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希媛专利>正文

一种气液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6019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的内壁中部贯穿设有内管,所述外管的顶部一侧贯穿设有输入口,所述外管的底端中部贯穿设有液体出口,所述外管的顶端中部固定设有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与外管之间通过捕沫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外管的内壁与内管之间环绕设置有螺旋片,所述螺旋片与外管和内管之间形成螺旋通道,所述内管的内部设有气体通道,所述内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气体收集口,所述外管的内壁位于气体收集口和气体出口的中部固定设有导流器,该种气液分离器,结构简单合理,设计新颖,区别传统采用重力沉降原理的气液分离器,具有分离效率高、设备体积较小、占用空间少的特点。的特点。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液分离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液分离
,具体为一种气液分离器。

技术介绍

[0002]饱和气体在降温或者加压过程中,一部分可凝气体组分会形成小液滴随气体一起流动。气液分离器的作用就是处理含有少量凝液的气体,实现分离器现凝液回收或气相净化。
[0003]目前气液分离器多采用重力沉降原理分离。重力沉降的原理简述由于气体与液体的密度不同,液体在与气体一起流动时,液体会受到重力的作用,产生一个向下的速度,而气体仍然朝着原来的方向流动,也就是说液体与气体在重力场中有分离的倾向,向下的液体附着在壁面上汇集在一起通过排放管排出。
[0004]上述方法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分离效率低、设备体积庞大、占用空间多等问题。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气液分离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的内壁中部贯穿设有内管,所述外管的顶部一侧贯穿设有输入口,所述外管的底端中部贯穿设有液体出口,所述外管的顶端中部固定设有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与外管之间通过捕沫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外管的内壁与内管之间环绕设置有螺旋片,所述螺旋片与外管和内管之间形成螺旋通道,所述内管的内部设有气体通道,所述内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气体收集口,所述外管的内壁位于气体收集口和液体出口的中部固定设有导流器。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流器的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的转轴顶端固定连接叶轮,所述螺旋杆的转轴底端固定设有阻尼器,所述外管的底端一侧固定设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转轴通过阻尼器与螺旋杆传动连接,所述导流器与液体出口之间设置有液体通道。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捕沫装置的顶端固定设有气体输出端,且所述气体输出端与气体出口的底端内壁螺纹连接,所述捕沫装置的底端固定设有气体输入端,且所述气体输入端与外管的顶端内壁螺纹连接,所述捕沫装置的内壁底部固定设有第一分隔板,所述捕沫装置的内壁中部固定设有第二分隔板,所述捕沫装置的内壁顶部固定设有第三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的顶端与第二分隔板中部固定设有第一捕沫网,所述第二分隔板的顶端与第三分隔板的底端固定设有第二捕沫网,所述捕沫装置的内壁顶端固定设有第三捕沫网。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捕沫装置的内壁与第一分隔板的接触位置顶部贯穿设有第一引流槽,且所述第一引流槽的末端贯穿捕沫装置的底端,所述捕沫装置的内壁与第二分隔板的接触位置顶部贯穿设有第二引流槽,且所述第二引流槽的末端贯穿
捕沫装置的底端,所述第一引流槽和第二引流槽的末端均固定连接回流端,所述回流端的表面贯穿设有若干个漏水孔。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液滴阻隔器包括第一半球罩和第二半球罩,所述第一半球罩的一侧固定连接内管的内壁,所述第二半球罩以内管的中心轴为对称轴与第一半球罩镜像设置,且所述第二半球罩设置在第一半球罩的顶部,所述第一半球罩和第二半球罩的中部均通过连接支架固定连接内管的内壁。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管、内管和螺旋片组成气液分离仓,所述外管、气体收集口和导流器组成低压分流室,所述低压分流室内壁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外接控制终端信号连接,所述步进电机与外接控制终端信号连接。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入口的端部固定设有输入口法兰盘,所述液体出口的端部固定设有液体出口法兰盘,所述气体出口的顶端固定设有气体出口法兰盘。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低压分流室的管径大于输入口和液体出口的管径,且所述液体出口的管径是输入口的管径两倍,所述低压分流室的管径为液体出口的管径1.5倍。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气液分离器利用螺旋产生离心力的原理使流过的原液因气体和液体比重的不同而发生分离,区别传统采用重力沉降原理的气液分离器,具有分离效率高、设备体积较小、占用空间少的特点;通过设置捕沫装置可以将带泡沫的气体进行分裂,通过设置的第一捕沫网、第二捕沫网和第三捕沫网,可以对带泡沫的气体进行层级分裂,有效提高捕沫效果,便于后续气体的收集;通过设置第一引流槽,可以将第一捕沫网分裂泡沫时产生的水珠通过第一分隔板汇流至回流端,通过设置第二引流槽,可以将第二捕沫网分裂泡沫时产生的水珠通过第二分隔板汇流至回流端,通过在回流端的表面贯穿设有若干个漏水孔,可以使聚集的水珠滴落在螺旋通道中;通过设置液滴阻隔器,把随气体溅入气体通道的液滴阻隔,第一半球罩可以阻隔大部分的液滴,并将其回流到外管的内壁,第二半球罩将少量未被阻隔的液滴再次阻隔,并使其回流,使得在阻隔液滴的同时也不会影响气体通道的流通性;通过在输入口的端部固定设有输入口法兰盘,液体出口的端部固定设有液体出口法兰盘,气体出口的顶端固定设有气体出口法兰盘,可以便于将该种气液分离器快速方便的安装到所需的工作环境中,便于工作人员使用,无需焊接,节省安装的时间。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气液分离器的捕沫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气液分离器的液滴阻隔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气液分离器的外管连接端口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气液分离器的压力自控装置电路原理图。
[0021]图中:1、外管;2、内管;3、输入口;4、液体出口;5、气体出口;6、捕沫装置;601、气体输出端;602、气体输入端;603、第一分隔板;604、第二分隔板;605、第三分隔板;606、第一捕
沫网;607、第二捕沫网;608、第三捕沫网;609、第一引流槽;610、第二引流槽;611、回流端;7、螺旋通道;8、气体通道;9、气体收集口;10、导流器;11、螺旋杆;12、叶轮;13、阻尼器;14、步进电机;15、液体通道;16、液滴阻隔器;1601、第一半球罩;1602、第二半球罩;1603、连接支架;17、压力传感器;18、输入口法兰盘;19、液体出口法兰盘;20、气体出口法兰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3]如图1

