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智能磨削加工中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6347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数控机床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高效智能磨削加工中心,包括磨轮机,所述磨轮机外表面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螺纹管套,所述螺纹管套内壁的顶部螺栓连接有旋转螺纹柱,所述固定边柱外表面的上部与夹物板的上表面卡接,所述夹物板的下表面与调高装置固定连接。该装置在磨削木板时,磨削轮的外表面通过刀刃不断转动,将木板外表面的木屑磨平脱离木板,当较轻的木屑脱离木板时,抽气装置不断提供吸力,将木屑向磨削轮的间隙中吸引,使木屑不会在空中随意飘散,由于随意飘散的木屑数量明显减少,所以在工作结束后,清理周围环境的工作更加轻松,周围的空气中细碎的木屑含量大幅降低,降低了木屑污染对操作员身体健康的危害。降低了木屑污染对操作员身体健康的危害。降低了木屑污染对操作员身体健康的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智能磨削加工中心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数控机床
,具体的说是一种高效智能磨削加工中心。

技术介绍

[0002]家具是指人类维持正常生活、从事生产实践和开展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器具设施大类。家具也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发展创新,到如今门类繁多,用料各异,品种齐全,用途不一。是建立工作生活空间的重要基础,家具在加工时经常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板材,在使用板材时往往需要对其进行磨削处理,否则板材的毛边较多,加工出的家具外表面粗糙,含有较多木刺,无法使用。
[0003]现有的磨削机器在对木板进行磨削加工时,磨削脱离木板后的木屑容易飞溅到周围的环境中,所以在进行磨削加工后,需要清理周围的环境,而更加细碎的木屑甚至会飘散到周围的空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甚至会被操作人员吸入身体中,给操作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智能磨削加工中心,解决了磨削机器在对木板进行磨削加工时木屑带来的污染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效智能磨削加工中心,包括磨轮机,所述磨轮机外表面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螺纹管套,所述螺纹管套内壁的顶部螺栓连接有旋转螺纹柱,所述磨轮机的下方设置有夹物板,所述夹物板的内腔通过开孔滑动连接有固定边柱,所述固定边柱外表面的上部与夹物板的上表面卡接,所述夹物板的下表面与调高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磨轮机包括中空机壳,所述中空机壳的内部对称设有挡板,所述中空机壳内壁的上部滑动连接有清理滑套,所述清理滑套的底端对称设有侧压装置,所述中空机壳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磨削轮,所述磨削轮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抽气装置;所述清理滑套包括竖直滑杆,所述竖直滑杆外表面的前部对称设有水平滑板,所述竖直滑杆外表面的下部转动连接有转接板,所述转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毛刷。
[0006]所述挡板外表面的左侧与中空机壳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清理滑套的后端通过滑槽延伸至中空机壳的外部,所述清理滑套外表面的背部通过滑槽与中空机壳的内腔滑动连接,所述侧压装置外表面的左侧与中空机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磨削轮的两端均延伸至中空机壳的外部,所述抽气装置的内壁通过轴杆与磨削轮的内壁固定连接。
[0007]所述水平滑板外表面的一侧与竖直滑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滑板外表面的另一侧与中空机壳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水平滑板外表面的背部与中空机壳的内壁滑动连接。
[0008]所述侧压装置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外表面的左侧与中空机壳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引导块,所述引导块的内腔开设有滑槽,所述引导块内壁的下部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强力弹簧带,所述强力弹簧带的顶端与固定框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
[0009]所述支撑腿包括滑框,所述滑框的上表面与强力弹簧带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框的外表面通过滑槽与引导块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框的底端通过啮合转杆转动连接有转板,所述滑框的底端通过啮合转杆啮合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外表面的上部与滑框的内壁滑动连接。
[0010]所述抽气装置包括凸轴转轮,所述凸轴转轮的外表面套接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外表面的背部通过圆槽与磨削轮的背部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条外表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通气网,所述连接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填充块,所述填充块外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填充块的外表面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凹板,所述凹板外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带,所述复位弹簧带的右端与连接条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该装置在磨削木板时,磨削轮的外表面通过刀刃不断转动,将木板外表面的木屑磨平脱离木板,当较轻的木屑脱离木板时,抽气装置不断提供吸力,将木屑向磨削轮的间隙中吸引,使木屑不会在空中随意飘散,由于随意飘散的木屑数量明显减少,所以在工作结束后,清理周围环境的工作更加轻松,周围的空气中细碎的木屑含量大幅降低,降低了木屑污染对操作员身体健康的危害。
[0012]2.通常情况下,磨削轮在工作时,其切削面会附着大量的木屑残渣,这些残渣如果不及时清理,会紧密沾附在磨削轮的外表面,使磨削轮的锋利度下降,进而影响装置的磨削效果,所以需要对磨削轮及时清理,但是,一般在清理磨削轮时,需要将装置拆卸,取下磨削轮,这需要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操作,如此一来,装置就不能进行工作,进而影响生产效率,而该装置安装了清理滑套,装置每次对木板磨削完毕后,使用者在中空机壳的外部,向上推动竖直滑杆,竖直滑杆向上带动两侧的转接板,而转接板在上升的过程中,被挡板限制,转接板闭合,转接板下表面的毛刷与磨削轮的外表面相接触,此时磨削轮还在转动,所以毛刷与磨削轮的外表面相互摩擦,将磨削轮外表面附着的木屑杂质刷掉,保证磨削轮的锋利度。
[0013]3.如果使用者调整夹物板的高度过高,木板就会被磨轮机过度磨削进而报废,所以为了减少木板的报废率,安装了侧压装置对木板进行保护,夹物板在上升时,木板首先与转板的底端进行接触,随后转板在木板向上的推力作用下逐渐向两侧张开,啮合转杆转动,将支撑板向下推动,直到支撑板的下表面与木板的下表面相接触,此时木板的上表面可以保证与磨削轮相接,且木板不会被过度磨削,如果再将夹物板提高,支撑腿就会挤压强力弹簧带,阻止夹物板升高,使用者会明显感受阻力增大受力,从而停止提高夹物板,对木板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0014]4.磨削轮在转动时,由于连接条与磨削轮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以连接条的转速相对凸轴转轮的转速较慢,所以凸轴转轮在转动时会推动凹板,凹板在被推动的过程中,将抽气装置内部的气体排出到外部,复位弹簧带被压缩,当凸轴转轮与凹板分离时,复位弹簧带伸长,将凹板推回原位,在这个过程中,外部的气体进入抽气装置,切削后的木屑在气流的引导下向磨削轮飞散,而通气网的存在能够防止木屑进入抽气装置内部。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磨轮机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清理滑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侧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支撑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图抽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磨轮机1,螺纹管套2,夹物板3,固定边柱4,中空机壳11,挡板12,磨削轮13,清理滑套5,竖直滑杆51,水平滑板52,转接板53,侧压装置6,固定框61,强力弹簧带62,引导块63,抽气装置7,凸轴转轮71,连接条72,通气网73,填充块74,凹板75,复位弹簧带76,支撑腿8,滑框81,支撑板82,转板83。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使用图1

