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板负弯矩筋钢筋马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6746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56
本申请涉及一种现浇板负弯矩筋钢筋马凳,其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四角处设置有支腿,所述支腿对所述框体进行支持,所述框体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中滑动设置有滑动杆,滑动杆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底端设置有倒钩;所述滑槽包括相连通的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所述第一槽段与第二槽段均由连通处向端部逐渐降低,且所述第二槽段的底端高于所述第一槽段的底端。本申请具有提高对现浇板负弯矩筋的勾持效果稳定性的作用。性的作用。性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现浇板负弯矩筋钢筋马凳


[0001]本申请涉及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现浇板负弯矩筋钢筋马凳。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浇板中,有许多支座上部钢筋都处于漂浮状态,这些受力钢筋的位置决定了构件的承载能力,而保证上部受力纵筋的位置,全靠马凳来架起并固定。授权公告号为CN20222758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现浇板负弯矩筋钢筋马凳,包括两根横梁和两根纵梁组成的方形框架,方形框架的四角都设有一条支腿;两根横梁的内侧近两端部都开有一条横槽,一根横梁上与另一根横梁上相对的两对横槽内都设有一根可沿横槽滑动的纵梁,两根横梁上都设有两个吊钩。通过两个吊钩对现浇板负弯矩筋进行勾持以达到支撑作用。
[0003]上述专利中,由于横梁只能在横槽中沿水平方向移动,在使用吊钩对现浇板负弯矩筋进行勾持时,吊钩只能在水平方向移动,使得吊钩的曲度受到较大的限制,即吊钩的曲度需要非常小,现浇板负弯矩筋容易从吊钩上脱落,使得吊钩对现浇板负弯矩筋的勾持效果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提高对现浇板负弯矩筋的勾持效果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现浇板负弯矩筋钢筋马凳。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现浇板负弯矩筋钢筋马凳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现浇板负弯矩筋钢筋马凳,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四角处设置有支腿,所述支腿对所述框体进行支持,所述框体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中滑动设置有滑动杆,滑动杆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底端设置有倒钩;所述滑槽包括相连通的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所述第一槽段与第二槽段均由连通处向端部逐渐降低,且所述第二槽段的底端高于所述第一槽段的底端。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槽段与第二槽段均由连通处向端部逐渐降低,且第二槽段的底端高于第一槽段的底端,在使用倒钩对现浇板负弯矩筋进行勾持时,滑动杆首先位于第一槽段的底端,将倒钩置于现浇板负弯矩筋下方,然后将滑动杆滑动至第二槽段,滑动杆滑落至第二槽段的底端,此时倒钩对现浇板负弯矩筋具有稳定的向上的勾持作用力,在浇筑过程中,现浇板负弯矩筋不易从倒钩上脱离,对现浇板负弯矩筋的勾持效果更加稳定。
[0008]可选的,所述竖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动杆,所述倒钩开设有连接螺孔,所述竖杆设置有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与所述连接螺孔螺纹配合。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螺杆与连接螺孔螺纹配合,在浇注完成后,倒钩可以不用取出,待混凝土凝固成型,转动竖杆,可使得竖杆与倒钩脱离,减少对混凝土凝固时候的影响,并且倒钩可以作为预埋件继续使用。
[0010]可选的,所述支腿包括连接段与若干支撑段,所述连接段转动连接于所述框体,所
述连接段下方依次可拆卸连接若干支撑段。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腿由连接段与若干支撑段组装而成,若倒钩取出时,支撑段也可以不取出,待混凝土凝固之后,将位于混凝土内的支撑段脱离上方的支撑段或连接段即可。
[0012]可选的,所述连接段底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支撑段顶部设置有螺纹杆且底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纹杆螺纹配合。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段与支撑段螺纹连接,并且支撑段之间也通过螺纹连接,使得支腿具有较稳定的结构,并件支腿的组装与拆解均较为便捷。
[0014]可选的,所述连接段底部开设有插孔,所述支撑段顶部设置有插块且底部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块与所述插孔插接配合。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腿在插块与插孔的插接配合下组装成型,支腿的组装与拆解便捷。
