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宝瓶口原理的雨污分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6879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宝瓶口原理的雨污分流装置,包括箱体和进水管道;进水管道插设于箱体的顶部,箱体与顶部相对的底部设有排水口和排污口,排水口连通一根雨水排放管道,排污口连通一根污水排放管道;进水管道的出水口与排水口上下正对设置,进水管道的管径和雨水排放管道的管径大于污水排放管道的管径;排污口位置设有雨污收集漏斗,雨污收集漏斗的口径大于进水管道的管径,以提出一种便于与建设好的污水管道实现对接,有效实现大部分雨水收集的雨污分流装置。集的雨污分流装置。集的雨污分流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宝瓶口原理的雨污分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雨污分流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宝瓶口原理的雨污分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建设海绵城市的大环境下,水资源管理策略成为本领域技术技术人员的当务之急,针对水资源的管理以及应用,雨水是相对洁净,可直接利用的一部分资源,并且每年雨水量巨大,是海绵城市建设不可忽略的一环。
[0003]但是在城市化生活中,雨污分离是一个较大难题,普通的高楼建设初期设置雨落水管用于排放阳台雨水和屋面雨水,后期由于居户将洗衣机、厨房等产生污水的家居设施等移至阳台使用,由此产生的污水私接入雨落水管道,形成雨污水混接,在这种情况下,本身干净的雨水会受到大面积污染,后期处理成本大大增加;而针对建设好的大楼,重新铺设雨污分离管道成本高且实施难度大,且难以解决居户私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便于与建设好的污水管道实现对接,有效实现大部分雨水收集的雨污分流装置。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宝瓶口原理的雨污分流装置,包括箱体和进水管道;
[0006]所述进水管道插设于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箱体与所述顶部相对的底部设有排水口和排污口,所述排水口连通一根雨水排放管道,所述排污口连通一根污水排放管道;
[0007]所述进水管道的出水口与所述排水口上下正对设置,所述进水管道的管径和所述雨水排放管道的管径大于所述污水排放管道的管径;
[0008]所述排污口位置设有雨污收集漏斗,所述雨污收集漏斗的口径大于所述进水管道的管径。
[0009]优选的,所述雨水排放管道的管径为110mm,所述污水排放管道的管径为 40mm。
[0010]优选的,所述雨污收集漏斗为锥形漏斗,所述锥形漏斗与所述箱体底面的夹角为70
°
,所述锥形漏斗的母线长为15mm。
[0011]优选的,所述污水排放管道的设有水封。
[0012]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长340mm,宽200mm,高340mm。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势之处在于:本技术的雨污分流装置可以直接与建设完整的排污系统实现对接,无需大规模管路重新布置,与现有的城市排污管道适配程度高,有效实现大规模的雨水收集,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
[0014]本技术的雨污分流装置利用宝瓶口原理巧妙的实现了雨污分离,无需其他智能设备或者人工操作的添加,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降低了使用成本。
[0015]本技术的雨污分流装置结构简单,效果优异,大部分工厂均能高效的制造,适
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基于宝瓶口原理的雨污分流装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
[0018]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宝瓶口原理的雨污分流装置,包括箱体1和进水管道6;
[0019]进水管道6插设于箱体1的顶部,箱体1与顶部相对的底部设有排水口和排污口,排水口连通一根雨水排放管道2,排污口连通一根污水排放管道4;
[0020]进水管道6的出水口与排水口上下正对设置,进水管道6的管径和雨水排放管道2的管径大于污水排放管道4的管径;
[0021]排污口位置设有雨污收集漏斗,雨污收集漏斗的口径大于进水管道6的管径,雨污收集漏斗有效的将进水管道6排入的污水进行收集后排入污水排放管道4,避免因口径问题,使得进水管道6排出的污水直接灌流至雨水排放管道2。
[0022]在本实施例中,雨水排放管道2的管径为110mm,污水排放管道4的管径为40mm。
[0023]在本实施例中,雨污收集漏斗为锥形漏斗3,锥形漏斗3与箱体1底面的夹角为70
°
,锥形漏斗3的母线长为15mm。
[0024]在本实施例中,污水排放管道4的设有水封5。
[0025]在本实施例中,箱体1的长340mm,宽200mm,高340mm。
[0026]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在住宅楼一层阳台地面上将雨水立管切断,雨水立管的上截面插入本装置进水管道6的进水口,雨水立管的下截面与本装置雨水排放管道2相连通,此外,再重新布置一条污水排放管道4连接污水收集箱。在正常情况下,即旱季时,阳台污水即生活用水通过进水管道6流入雨污收集漏斗内,顺着污水排放管道4排入污水收集箱进行污水收集。在雨季的情况下,因污水收集管道的管径较小,具有限流作用,而进水管道6的管径粗,雨水的入水量相对比较大,此时大部分雨水会从污水排放管道4溢出,顺势流入雨水排放管道2内排出系统外,实现雨水的收集以备用。
[0027]上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技术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
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技术揭露的技术方案和
技术实现思路
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宝瓶口原理的雨污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插设于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箱体与所述顶部相对的底部设有排水口和排污口,所述排水口连通一根雨水排放管道,所述排污口连通一根污水排放管道;所述进水管道的出水口与所述排水口上下正对设置,所述进水管道的管径和所述雨水排放管道的管径大于所述污水排放管道的管径;所述排污口位置设有雨污收集漏斗,所述雨污收集漏斗的口径大于所述进水管道的管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宝瓶口原理的雨污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雪莲唐东王建斌陈亮何松霖张厚菊熊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万朗水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