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光调节式无蓝光、眩光危害的视觉保护照明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6247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照明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聚光调节式无蓝光、眩光危害的视觉保护照明灯。其包括照明灯本体,照明灯本体至少包括:灯壳,灯壳内腔底部设有电路板,电路板顶部设有多个LED灯珠,灯壳靠近顶部的两侧壁均开设有调节槽,调节槽内部转动设有丝杆,升降框,升降框两侧壁均设有调节板,两个调节板分别滑动在两个调节槽内部,升降框内部设有透镜和蓝光吸收板,蓝光吸收板与透镜堆叠设置,蓝光吸收板表面设有纳米反光涂层,照明灯本体外壁滑动设有调节框,调节框滑动在灯壳外壁,调节框内壁与调节板端部固定连接,调节框顶部连通有聚光罩。本发明专利技术方便根据场景调节聚光强弱,散热效果佳,且可以在对某一处进行照明时对视觉进行保护。保护。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光调节式无蓝光、眩光危害的视觉保护照明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照明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聚光调节式无蓝光、眩光危害的视觉保护照明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白炽灯、日光灯、节能灯、霓虹灯以及当代利用高科技专利技术的各种高科技灯如雨后春笋般登上照明的舞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目前的照明灯常采用LED灯,但是LED灯它是由白光有三种颜色混合而成,其光谱中主要以红黄蓝为主,其他波长的光源几乎没有,这其中蓝色光能量强,对人眼伤害超大,LED光源中蓝光波段的强度非常高,这导致几乎所有LED光源都比自然光以及传统光源更伤眼睛,其中LED灯大量应用到公共场所照明,LED单向发光的特性使其发出的光刺眼,造成眩光,易引起眼睛的不舒服;并且目前的照明灯在使用时调节聚光效果操作复杂,不利于根据使用场景调整聚光效果,使在一些场景使用时光源分散导致亮度低,尤其在医疗行业进行聚光照明时,照明灯的光束不方便根据伤口位置调节光亮点,只能对整体亮度进行调高,导致医护人员观看时照射到眼睛,不利于医疗作业的视觉保护,影响后续操作,也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聚光调节式无蓝光、眩光危害的视觉保护照明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光调节式无蓝光、眩光危害的视觉保护照明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光调节式无蓝光、眩光危害的视觉保护照明灯,包括照明灯本体,所述照明灯本体至少包括:灯壳,所述灯壳内腔底部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顶部设有多个LED灯珠,所述灯壳靠近顶部的两侧壁均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部转动设有丝杆,所述丝杆端部连接有调节电机输出轴;升降框,所述升降框两侧壁均设有调节板,两个所述调节板分别滑动在两个所述调节槽内部,其中一个所述调节板与所述丝杆外壁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升降框内部设有透镜和蓝光吸收板,所述蓝光吸收板与所述透镜堆叠设置,所述蓝光吸收板表面设有纳米反光涂层;本专利技术中的照明灯本体在具体使用时,将透镜和蓝光吸收板依次固定在升降框内部,然后随着LED灯珠发光,光线经过蓝光吸收板净化蓝光,然后由调节电机输出轴带动丝杆转动在调节槽内部更轻松,使调节板表面沿着丝杆外壁的螺纹滑动,从而带动升降框上下运动,从而改变透镜到LED灯珠的距离,方便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调节聚光效果。
[0005]所述照明灯本体外壁滑动设有调节框,所述调节框滑动在灯壳外壁,所述调节框内壁与所述调节板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框顶部连通有聚光罩,所述聚光罩呈“锥台”状。
[000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框表面嵌设有多个散热扇,所述散热扇内部连通所述调节框内部,所述灯壳外壁开设有多个通孔。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扇端部插设有干燥筒,所述干燥筒内部填充有干燥颗粒,所述干燥筒两端均设有防尘网。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干燥筒靠近端部中心处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表面转动设有转杆,所述转杆外壁设有扰动杆,所述转杆端部连接有转动电机。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扰动杆端部设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外壁设有多个毛刷,所述毛刷端部贴合干燥筒内壁。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框两侧壁均滑动设有两个夹持板,两个所述夹持板之间连接有夹持弹簧,下方的所述夹持板底部与所述升降框内腔底部之间连接有夹持弹簧。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框顶部左右滑动有两个刷板,所述刷板底部设有绒毛,所述绒毛贴合所述蓝光吸收板表面,所述刷板端部设有连接杆,所述升降框边缘开设有两个动力槽,所述连接杆滑动在动力槽内部。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杆端部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滑动在所述动力槽内部,所述齿条外壁啮合有联动齿轮,所述联动齿轮通过刷动电机,输出轴转动在动力槽内部。
