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建筑墙体迁移时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6768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56
本申请涉及一种古建筑墙体迁移时加固结构,涉及墙主体迁移施工的领域,其包括设置于墙主体顶部两侧的第一加固模块和用于保护顶饰的第二加固模块,第一加固模块包括沿墙主体长度方向固定于竖杆上的横向槽钢、多根一端垂直固定于横向槽钢上的加固杆以及设置于加固杆靠近墙主体一端端面上的垫块,垫块卡接于墙主体和加固杆之间;加固杆沿横向槽钢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本申请具有对吊装迁移的墙体进行加固的效果。固的效果。固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建筑墙体迁移时加固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墙体迁移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古建筑墙体迁移时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满足城市发展规划的要求,对于一些价值高的古建筑墙主体需要进行整体迁移,然而些古建筑墙主体由于年久失修,下半部分出现潮湿、风化、破损等现象,不能继续满足承载能力要求且其价值不高,上半部分保存较好。将价值较高的上半部分墙主体吊装迁移保留,下半部分拆除后在异地重新砌筑。
[0003]如图4所示,将墙体2吊装迁移时,在墙体2上半部分外部安装钢架1,拆除墙体2下半部分后,用吊车通过吊索将钢架1吊起,墙体2上半部分随钢架1迁移。墙体2包括墙主体21、砖瓦22和顶饰23。钢架1包括安装于墙主体21两侧的支撑槽钢11、水平设置于支撑槽钢11下的底杆12、水平设置于底杆12两端的底连杆13、竖直设置于底连杆13上的竖杆14、水平设置于竖杆14顶部的顶连杆15和设置于顶连杆15上的横杆16。底杆12、底连杆13、竖杆14、顶连杆15和横杆16均为H型钢。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在墙体2上半部分吊装迁移的过程中,需要对墙体2的上半部分进行加固,故需提供一种古建筑墙体迁移时加固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加固吊装迁移时的墙体,本申请提供一种古建筑墙体迁移时加固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古建筑墙体迁移时加固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古建筑墙体迁移时加固结构,包括设置于墙主体顶部两侧的第一加固模块和用于保护顶饰的第二加固模块,所述第一加固模块包括沿墙主体长度方向固定于竖杆上的横向槽钢、多根一端垂直固定于横向槽钢上的加固杆以及设置于加固杆靠近墙主体一端端面上的垫块,所述垫块卡接于墙主体和加固杆之间;所述加固杆沿横向槽钢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横向槽钢固定于竖杆上,再将垫块放置于墙面上,并用加固杆一端抵紧于垫块上,将加固杆的另一端固定于横向槽钢上,以同样的方式固定多根加固杆,使得墙主体顶部得到加固,从而减少墙主体在吊装迁移时发生晃动的情况。
[0009]可选的,所述墙主体两侧均设有沿墙主体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护板,所述第一护板背离墙主体的一侧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紧贴于第一护板背离墙主体的一侧;所述支撑杆底部焊接于支撑槽钢的顶部,所述支撑杆的顶部焊接于加固杆靠近墙面一端底部。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支撑加固杆,承担加固杆一部分的自重,并减少加固杆靠近墙面一端向下偏移的情况;支撑杆还对第一护板进行限位。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护板和墙主体之间设有用于减震的第一海绵层。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海绵层对墙主体起到保护作用,使得第一护板对墙主体的作用力得到缓冲,从而减少第一护板对墙主体造成损伤的情况。
[0013]可选的,所述第二加固模块包括设置于顶饰两侧的第二护板、设置于顶饰和第二护板之间的第二海绵层以及设置于第二护板和竖杆之间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设置于竖杆上,另一端设置于第二护板上。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侧的第二护板对顶饰进行加固,减少顶饰在吊装迁移过程中发生晃动的情况。
[0015]可选的,所述支撑件包括主杆、设置于主杆一端的支撑座和设置于主杆另一端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于竖杆上,所述支撑座设置于第二护板上;所述主杆包括固定杆、插接于固定杆一端内的伸缩杆以及设置于固定杆和伸缩杆之间的减震弹簧。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二护板对顶饰的作用力更加柔和,从而起到进一步保护顶饰的效果。
