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响应钻井自动控压节流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60472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速响应钻井自动控压节流管系统,回压入口、第一管线、第一三通、第二管线、四通、第三管线、六通、第一手动平板阀闸、第四管线、第二三通、第二手动平板阀闸、第五管线、第六管线、第一回压出口、第七管线、质量流量计、第一电动平板阀闸、第二电动平板阀闸、第八管线、第一电动节流阀、第三电动平板阀闸、第四电动平板阀闸、第十管线、第二电动节流阀、第七电动平板阀闸、第八电动平板阀闸、第三三通、第十一管线、补压入口和第九电动平板节流阀的配合。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快速响应钻井自动控压节流管系统,不仅能够满足控压钻井的基本需求,而且还能有效节省设备占地面积,扩展控压钻井的应用范围。扩展控压钻井的应用范围。扩展控压钻井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响应钻井自动控压节流管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及石油钻探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快速响应钻井自动控压节流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石油勘探与开发向深部复杂底层的不断发展,“窄密度窗口”安全钻井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许多产油地区钻井施工的技术瓶颈。窄密度窗口钻井问题已经是造成海上与陆地深井、超深井、高温高压井等钻井周期长、事故频繁、井下复杂的主要原因,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控压钻井技术是解决涌、漏、塌以及涌漏同存等窄窗口条件下安全钻井难题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
[0003]自动节流管路系统是实现控压钻井技术的关键设备。目前,常用的控压钻井自动节流管路系统体积较大,对于井场面积受限时不利于管路系统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响应钻井自动控压节流管系统,不仅能够满足控压钻井的基本需求,而且还能有效节省设备占地面积,扩展控压钻井的应用范围。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响应钻井自动控压节流管系统,包括回压入口、通过第一管线与会回压入口相连接的第一三通、通过第二管线与第一三通相连接的四通、通过第三管线与四通相连接的六通、设置在第三管线上的第一手动平板阀闸、通过第四管线与六通相连接的第二三通、与第二三通相连接的第五管线、通过第六管线与第五管线相连接的第一回压出口、设置在第二三通与六通之间的第七管线、设置在第七管线上的质量流量计、设置在第七管线上并位于质量流量计两侧的第一电动平板阀闸以及第二电动平板阀闸、设置在六通与四通之间的第八管线、设置在第八管线上的第一电动节流阀、设置在第八管线上并位于第一电动节流阀两侧的第三电动平板阀闸以及第四电动平板阀闸、设置在六通与第一三通之间的第十管线、设置在第十管线上的第二电动节流阀、设置在第十管线上并位于六通与第二电动节流阀之间的第七电动平板阀闸、设置在第十管线上并位于第二电动节流阀与第一三通之间的第八电动平板阀闸、设置在第十管线上并位于第二电动节流阀与第八电动平板阀闸的之间的第三三通、通过第十一管线与第三三通相连接的补压入口和设置在第十一管线上的第九电动平板节流阀。
[0006]进一步的,还包括通过第十二管线与第五管线相连接的第二回压出口。
[0007]进一步的,所述质量流量计为科氏质量流量计。
[0008]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六通与四通之间的第九管线、设置在第九管线上的第三电动节流阀和设置在第九管线上且位于第三电动节流阀两侧的第五电动平板阀闸以及第六电动平板阀闸。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其一,通过回压入口、第一管线、第
一三通、第二管线、四通、第三管线、六通、第一手动平板阀闸、第四管线、第二三通、第五管线、第六管线、第一回压出口、第七管线、质量流量计、第一电动平板阀闸、第二电动平板阀闸、第八管线、第一电动节流阀、第三电动平板阀闸、第四电动平板阀闸、第十管线、第二电动节流阀、第七电动平板阀闸、第八电动平板阀闸、第三三通、第十一管线、补压入口和第九电动平板节流阀的配合,不仅能够实现压钻井过程中对油气井井口套压的精确控制,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以及体积小的特点。
