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压缩机密封保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5554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温压缩机密封保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供气源(101)、保温保压循环控制组件、密封控制组件和清洗控制组件;供气源通过保温保压循环控制组件连接至低温压缩机的目标腔体(100),并在供气源与目标腔体间形成循环气路;供气源通过密封控制组件连接至目标腔体,在供气源与目标腔体间形成进排气气路;供气源通过清洗控制组件连接至目标腔体,在供气源与目标腔体之间形成进气气路;目标腔体上形成有泄漏通道(1041)。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一套设备满足低温压缩机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密封保压、保温、气路循环、清洗等功能对供气的需求,占用空间小,集成度高,有利于设备的布置安装、更新迭代和检修维护。更新迭代和检修维护。更新迭代和检修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温压缩机密封保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透平机械的运行控制装置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大型低温压缩机密封保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叶轮直径超过3.5米的大型低温压缩机的运行过程中,由于运行工艺的不同,其内部工作介质可处于负压、增压、低温等各种复杂的运行工况。为了保证压缩机在各类工况下的正常运转,需要外部供气系统分别为低温压缩机提供用于密封、保温、清洗等功能的气源,而现有技术的供气系统无法满足多功能的气源供给。在低温压缩机的实际运行中,根据工艺需要分别设置不同的供气系统,大大增加了设备工艺成本,占用了较大的空间且现场安装不便,各供气系统均需要独立控制,控制和检修维护不便,影响低温压缩机的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低温压缩机密封保温装置,能通过一套设备满足低温压缩机腔体密封保压、保温、清洗所需的供气,以满足不同的低温压缩机运行工况的工艺要求。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低温压缩机密封保温装置的控制方法,能在低温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实现保压和保温控制,实现对目标腔体的压力和温度的有效控制。
[0005]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低温压缩机密封保温装置,包括带有出气口和进气口的供气源、以及分别连接至控制系统的保温保压循环控制组件、密封控制组件和清洗控制组件;供气源的第一个出气口通过保温保压循环控制组件经保温进气管连接至低温压缩机的目标腔体的第一个进气口,并在供气源与目标腔体之间形成循环气路;目标腔体的第一个出气口通过保温保压循环控制组件经保温排气管连接至供气源的第一个进气口;供气源的第二个出气口通过密封控制组件经密封进气管连接至低温压缩机的目标腔体的第二个进气口,目标腔体的第二个出气口通过密封控制组件经密封排气管连接至供气源的第二个进气口,在供气源与目标腔体之间形成进排气气路;供气源的第三个出气口通过清洗控制组件经清洗进气管连接至低温压缩机的目标腔体的第三个进气口,在供气源与目标腔体之间形成进气气路,且该目标腔体上形成有若干个用于排气的泄漏通道。
[0006]所述的低温压缩机的目标腔体是一个或多个;保温保压循环控制时的目标腔体为目标保温保压腔体,密封控制时的目标腔体为目标密封腔体,清洗控制时的目标腔体为目标清洗腔体;其中,所述的目标保温保压腔体和目标密封腔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的目标密封腔体内部设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将目标密封腔体分隔为与进气口连通的进气侧腔体和与出气口连通的排气侧腔体,且进气侧腔体与排气侧腔体相互独
立。
[0007]所述的保温保压循环控制组件包括循环气路机构,循环气路机构包括: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串联于保温进气管上的第一入口气动调节阀、第一入口止回阀和循环风机、串联于目标保温保压腔体的出气口与循环风机的进气口之间的循环回路止回阀、以及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串接于保温排气管上的第一出口气动调节阀和排气止回阀;第一入口气动调节阀串接至供气源的第一个出气口,循环风机串接至目标保温保压腔体的进气口;第一出口气动调节阀串接至目标保温保压腔体的出气口,排气止回阀通过供气源的第一个进气口串接至供气源的废气母管。
[0008]所述的保温保压循环控制组件还包括保温机构,保温机构包括:依次串接在循环风机与目标保温保压腔体的进气口之间的第一加热器、冷却器和入口温度传感器、以及设置在目标保温保压腔体的出气口处的第一出口温度传感器,第一加热器连接至控制系统,入口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出口温度传感器分别外接报警设备。
[0009]所述的保温保压循环控制组件包括保压机构,保压机构包括:设置在目标保温保压腔体的出气口处的第一出口压力传感器和第一出口差压传感器、以及串接在第一入口气动调节阀与供气源的第一个出气口之间的第一入口减压阀,第一出口差压传感器、第一入口气动调节阀和第一出口气动调节阀分别连接至控制系统。
[0010]所述的密封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密封进气管上的第二入口止回阀和进气调压机构、以及设置在密封排气管上的第二出口止回阀和排气调压机构;进气调压机构包括:依次串接在供气源的第二出气口与第二入口止回阀进气端之间的第二入口减压阀和第二入口气动调节阀、以及连接在目标密封腔体的进气口与第二入口止回阀出气端之间的入口差压传感器,第二入口气动调节阀和入口压差传感器分别连接至控制系统;第二出口止回阀连接至供气源的废气母管;排气调压机构包括:依次串接在目标密封腔体的出气口与第二出口止回阀之间的第二出口压力传感器、第二出口差压传感器和第二出口气动调节阀,第二出口差压传感器和第二出口气动调节阀分别连接至控制系统。
[0011]所述的密封控制组件还包括调温机构,调温机构包括:串接在目标密封腔体的进气口与第二入口止回阀之间的第二加热器、以及设置在在目标密封腔体的出气口处的第二出口温度传感器,第二出口温度传感器外接报警设备。
[0012]所述的清洗控制组件包括:沿气流方向依次串接于清洗进气管上的第三入口减压阀、入口电动开关阀和入口截流阀,第三入口减压阀串接至供气源的第三个出气口,入口截流阀串接至目标清洗腔体的进气口,目标清洗腔体的进气口处设有入口压力传感器,入口压力传感器外接报警装置。
