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用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6242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验室用手套,包括内层手套和外层手套,内层手套的五指指尖位置均设有缺口,外层手套由复合布料制成,复合布料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的耐磨层、玻璃纤维针刺毡层和铝箔层,内层手套上设有魔术贴附毛面,外层手套上设有魔术贴附勾面,外层手套位于手背处的内壁上可拆卸安装有保温垫片,保温垫片内安装有电热丝,电热丝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插头,设置在内层手套五指指尖处的缺口方便科研人员指尖露出进行精密操作,耐磨层的设置提高了外层手套的耐磨性,玻璃纤维针刺毡层和铝箔层的设置提高了外层手套的隔热与保温效果,通过在保温垫片内安装有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插头的电热丝,使气温较低时,科研人员能够主动对外层手套内进行加热。层手套内进行加热。层手套内进行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室用手套


[0001]本技术涉及手套
,尤其涉及一种实验室用手套。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人们在进行科研活动期间,往往涉及加热和摇匀各种实验仪器,如使用PDA培养基之前,科研人员都需要微波加热培养基,使其溶解,并趁热倒入培养皿。此外,还有很多科研实验需要将容器加热后迅速取出迅速摇匀,但是由于加热后的容器极烫,不容易用手振荡,很多科研人员不得不选择戴上手套隔热摇匀,然而目前手套结构简单,在气温较低时,现有的手套保温效果不佳,科研人员容易感到手指冰冷影响操作,有时候因加热的容器太烫需要再戴两到三个手套,加上手套戴上和脱下不方便,需要露出手指时十分不便,造成实验步骤繁琐,影响实验效率,由此有必要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效果和保温效果好,并且方便科研人员露出手指的实验室用手套。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实验室用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手套和套设在内层手套外侧仅包裹内层手套手指和前手掌部分的外层手套,所述内层手套的五指指尖位置均设有缺口用于使手指指尖露出,所述外层手套由复合布料制成,所述复合布料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耐磨层、玻璃纤维针刺毡层和铝箔层,所述内层手套位于手背处的外壁上设置有魔术贴附毛面,所述外层手套上设置有与魔术贴附毛面相适配的魔术贴附勾面,所述外层手套位于手背处的内壁上可拆卸安装有保温垫片,所述保温垫片内安装有电热丝,所述电热丝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插头,所述保温垫片从外层手套的手背处分别延伸至五指指套中。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使用中,科研人员在日常实验中,仅穿戴内层手套,五指的指尖通过设置在手套五指指尖处的缺口伸出到手套外,方便科研人员拿取各种实验器材,当科研人员需要取出经加热后的容器时,将外层手套套设在内层手套上,将内层手套的五指与前手掌部位覆盖,由复合布料制成的外层手套在耐磨层的作用下,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不易因摩擦而被损耗损坏,而玻璃纤维针刺毡层由多层针刺毡层粘结复合而成,针刺工艺使得玻璃纤维单丝无序交错穿插,呈无定向三维微孔结构,空隙小,孔隙率大,具有良好的吸音、减震、耐腐蚀、绝缘、耐高温、阻燃的性能,进一步提高了外层手套的隔热效果,铝箔层不仅对可以阻碍热气对流起到隔热作用,且能够通过自身的热反射作用,降低热辐射的传导,通过铝箔层的设置,使外层手套具有良好的隔热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发,防止科研人员的手被烫伤,外层手套套设到内层手套外后,通过安装在其上的魔术贴附勾面与设置在内层手套上的魔术贴附毛面相互连接,便可以使外层手套牢固的套设在内层手套外侧,当气温较低时,科研人员将电插头插入插座使电热丝通电发热,产生的热量通过内层手套传递到科研人员的手掌和手指,对科研人员的手掌和手指进行加热,通过保温垫片
的设置,进一步降低内层手套中的热量的发散损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高了产品的实用性。
[000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温垫片通过四合扣可拆卸安装在外层手套手背处的内壁上,所述四合扣的子扣安装在保温垫片上,所述四合扣的母扣安装在外层手套手背处的内壁上。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使用中,通过四合扣的设置,使保温垫片的安装有拆卸都十分方便,在气温较高时,科研人员可以十分方便的将保温垫片从外层手套手背处的内壁上拆下,气温较低时,使安装在保温垫片上的四合扣子扣与安装在外层手套手背处内壁上的母扣相对应,轻轻的按压,便可以使四合扣子扣和四合扣母扣相互结合,完成对保温垫片的固定。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层位于五指指肚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滑花纹。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使用中,通过在耐磨层上设有防滑花纹,提高科研人员穿戴外层手套时对加热后容器抓取时的摩擦力,防止加热后的容器脱落发生危险。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层手套的开口处安装有松紧带。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使用中,通过松紧带的设置,使外层手套的开口处可以与内层手套的外壁贴合紧密避免出现空隙导致外层手套的保温效果降低。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层为耐磨涂料。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使用中,由耐磨涂料制成的耐磨层厚度小,能够最大程度避免因外层手套厚度过大导致科研人员手指不灵活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内层手套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外层手套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记表示为:
[0019]1‑
内层手套、2

外层手套、3

缺口、4

耐磨层、5

玻璃纤维针刺毡层、6

铝箔层、7

魔术贴附毛面、8

魔术贴附勾面、9

保温垫片、10

导线、11

电插头、12

四合扣、13

松紧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

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手套,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包括内层手套1和套设在内层手套1外侧仅包裹内层手套1手指和前手掌部分的外层手
套2,所述内层手套1的五指指尖位置均设有缺口3用于使手指指尖露出,所述外层手套2由复合布料制成,所述复合布料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耐磨层4、玻璃纤维针刺毡层5和铝箔层6,所述内层手套1位于手背处的外壁上设置有魔术贴附毛面7,所述外层手套2上设置有与魔术贴附毛面7相适配的魔术贴附勾面8,所述外层手套2位于手背处的内壁上可拆卸安装有保温垫片9,所述保温垫片9内安装有电热丝,所述电热丝通过导线10连接有电插头11,所述保温垫片9从外层手套2的手背处分别延伸至五指指套中。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日常使用中,科研人员在日常实验中,仅穿戴内层手套1,五指的指尖通过设置在手套五指指尖处的缺口3伸出到手套外,方便科研人员拿取各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用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手套(1)和套设在内层手套(1)外侧仅包裹内层手套(1)手指和前手掌部分的外层手套(2),所述内层手套(1)的五指指尖位置均设有缺口(3)用于使手指指尖露出,所述外层手套(2)由复合布料制成,所述复合布料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耐磨层(4)、玻璃纤维针刺毡层(5)和铝箔层(6),所述内层手套(1)位于手背处的外壁上设置有魔术贴附毛面(7),所述外层手套(2)上设置有与魔术贴附毛面(7)相适配的魔术贴附勾面(8),所述外层手套(2)位于手背处的内壁上可拆卸安装有保温垫片(9),所述保温垫片(9)内安装有电热丝,所述电热丝通过导线(10)连接有电插头(1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丽红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蓝城农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