5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外管1,外管1的内壁中部贯穿设有内管2,外管1的顶部一侧贯穿设有输入口3,外管1的底端中部贯穿设有液体出口4,外管1的顶端中部固定设有气体出口5,气体出口5与外管1之间通过捕沫装置6固定连接,外管1的内壁与内管2之间环绕设置有螺旋片,螺旋片与外管1和内管2之间形成螺旋通道7,内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外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的内壁中部贯穿设有内管(2),所述外管(1)的顶部一侧贯穿设有输入口(3),所述外管(1)的底端中部贯穿设有液体出口(4),所述外管(1)的顶端中部固定设有气体出口(5),所述气体出口(5)与外管(1)之间通过捕沫装置(6)固定连接,所述外管(1)的内壁与内管(2)之间环绕设置有螺旋片,所述螺旋片与外管(1)和内管(2)之间形成螺旋通道(7),所述内管(2)的内部设有气体通道(8),所述内管(2)的底端固定连接气体收集口(9),所述外管(1)的内壁位于气体收集口(9)和液体出口(4)的中部固定设有导流器(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器(10)的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螺旋杆(11),所述螺旋杆(11)的转轴顶端固定连接叶轮(12),所述螺旋杆(11)的转轴底端固定设有阻尼器(13),所述外管(1)的底端一侧固定设有步进电机(14),所述步进电机(14)的转轴通过阻尼器(13)与螺旋杆(11)传动连接,且所述阻尼器(13)能够根据步进电机(14)的输出而控制降低螺旋杆(11)转速的程度,所述导流器(10)与液体出口(4)之间设置有液体通道(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沫装置(6)的顶端固定设有气体输出端(601),且所述气体输出端(601)与气体出口(5)的底端内壁螺纹连接,所述捕沫装置(6)的底端固定设有气体输入端(602),且所述气体输入端(602)与外管(1)的顶端内壁螺纹连接,所述捕沫装置(6)的内壁底部固定设有第一分隔板(603),所述捕沫装置(6)的内壁中部固定设有第二分隔板(604),所述捕沫装置(6)的内壁顶部固定设有第三分隔板(605),所述第一分隔板(603)的顶端与第二分隔板(604)中部固定设有第一捕沫网(606),所述第二分隔板(604)的顶端与第三分隔板(605)的底端固定设有第二捕沫网(607),所述捕沫装置(6)的内壁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希媛程希尧张建国车焕喜杨金友程波高守华宋志刚张明程许珍珍李元李海民刘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程希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