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钻架精准锚护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552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煤矿钻架精准锚护定位装置,属于锚钻装置的技术领域,包括临时支护、竖直举升组件、水平滑动组件、工作台以及用于安装钻机的钻架组件;临时支护包括箱体、上支护油缸和下支护油缸;竖直举升组件包括固定架、举升架、连接架、举升油缸、举升滑轮单元和举升链条;水平滑动组件包括固定轨道、滑动轨道、平移油缸、旋转机构、旋转油缸和倾斜油缸;工作台位于两组钻架组件之间,与固定轨道连接。上述煤矿钻架精准锚护定位装置是一种垂直升降式锚钻装置,占用空间小,且定位准确性较高。且定位准确性较高。且定位准确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钻架精准锚护定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锚钻装置的
,具体公开了一种煤矿钻架精准锚护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化的煤矿中,锚索支护是目前煤矿巷道经济有效的支护方式,是安全作业和防止煤层塌陷的主要手段。
[0003]目前国内各大型煤矿使用的掘锚一体机和锚索钻车所搭载的举升锚钻系统在进行举升锚护作业时大多采用四杆机构进行举升,锚索作业存在定位不准确和举升高度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煤矿钻架精准锚护定位装置,以改善四杆举升机构存在定位不准确和举升高度过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煤矿钻架精准锚护定位装置,包括临时支护(1)、竖直举升组件(2)、水平滑动组件(3)、工作台(4)以及用于安装钻机的钻架组件(5);临时支护(1)包括箱体(1.1)、上支护油缸(1.2)和下支护油缸(1.3);上支护油缸(1.2)和下支护油缸(1.3)均安装在箱体(1.1)上,上支护油缸(1.2)的活塞位于箱体(1.1)的上方,下支护油缸(1.3)的活塞位于箱体(1.1)的下方;竖直举升组件(2)包括固定架(2.1)、举升架(2.2)、连接架(2.3)、举升油缸(2.4)、举升滑轮单元(2.5)和举升链条(2.6);固定架(2.1)包括用于与掘锚一体机或锚索钻车连接的固定底板、竖直设置在固定底板上的两组固定立轨、连接两组固定立轨的上固定横梁以及用于连接临时支护(1)的下固定横梁;临时支护(1)的箱体(1.1)固定在下固定横梁上;举升架(2.2)包括与固定立轨滑动配合的举升立轨以及连接两组举升立轨的上举升横梁和下举升横梁;连接架(2.3)包括与上下举升横梁平行的连接横梁以及与举升立轨平行的连接纵梁,连接纵梁与举升立轨滑动配合;举升油缸(2.4)的缸体铰接在固定底板上,活塞铰接在举升架(2.2)上;举升滑轮单元(2.5)包括固定在上举升横梁上的滑轮轴(2.5.1)以及转动安装在滑轮轴(2.5.1)上的滑轮(2.5.2);举升链条(2.6)绕过滑轮(2.5.2),两端分别与连接纵梁和上固定横梁连接;水平滑动组件(3)包括固定轨道(3.1)、滑动轨道(3.2)、平移油缸(3.3)、旋转机构(3.4)、旋转油缸(3.5)和倾斜油缸(3.6);固定轨道(3.1)固定在连接横梁上;滑动轨道(3.2)设置在固定轨道(3.1)的两端,且与固定轨道(3.1)滑动配合;平移油缸(3.3)的两端分别与固定轨道(3.1)和滑动轨道(3.2)铰接;旋转机构(3.4)穿过滑动轨道(3.2),位于滑动轨道(3.2)外侧的端部与钻架组件(5)通过水平铰轴铰接,位于滑动轨道(3.2)内侧的端部设置有上下两组油缸连接耳;旋转油缸(3.5)的两端分别与滑动轨道(3.2)和油缸连接耳铰接;倾斜油缸(3.6)的两端分别与滑动轨道(3.2)和钻架组件(5)连接,用于驱动钻架组件(5)绕水平铰轴(2)转动;工作台(4)位于两组钻架组件(5)之间,与固定轨道(3.1)连接。
[0006]进一步地,上支护油缸(1.2)和下支护油缸(1.3)均通过连接耳(1.4)和铰轴(1.5)
与箱体(1.1)铰接,缸体外设置有油缸卡环(1.6)。
[0007]进一步地,竖直举升组件(2)还包括滚轮单元Ⅰ(2.7);滚轮单元Ⅰ(2.7)包括滚轮轴I(2.7.1)、转动安装在滚轮轴I(2.7.1)上的滚轮I(2.7.2)以及设置在滚轮轴I(2.7.1)端部的挡板;固定立轨的顶端和举升立轨的底端均设置有凹槽,滚轮轴I(2.7.1)安装在凹槽内,螺钉穿过挡板将滚轮单元Ⅰ(2.7)安装在固定立轨和举升立轨上,滚轮I(2.7.2)位于固定立轨和举升立轨之间且与固定立轨的侧壁接触;进一步地,竖直举升组件(2)还包括滚轮单元Ⅱ(2.8);滚轮单元Ⅱ(2.8)包括滚轮轴Ⅱ(2.8.1)以及转动安装在滚轮轴Ⅱ(2.8.1)上的滚轮Ⅱ(2.8.2),滚轮轴Ⅱ(2.8.1)通过螺钉固定在连接纵梁上,滚轮Ⅱ(2.8.2)位于举升立轨和连接纵梁之间且与举升立轨的侧壁接触。
[0008]进一步地,上举升横梁上设置有滑轮安装柱,滑轮安装柱上设置有凹槽;滑轮轴(2.5.1)的端部设置有挡板,滑轮轴(2.5.1)安装在凹槽内,螺钉穿过挡板将举升滑轮单元(2.5)固定在滑轮安装柱上;连接纵梁设置有链条安装柱,举升链条(2.6)的两端分别通过链条安装柱与连接纵梁和上固定横梁连接。
[0009]进一步地,工作台(4)包括平台底板(4.1)、铰接在平台底板两侧的平台翻板(4.2)、与平台底板(4.1)相对设置的顶棚(4.3)、连接顶棚和平台底板的支撑柱、设置在两组支撑柱之间的整车控制单元(4.4)、翻板油缸(4.5)和顶棚升降油缸;平台底板(4.1)通过螺栓与固定轨道(3.1)连接;翻板油缸(4.5)的两端分别与平台底板(4.1)和平台翻板(4.2)铰接;支撑柱包括底端固定在平台底板上的下支撑柱(4.7)以及顶端固定在顶棚(4.3)上的上支撑柱(4.6),上支撑柱(4.6)和下支撑柱(4.7)滑动插接;顶棚升降油缸安装在支撑柱内,缸体与下支撑柱(4.7)铰接,活塞与上支撑柱(4.6)铰接。
[0010]进一步地,顶棚(4.3)上还设置有顶棚照明灯(4.8)。
[0011]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上述煤矿钻架精准锚护定位装置是一种垂直升降式锚钻装置,占用空间小,且定位准确性较高;采用举升油缸、举升滑轮单元和举升链条配合的间接举升方式,可靠性大幅度提高,且钻架组件的行程是举升油缸行程的两倍,在节省空间的基础上实现举升距离的增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煤矿钻架精准锚护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临时支护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竖直举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水平滑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钻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滚轮单元Ⅰ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滚轮单元Ⅱ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举升滑轮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