[0010]其二,因为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通过第十二管线与第五管线相连接的第二回压出口,故而能够对第一回压出口或第五管线发生故障时,通过第十二管线、第二回压口的配合,继续实现与第五管线之间的连接,从而更好地进行回压处理,故而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可靠性。
[0011]其三,因为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设置在六通与四通之间的第九管线、设置在第九管线上的第三电动节流阀和设置在第九管线上且位于第三电动节流阀两侧的第五电动平板阀闸以及第六电动平板阀闸,故而能够在第八管线、第一电动节流阀、第三电动平板阀闸、第四电动平板阀闸中的任意一个部件发生故障时,通过第九管线、第三电动节流阀、第五电动平板阀闸、第六电动平板阀闸的配合,继续使得装置对钻井液出口流量及密度进行测量,便于快速判断溢流和漏失,及时处理,增强钻井安全;从而增强装置的稳定性、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0014]图中:1、第一回压出口;2、第二回压出口;3、第二三通;4、第一电动平板阀闸;5、质量流量计;6、第二手动平板阀闸;7、第二电动平板阀闸;8、第七电动平板阀闸;9、六通;10、第三电动平板阀闸;11、第五电动平板阀闸;12、第一手动平板阀闸;13、第三电动节流阀;14、第一电动节流阀;15、第四电动平板阀闸;16、四通;17、第六电动平板阀闸;18、第一三通;19、第八电动平板阀闸;20、第三三通;21、第二电动节流阀;22、第九电动平板节流阀;23、回压入口;24、补压入口;25、第一管线;26、第十一管线;27、第二管线;28、第十管线;29、第九管线;30、第三管线;31、第八管线;32、第四管线;33、第七管线;34、第五管线;35、第十二管线;36、第六管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清楚阐述本技术的内容,但本技术的保护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
[0016]如图1所示,一种快速响应钻井自动控压节流管系统,包括回压入口23、通过第一管线25与会回压入口相连接的第一三通18、通过第二管线27与第一三通18相连接的四通16、通过第三管线30与四通16相连接的六通9、设置在第三管线30上的第一手动平板阀闸12、通过第四管线32与六通相连接的第二三通3、设置在第四管线32上的第二手动平板阀闸
6、与第二三通3相连接的第五管线34、通过第六管线36与第五管线34相连接的第一回压出口1、设置在第二三通3与六通9之间的第七管线33、设置在第七管线33上的质量流量计5、设置在第七管线33上并位于质量流量计5两侧的第一电动平板阀闸4以及第二电动平板阀闸7、设置在六通9与四通16之间的第八管线31、设置在第八管线31上的第一电动节流阀14、设置在第八管线31上并位于第一电动节流阀14两侧的第三电动平板阀闸10以及第四电动平板阀闸15、设置在六通9与第一三通18之间的第十管线28、设置在第十管线28上的第二电动节流阀21、设置在第十管线28上并位于六通9与第二电动节流阀21之间的第七电动平板阀闸8、设置在第十管线28上并位于第二电动节流阀21与第一三通18之间的第八电动平板阀闸19、设置在第十管线28上并位于第二电动节流阀21与第八电动平板阀闸19的之间的第三三通20、通过第十一管线26与第三三通相连接的补压入口24和设置在第十一管线26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响应钻井自动控压节流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回压入口(23)、通过第一管线(25)与回压入口相连接的第一三通(18)、通过第二管线(27)与第一三通(18)相连接的四通(16)、通过第三管线(30)与四通(16)相连接的六通(9)、设置在第三管线(30)上的第一手动平板阀闸(12)、通过第四管线(32)与六通相连接的第二三通(3)、设置在第四管线(32)上的第二手动平板阀闸(6)、与第二三通(3)相连接的第五管线(34)、通过第六管线(36)与第五管线(34)相连接的第一回压出口(1)、设置在第二三通(3)与六通(9)之间的第七管线(33)、设置在第七管线(33)上的质量流量计(5)、设置在第七管线(33)上并位于质量流量计(5)两侧的第一电动平板阀闸(4)以及第二电动平板阀闸(7)、设置在六通(9)与四通(16)之间的第八管线(31)、设置在第八管线(31)上的第一电动节流阀(14)、设置在第八管线(31)上并位于第一电动节流阀(14)两侧的第三电动平板阀闸(10)以及第四电动平板阀闸(15)、设置在六通(9)与第一三通(18)之间的第十管线(28)、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清贾志强曹新新李新凯李世辉贾飞龙于传霖张莉侯省起
申请(专利权)人:濮阳博瑞特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