图6对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种高效智能磨削加工中心进行如下说明。
[0018]如图1

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效智能磨削加工中心,包括磨轮机1,所述磨轮机1外表面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螺纹管套2,所述螺纹管套2内壁的顶部螺栓连接有旋转螺纹柱,所述磨轮机1的下方设置有夹物板3,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智能磨削加工中心,包括磨轮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磨轮机(1)外表面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螺纹管套(2),所述螺纹管套(2)内壁的顶部螺栓连接有旋转螺纹柱,所述磨轮机(1)的下方设置有夹物板(3),所述夹物板(3)的内腔通过开孔滑动连接有固定边柱(4),所述固定边柱(4)外表面的上部与夹物板(3)的上表面卡接,所述夹物板(3)的下表面与调高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磨轮机(1)包括中空机壳(11),所述中空机壳(11)的内部对称设有挡板(12),所述中空机壳(11)内壁的上部滑动连接有清理滑套(5),所述清理滑套(5)的底端对称设有侧压装置(6),所述中空机壳(11)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磨削轮(13),所述磨削轮(1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抽气装置(7);所述清理滑套(5)包括竖直滑杆(51),所述竖直滑杆(51)外表面的前部对称设有水平滑板(52),所述竖直滑杆(51)外表面的下部转动连接有转接板(53),所述转接板(5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毛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智能磨削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2)外表面的左侧与中空机壳(11)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清理滑套(5)的后端通过滑槽延伸至中空机壳(11)的外部,所述清理滑套(5)外表面的背部通过滑槽与中空机壳(11)的内腔滑动连接,所述侧压装置(6)外表面的左侧与中空机壳(1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磨削轮(13)的两端均延伸至中空机壳(11)的外部,所述抽气装置(7)的内壁通过轴杆与磨削轮(13)的内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智能磨削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滑板(52)外表面的一侧与竖直滑杆(5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滑板(52)外表面的另一侧与中空机壳(11)的内壁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广洲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城邦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