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转运工具和设备转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641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48
本申请公开一种设备转运工具和设备转运系统。设备转运工具包括承载主体、引导部、安装部以及拖拽部。引导部由承载主体的端部延伸且呈上翘状,引导部的外轮廓线呈弧状。安装部设于承载主体的上表面,用于与待转运设备的撑脚可拆卸地连接。拖拽部设于引导部,用于与牵引设备连接。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受临近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限制,无法使用机动车辆对设备进行现场转运的问题。使用机动车辆对设备进行现场转运的问题。使用机动车辆对设备进行现场转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设备转运工具和设备转运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电力设备工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设备转运工具和设备转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运行变电站改扩建工程中,受临近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限制,部分设备无法使用机动车辆进行现场转运,需采用人工将设备转运到安装地点,然而采用人工将设备进行转运,其转运效率低并具有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转运工具和设备转运系统,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受临近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限制,无法使用机动车辆对设备进行现场转运的问题。
[0004]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设备转运工具,包括:
[0005]承载主体;
[0006]引导部,由承载主体的端部延伸且呈上翘状,引导部的外轮廓线呈弧状;
[0007]安装部,设于承载主体的上表面,用于与待转运设备的撑脚可拆卸地连接;以及
[0008]拖拽部,拖拽部设于引导部,用于与牵引设备连接。
[0009]上述实现的过程中,设备转运工具能够在变电站改扩建现场,将设备通过牵引设备转运至安装地点,以解决因临近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限制,而不能采用机动车辆运输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需将待转运设备由载车位置转运至卸车位置(安装地点);牵引设备拉动拖拽部,以将待转运设备拉动至卸车位置,完成转运后,牵引设备拉动拖拽部,以将设备转运工具拉回至载车位置,便于下一轮转运。
[0010]在载车位置时,施工人员通过吊装机械将待转运设备吊装至安装部并将其连接在安装部上,启动牵引设备,拉动承载主体移动,使得待转运设备移动至卸车位置,操作人员将待转运设备卸下,随后,牵引设备工作,设备转运工具回到原位(载车位置)。
[0011]需要说明的是,设备转运工具适用于草地或软质土地上。在草地或软质土地时,引导部能够有效地越过石子、土坡或土坑等障碍物体:引导部的下表面与承载主体的下表面具有高度差,引导部的下表面在平地时不会接触地面,当遇障碍物体时,引导部的下表面会与之接触,引导部的弧形外轮廓配合牵引力,能够有效地让承载主体越过障碍,且保证承载主体和承载主体上的设备的安全。其中,在进行转运设备时,引导部需处于承载主体的前方,辅助承载主体越过障碍物体;同时,由于待转运设备处于承载主体上,在遇到障碍物时,其重力作用,能够使得引导部与障碍物体贴合,利于越障效果。
[0012]需要说明的是,采用设备转运工具并配合牵引设备的技术方案,较人工转运而言,其具有高效率低风险的优点。
[00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引导部的数量为二,设于承载主体的两端;
[0014]拖拽部的数量为二,设于两个引导部上。
[0015]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拖拽部的数量为二,牵引设备拉动其中一个拖拽部,以将待转运设备拉动至卸车位置,完成转运后,牵引设备拉动另一个拖拽部,以将设备转运工具拉回至载车位置,便于下一轮转运。若待转运设备的数量较多,可在施工现场的载车位置和卸车位置各布置一台牵引设备,两个拖拽部与各自对应的牵引设备连接,提高转运效率;需要说明的是,设置两个引导部,分别作用于设备转运和设备转运工具的回收,保证设备转运工具在转运设备或收回时,均能够有效地越障,避免与障碍物体刚性接触,保证设备转运工具的使用寿命。
[00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拖拽部包括固定于引导部的拖拽环,拖拽环的数量至少为二,至少两个拖拽环间隔布置。
[0017]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拖拽部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可方便地设置于引导部,例如拖拽环为环状钢材,其直接焊接于引导部的壁面。牵引设备配置有挂钩,挂钩直接挂住拖拽环。牵引设备分线出多个挂钩,与所有的拖拽环连接,能够利于牵引设备平稳、准确地牵引设备转运工具移动。