[00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壳底部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灯壳之间设有支撑杆和转动架,所述转动架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灯壳底部。
[00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架内部固定设有纵杆,所述支撑杆转动在所述纵杆外壁,所述纵杆中心处穿插有横杆,所述横杆转动在所述转动架内壁,所述转动架四边均设有凸板,所述凸板与所述安装座之间铰接有电动推杆。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该聚光调节式无蓝光、眩光危害的视觉保护照明灯中,随着LED灯珠发光,光线经过蓝光吸收板净化蓝光,然后由调节电机输出轴带动丝杆转动在调节槽内部更轻松,使调节板表面沿着丝杆外壁的螺纹滑动,从而带动升降框上下运动,从而改变透镜到LED灯珠的距离,方便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调节聚光效果。
[0016]2、该聚光调节式无蓝光、眩光危害的视觉保护照明灯中,通过透镜远离LED灯珠,灯光变强时,带动聚光罩随着升降框向前运动,延长聚光罩伸出灯壳的距离,使周围人员的视觉位于聚光罩外侧,而光可以从聚光罩端部发射出来,照射在患者伤口某一点,聚光罩阻隔视觉直视灯源,有利于避免强光危害眼睛。
[0017]3、该聚光调节式无蓝光、眩光危害的视觉保护照明灯中,通过散热扇内部的马达带动风扇转动,使外界的空气从多个通孔进入灯壳内部,提高散热效果,避免长时间使用发热损坏,同时随着调节框在灯壳外壁上下运动,可以带动散热扇上下运动的对灯壳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效果。
[0018]4、该聚光调节式无蓝光、眩光危害的视觉保护照明灯中,通过透镜位于下方的夹持板和升降框之间,在夹持弹簧拉伸的弹力下,夹持固定透镜,将蓝光吸收板边缘位于两个夹持板之间,在夹持弹簧拉伸的弹力下夹持固定蓝光吸收板,方便安装固定透镜和蓝光吸收板,在长时间使用时,可以拉扯夹持板,分别取出固定透镜和蓝光吸收板进行更换维修,
提高使用寿命。
[0019]5、该聚光调节式无蓝光、眩光危害的视觉保护照明灯中,通过连接杆带动刷板左右移动时,带动绒毛刷动蓝光吸收板表面,可以将蓝光吸收板表面的灰尘刷掉,避免长时间使用灰尘附着,影响透光效果。
[0020]6、该聚光调节式无蓝光、眩光危害的视觉保护照明灯中,通过凸板带动转动架一边抬高,一边降低,带动转动架倾斜转动,使横杆转动在转动架内部,支撑杆端部转动在纵杆外壁,方便带动灯壳转动倾斜,方便朝不同方向进行照明,提高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灯壳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灯壳结构分解刨切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升降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调节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散热扇结构分解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干燥筒结构刨切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夹持板结构分解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刷板结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安装座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横杆和纵杆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聚光罩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光调节式无蓝光、眩光危害的视觉保护照明灯,包括照明灯本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灯本体(100)至少包括:灯壳(110),所述灯壳(110)内腔底部设有电路板(111),所述电路板(111)顶部设有多个LED灯珠(1110),所述灯壳(110)靠近顶部的两侧壁均开设有调节槽(113),所述调节槽(113)内部转动设有丝杆(1131),所述丝杆(1131)端部连接有调节电机(1132)输出轴;升降框(120),所述升降框(120)两侧壁均设有调节板(123),两个所述调节板(123)分别滑动在两个所述调节槽(113)内部,其中一个所述调节板(123)与所述丝杆(1131)外壁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升降框(120)内部设有透镜(121)和蓝光吸收板(122),所述蓝光吸收板(122)与所述透镜(121)堆叠设置,所述蓝光吸收板(122)表面设有纳米反光涂层;所述照明灯本体(100)外壁滑动设有调节框(200),所述调节框(200)滑动在灯壳(110)外壁,所述调节框(200)内壁与所述调节板(123)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框(200)顶部连通有聚光罩(210),所述聚光罩(210)呈“锥台”状;所述调节框(200)表面嵌设有多个散热扇(220),所述散热扇(220)内部连通所述调节框(200)内部,所述灯壳(110)外壁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散热扇(220)端部插设有干燥筒(221),所述干燥筒(221)内部填充有干燥颗粒,所述干燥筒(221)两端均设有防尘网(222);所述干燥筒(221)靠近端部中心处固定有固定板(223),所述固定板(223)表面转动设有转杆(224),所述转杆(224)外壁设有扰动杆(2241),所述转杆(224)端部连接有转动电机(2240);所述扰动杆(2241)端部设有弧形板(2242),所述弧形板(2242)外壁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小峰戴璐洪约利陆彦钱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未来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