[0013]一种采用低温压缩机密封保温装置的密封保温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1:控制系统内预设目标腔体的目标压差值和目标温度值,打开入口减压阀和加热器,使供气源内的气体输送至目标腔体内,并采集目标腔体的压力数据和温度数据;所述的压力数据包括目标腔体的腔体内压力、进气压力和腔体内外压力差,温度数据包括目标腔体的腔体内温度;步骤S102:控制系统比对目标腔体的腔体内外压力差与目标压差值,若腔体内外压力差大于目标压差值,则执行步骤S103,若腔体内外压力差小于目标压差值,则执行步骤
S106,若腔体内外压力差等于目标压差值,则返回步骤S101;步骤S103:减小目标腔体内的压力;步骤S104:控制系统重新采集目标腔体的压力数据,并判断目标腔体的腔体内外压力差是否降至目标压差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105,若否,则返回步骤S103;步骤S105:控制系统判断是否进行保温控制,若是,则执行步骤S108,若否,则返回步骤S102;步骤S106:增大目标腔体内的压力;步骤S107:控制系统重新采集目标腔体的压力数据,并判断目标腔体的腔体内外压力差是否升至目标压差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105,若否,则返回步骤S106;步骤S108:控制系统比对目标腔体的腔体内温度与目标温度值;若腔体内温度超出目标温度值,则减小加热器的输出功率,转至步骤S109;若腔体内温度低于目标温度值,则增大加热器的输出功率,转至步骤S109;若腔体内温度位于目标温度值内,则返回步骤S102;步骤S109:控制系统重新采集目标腔体的温度数据,并判断腔体内温度是否位于目标温度值内,若是,则返回步骤S102,若否,则返回步骤S108。
[0014]所述的步骤S103中,目标腔体内的压力减小方法包括减小入口气动调节阀的开度、增大出口气动调节阀的开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压缩机密封保温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带有出气口和进气口的供气源(101)、以及分别连接至控制系统的保温保压循环控制组件、密封控制组件和清洗控制组件;供气源(101)的第一个出气口通过保温保压循环控制组件经保温进气管(105)连接至低温压缩机的目标腔体(100)的第一个进气口,并在供气源(101)与目标腔体(100)之间形成循环气路;目标腔体(100)的第一个出气口通过保温保压循环控制组件经保温排气管(106)连接至供气源(101)的第一个进气口;供气源(101)的第二个出气口通过密封控制组件经密封进气管(107)连接至低温压缩机的目标腔体(100)的第二个进气口,目标腔体(100)的第二个出气口通过密封控制组件经密封排气管(108)连接至供气源(101)的第二个进气口,在供气源(101)与目标腔体(100)之间形成进排气气路;供气源(101)的第三个出气口通过清洗控制组件经清洗进气管(109)连接至低温压缩机的目标腔体(100)的第三个进气口,在供气源(101)与目标腔体(100)之间形成进气气路,且该目标腔体(100)上形成有若干个用于排气的泄漏通道(10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压缩机密封保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低温压缩机的目标腔体(100)是一个或多个;保温保压循环控制时的目标腔体(100)为目标保温保压腔体(102),密封控制时的目标腔体(100)为目标密封腔体(103),清洗控制时的目标腔体(100)为目标清洗腔体(104);其中,所述的目标保温保压腔体(102)和目标密封腔体(103)内设有温度传感器(1010);所述的目标密封腔体(103)内部设有密封结构(1031),密封结构(1031)将目标密封腔体(103)分隔为与进气口连通的进气侧腔体和与出气口连通的排气侧腔体,且进气侧腔体与排气侧腔体相互独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压缩机密封保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保温保压循环控制组件包括循环气路机构,循环气路机构包括: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串联于保温进气管(105)上的第一入口气动调节阀(202)、第一入口止回阀(203)和循环风机(204)、串联于目标保温保压腔体(102)的出气口与循环风机(204)的进气口之间的循环回路止回阀(213)、以及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串接于保温排气管(106)上的第一出口气动调节阀(211)和排气止回阀(212);第一入口气动调节阀(202)串接至供气源(101)的第一个出气口,循环风机(204)串接至目标保温保压腔体(102)的进气口;第一出口气动调节阀(211)串接至目标保温保压腔体(102)的出气口,排气止回阀(212)通过供气源(101)的第一个进气口串接至供气源(101)的废气母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温压缩机密封保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保温保压循环控制组件还包括保温机构,保温机构包括:依次串接在循环风机(204)与目标保温保压腔体(102)的进气口之间的第一加热器(205)、冷却器(206)和入口温度传感器(207)、以及设置在目标保温保压腔体(102)的出气口处的第一出口温度传感器(210),第一加热器(205)连接至控制系统,入口温度传感器(207)和第一出口温度传感器(210)分别外接报警设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压缩机密封保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保温保压循环控制组件包括保压机构,保压机构包括:设置在目标保温保压腔体(102)的出气口处的第一出口压力传感器(208)和第一出口差压传感器(209)、以及串接在第一入口气动调节阀(202)与供气源(101)的第一个出气口之间的第一入口减压阀(201),第一出口差压传感器(209)、
第一入口气动调节阀(202)和第一出口气动调节阀(211)分别连接至控制系统。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压缩机密封保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密封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密封进气管(107)上的第二入口止回阀(303)和进气调压机构、以及设置在密封排气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龙张文周恩民徐宇峰李刚吴勇航杨知寰洪兴福胡运华卢世承张维平刘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鼓风机厂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六三八三三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六三八三七部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