,下夹持单元4打开,组装好的夹片与弹簧圈10下落到成品箱内;所述上夹持单元5为两端开合式结构,封闭时夹紧夹片7;所述上夹持单元5位于下夹持单元4上方,使得从上夹持单元5释放的夹片7得以落入下夹持单元4的孔内。
[0022]所述下夹持单元4夹持部件向夹持夹片的方向伸出,下夹持单元4的两端夹持夹片部件开有圆弧形槽,两端的圆弧形槽闭合形成孔洞结构,该孔洞结构不是封闭的孔洞,而是留有槽的结构,此槽供下压杆6向下移动,闭合时形成的夹片孔小于弹簧圈10的孔径,以保证弹簧圈10受到下夹持单元4的支承,不会从孔洞下落;下夹持单元4的结构与上夹持单元5的结构相同,下夹持单元4结构与上夹持单元5结构相同,可以参考图5。
[0023]参考图5,所述上夹持单元5的两端分别设置弹簧12,弹簧12的弹力推动上夹持单元5夹持部件向夹持夹片的方向伸出,上夹持单元5的两端夹持夹片部件开有圆弧形槽,两端的圆弧形槽两端闭合形成孔洞结构,该孔洞结构不是封闭的孔洞,而是留有槽的结构,此
槽供下压杆6向下移动。
[0024]所述下夹持单元4的侧面位于支撑板9一侧,所述支撑板9一侧的上表面与下夹持单元4上表面平齐,支撑板9另一侧的上表面支撑皮带输送带2的下端;所述皮带输送带2连接振动输送单元1,在支撑板9相对一侧设置推出单元11,所述推出单元11的推板3将皮带输送带上的弹簧圈10从皮带输送带推送到下夹持单元4的孔洞上。
[0025]所述上夹持单元5夹持位置设置下压杆6,所述下压杆6正对上夹持单元夹紧夹片的位置,下压杆6向下移动时,将上夹持单元5夹持的夹片7压入下夹持单元的夹片孔,使得弹簧圈10套入夹片的安装槽上完成装配,完成装配后,下压杆6继续向下移动,将装配好的锚具夹片推出下夹持单元5落入成品箱。下压杆6连接上下移动气缸和前后移动气缸,由上下移动气缸和前后移动气缸运动驱动完成上下移动和前后移动的动作,上下移动动作为将夹片下压后回位的动作,前后移动的动作为让出夹片下落通道的动作。
[0026]本技术工作原理为:从振动输送单元1送出的弹簧圈10与皮带输送带2上,由皮带输送带2带动移动,由于皮带输送带2的输送速度大于振动单元1送出的速度,因此,将相邻的弹簧圈以间隔状态跟随皮带输送带2移动,当移动到支撑板9时,检测装置检测到此处有弹簧圈10,检测装置发出指令,控制推出单元11工作,推出单元11采用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具夹片组装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条入料通道(13)、顶料单元(15)、入料抽板(17),左、右两个入料通道(13)之间为隔板(14),将左、右两边的夹片隔开;左、右两个入料通道(13)竖直部位下端分别安装顶料单元(15),顶料单元(15)的顶料端从左、右两个入料通道(13)的顶料孔中穿过,顶料单元(15)的顶料端为顶料气缸活塞端,在顶料气缸活塞外伸时,顶住入料通道单元最下一个夹片,阻止该夹片下落,所述入料抽板(17)位于入料通道(13)的下端,入料抽板(17)为抽拉移动结构,伸出时位于入料通道(13)下端,封闭入料通道(13),收回时释放入料通道(13),使得入料通道(13)最下一组夹片得以下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具夹片组装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入料通道(13)下端设置上夹持单元(5),上夹持单元(5)下端设置下夹持单元(4),所述的下夹持单元(4)为两端开合式结构,闭合时形成的夹片孔小于弹簧圈(10)的孔径,使得弹簧圈(10)支撑于闭合后的下夹持单元(4)上;在夹片与弹簧圈组件完毕后组装好的夹片与弹簧圈(10)下落到成品箱内;所述上夹持单元(5)为两端开合式结构,封闭时夹紧夹片(7);所述上夹持单元(5)位于下夹持单元(4)上方,使得从上夹持单元(5)压下的夹片(7)得以落入下夹持单元(4)的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具夹片组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献华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科凯机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