[001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安装部包括两个安装件,两个安装件间隔固定于承载主体的上表面且以承载主体的中心线对称分布;
[0019]两个安装件被配置为与待转运设备的撑脚可拆卸地连接。
[0020]上述实现的过程中,两个安装件共同连接待转运设备的撑脚,能够有效地对待转运设备进行支撑,避免待转运设备发生倾覆,保证待转运设备的安全性;同时,两个安转件沿承载主体的中心线对称分布,能够有效地保证设备转运工具的重心处于正确的位置,避免在转运设备的过程中,设备转运工具发生倾覆。
[002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安装件包括槽钢,槽钢的底面焊接于承载主体的上表面,槽钢的顶面形成有多个通孔;
[0022]安装部还包括螺栓和螺母,待转运设备的撑脚上的孔洞与通孔对齐,螺栓穿过孔洞和通孔与螺母连接;
[0023]两个槽钢的开口相互背离。
[0024]上述实现的过程中,采用槽钢作为安装件,能够有效地降低设备转运工具的重量,利于设备转运工具的收纳和运输;同时,槽钢通过螺栓和螺母与撑脚配合,能够方便地将待转运设备安装或拆卸于承载主体上;同时,由于两个槽钢的开口相互背离,故螺母能够轻易地由对应的槽钢开口与螺栓配合,便于操作人员操作;且若螺母损坏可即时更换而不影响设备转运工具本身的使用。
[002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安装件包括块状钢材,块状钢材焊接于承载主体的上表面,块状钢材的顶面形成有多个螺纹孔;
[0026]安装部还包括螺栓,待转运设备的撑脚上的孔洞与螺纹孔对齐,螺栓穿过孔洞与螺纹孔连接。
[002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承载主体包括钢板,引导部与承载主体一体成型。
[0028]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承载主体可采用10mm厚的钢板,可适应草地或软质土地,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同时,钢板的强度较高,能够有效地对待转运设备进行支撑;引导部一体成型于钢板的端部,能够避免在转运时,引导部与承载主体之间发生断裂,造成待转运设备脱离控制的情况发生。
[002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承载主体的下表面形成有内陷部,内陷部的外轮廓线呈内弧状,内陷部位于承载主体的中心位置。
[0030]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承载主体增设内陷部,能够有效提高承载主体的越障效果。承载主体移动至障碍物体时,障碍物体顺着内陷部的呈内弧状的外轮廓滑动,利于承载主体平顺地越过障碍物体。
[003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设备转运系统,包括:
[0032]牵引设备,配置有牵引绳;以及
[0033]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的设备转运工具;
[0034]牵引绳连接于拖拽部。
附图说明
[00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36]图1

图3为本实施例中设备转运工具在三种视角下的立体图;
[0037]图4为本实施例中设备转运工具与牵引绳的示意图;
[0038]图5为本实施例中设备转运工具的工作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备转运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主体;引导部,由所述承载主体的端部延伸且呈上翘状,所述引导部的外轮廓线呈弧状;安装部,设于所述承载主体的上表面,用于与待转运设备的撑脚可拆卸地连接;以及拖拽部,设于所述引导部,用于与牵引设备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转运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的数量为二,设于所述承载主体的两端;所述拖拽部的数量为二,设于两个所述引导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转运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拽部包括固定于所述引导部的拖拽环,所述拖拽环的数量至少为二,至少两个所述拖拽环间隔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转运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两个安装件,两个安装件间隔固定于所述承载主体的上表面且以所述承载主体的中心线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安装件被配置为与所述待转运设备的撑脚可拆卸地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转运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包括槽钢,所述槽钢的底面焊接于所述承载主体的上表面,所述槽钢的顶面形成有多个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鹏飞卢超赵德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