[0016]可选的,所述插块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插孔的孔壁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并插设有连接杆。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插设于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中,连接杆使得支腿组装后结构更加稳定。
[0018]可选的,所述连接段外壁设置有支撑环。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环可以用于对现浇板负弯矩筋进行辅助支撑,使得整个马凳对负弯矩钢筋的支撑效果更加稳定。
[0020]可选的,所述框体包括横梁、纵梁及连接块,所述横梁与纵梁间隔环绕设置,相邻的横梁与纵梁通过连接块连接,所述横梁与所述连接块的夹角处设置有第一加强杆,所述纵梁与所述连接块的夹角处设置有第二加强杆。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加强杆与第二加强杆对框体进行支撑,使得框体受到较好的支撑效果,减少框体产生弯曲而影响倒钩对负弯矩筋勾持效果的情况,提高整体对负弯矩筋支撑效果的稳定性。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3]1.第一槽段与第二槽段均由连通处向端部逐渐降低,且第二槽段的底端高于第一槽段的底端,在使用倒钩对现浇板负弯矩筋进行勾持时,滑动杆首先位于第一槽段的底端,将倒钩置于现浇板负弯矩筋下方,然后将滑动杆滑动至第二槽段,滑动杆滑落至第二槽段的底端,此时倒钩对现浇板负弯矩筋具有稳定的向上的勾持作用力,在浇筑过程中,现浇板负弯矩筋不易从倒钩上脱离;
[0024]2.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倒钩可以不取出而持续对负弯矩筋保持稳定的勾持作用力,混凝土凝固过程中负弯矩筋的位置状态更加稳定,待混凝土凝固后,将倒钩拆卸,倒钩保留于混凝土中,马凳仍可以与新的倒钩配合使用。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视图。
[0026]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支腿的结构视图。
[0027]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竖杆与倒钩的结构关系视图。
[0028]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支腿的结构视图。
[0029]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3中支腿的结构视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1、框体;11、横梁;12、纵梁;121、滑槽;1211、第一槽段;1212、第二槽段;13、连接块;21、第一加强杆;22、第二加强杆;3、滑动杆;31、侧限位板;4、竖杆;41、上限位板;42、下限位板;43、连接螺杆;5、倒钩;51、连接螺孔;6、支腿;61、连接段;611、插孔;6111、第二通孔;62、支撑段;621、插块;6211、第一通孔;622、支撑环;63、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现浇板负弯矩筋钢筋马凳。
[0033]实施例1
[0034]一种现浇板负弯矩筋钢筋马凳,参照图1,包括框体1,框体1包括横梁11、纵梁12及连接块13,横梁11与纵梁12间隔环绕设置,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横梁11及两个纵梁12,两个横梁11相互平行设置,两个纵梁12相互平行设置,横梁11与纵梁12相互垂直设置,连接块13设置有四个,横梁11与纵梁12通过连接块13连接,连接块13呈竖直设置的长方体状,连接块13侧面开设有连接孔,横梁11或纵梁12的端部与连接孔插接配合并通过胶粘固定。连接块13与横梁11的夹角处设置有第一加强杆21,第一加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浇板负弯矩筋钢筋马凳,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1),所述框体(1)的四角处设置有支腿(6),所述支腿(6)对所述框体(1)进行支持,所述框体(1)开设有滑槽(121),所述滑槽(121)中滑动设置有滑动杆(3),滑动杆(3)连接有竖杆(4),所述竖杆(4)底端设置有倒钩(5);所述滑槽(121)包括相连通的第一槽段(1211)和第二槽段(1212),所述第一槽段(1211)与第二槽段(1212)均由连通处向端部逐渐降低,且所述第二槽段(1212)的底端高于所述第一槽段(1211)的底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板负弯矩筋钢筋马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4)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动杆(3),所述倒钩(5)开设有连接螺孔(51),所述竖杆(4)设置有连接螺杆(43),所述连接螺杆(43)与所述连接螺孔(51)螺纹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现浇板负弯矩筋钢筋马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6)包括连接段(61)与若干支撑段(62),所述连接段(61)转动连接于所述框体(1),所述连接段(61)下方依次可拆卸连接若干支撑段(6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现浇板负弯矩筋钢筋马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61)底部开设有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先安黄祥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善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