[0017]可选的,所述安装座包括磁铁和第一安装块,所述磁铁磁吸于竖杆上,所述固定杆远离伸缩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安装块上。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直接将磁铁吸附竖杆上,便于安装座的安装和拆卸。
[0019]可选的,所述支撑座包括橡胶块和第二安装块,所述橡胶块抵紧于第二护板上,所述伸缩杆远离固定杆的一端转连接于第二安装块上。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块抵紧于第二护板上时,摩擦力较大,减少支撑座与第二护板产生滑移的情况。
[00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2]1.第一加固模块对墙主体进行加固,第二加固模块对顶饰进行加固,从而使得墙体能够更加稳定地吊装迁移,由于第一海绵层和第二海绵层使得墙体在吊装迁移时受到更少的损伤。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件的剖视图;
[0026]图4是相关技术中钢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1、钢架;11、支撑槽钢;12、底杆;13、底连杆;14、竖杆;15、顶连杆;16、横杆;2、墙体;21、墙主体;22、砖瓦;23、顶饰;3、第一加固模块;31、横向槽钢;32、加固杆;33、垫块;34、第一护板;35、支撑杆;36、第一海绵层;4、第二加固模块;41、第二护板;42、第二海绵层;43、支撑件;431、主杆;4311、固定杆;4312、伸缩杆;4313、减震弹簧;432、安装座;4321、磁铁;4322、第一安装块;433、支撑座;4331、橡胶块;4332、第二安装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古建筑墙体迁移时加固结构。参照图1,古建筑墙体迁移时加固结构包括用于加固墙主体21的第一加固模块3和用于加固顶饰23的第二加固模块4。
[0030]结合图1和图2,第一加固模块3包括沿墙主体21长度方向设置的横向槽钢31、多跟
一端垂直固定于横向槽钢31上的加固杆32、设置于第一加固杆32靠近墙主体21一端端面上的垫块33,墙主体21两侧的竖杆14上均设有一根横向槽钢31,横向槽钢31焊接于竖杆14靠近墙主体21的侧面上,并且横向槽钢31的开口朝向。墙主体21两侧均设有多根加固杆32,且加固杆32间隔设置。加固杆32远离墙主体21的一端焊接于横向槽钢31的腹板上。加固杆32抵紧于垫块33上,垫块33抵紧于墙主体21顶部的侧面。
[0031]第一加固模块3还包括设置于墙主体21中部两侧面上的第一护板34、设置于第一护板34和墙主体21之间的第一海绵层36、竖直设置于第一护板34背离墙主体21一侧的支撑杆35,第一护板34位于垫块33和支撑槽钢11之间的墙主体21侧面上,第一海绵层36能够保护墙主体21。墙主体21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护板34,支撑杆35紧贴于第一护板34背离墙主体21的一侧,支撑杆35的底部焊接于支撑槽钢11上,支撑杆35的顶部焊接于加固杆32的底面,从而对第一护板34进行限位。
[0032]第二加固模块4包括包裹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建筑墙体迁移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墙主体(21)顶部两侧的第一加固模块(3)和用于保护顶饰(23)的第二加固模块(4),所述第一加固模块(3)包括沿墙主体(21)长度方向固定于竖杆(14)上的横向槽钢(31)、多根一端垂直固定于横向槽钢(31)上的加固杆(32)以及设置于加固杆(32)靠近墙主体(21)一端端面上的垫块(33),所述垫块(33)卡接于墙主体(21)和加固杆(32)之间;所述加固杆(32)沿横向槽钢(3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墙体迁移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主体(21)两侧均设有沿墙主体(21)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护板(34),所述第一护板(34)背离墙主体(21)的一侧设有支撑杆(35),所述支撑杆(35)紧贴于第一护板(34)背离墙主体(21)的一侧;所述支撑杆(35)底部焊接于支撑槽钢(11)的顶部,所述支撑杆(35)的顶部焊接于加固杆(32)靠近墙面一端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古建筑墙体迁移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板(34)和墙主体(21)之间设有用于减震的第一海绵层(3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墙体迁移时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固模块(4)包括设置于顶饰(23)两侧的第二护板(41)、设置于顶饰(23)和第二护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情达黄进余辉孙钧奇黄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风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