临时支护;1.1

箱体;1.2

上支护油缸;1.3

下支护油缸;1.4

连接耳;
1.5

铰轴;1.6

油缸卡环;2

竖直举升组件;2.1

固定架;2.2

举升架;2.3

连接架;2.4

举升油缸;2.5

举升滑轮单元;2.5.1

滑轮轴;2.5.2

滑轮;2.6

举升链条;2.7

滚轮单元Ⅰ;2.7.1

滚轮轴I;2.7.2

滚轮I;2.7.3

滚轮轴承I;2.7.4

弹性挡圈I;2.8

滚轮单元Ⅱ;2.8.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钻架精准锚护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临时支护(1)、竖直举升组件(2)、水平滑动组件(3)、工作台(4)以及用于安装钻机的钻架组件(5);所述临时支护(1)包括箱体(1.1)、上支护油缸(1.2)和下支护油缸(1.3);所述上支护油缸(1.2)和下支护油缸(1.3)均安装在箱体(1.1)上,上支护油缸(1.2)的活塞位于箱体(1.1)的上方,下支护油缸(1.3)的活塞位于箱体(1.1)的下方;所述竖直举升组件(2)包括固定架(2.1)、举升架(2.2)、连接架(2.3)、举升油缸(2.4)、举升滑轮单元(2.5)和举升链条(2.6); 所述固定架(2.1)包括用于与掘锚一体机或锚索钻车连接的固定底板、竖直设置在固定底板上的两组固定立轨、连接两组固定立轨的上固定横梁以及用于连接临时支护(1)的下固定横梁;所述临时支护(1)的箱体(1.1)固定在下固定横梁上;所述举升架(2.2)包括与固定立轨滑动配合的举升立轨以及连接两组举升立轨的上举升横梁和下举升横梁;所述连接架(2.3)包括与举升横梁平行的连接横梁以及与举升立轨平行的连接纵梁,连接纵梁与举升立轨滑动配合;所述举升油缸(2.4)的缸体铰接在固定底板上,活塞铰接在举升架(2.2)上;所述举升滑轮单元(2.5)包括固定在上举升横梁上的滑轮轴(2.5.1)以及转动安装在滑轮轴(2.5.1)上的滑轮(2.5.2);所述举升链条(2.6)绕过滑轮(2.5.2),两端分别与连接纵梁和上固定横梁连接;所述水平滑动组件(3)包括固定轨道(3.1)、滑动轨道(3.2)、平移油缸(3.3)、旋转机构(3.4)、旋转油缸(3.5)和倾斜油缸(3.6);所述固定轨道(3.1)固定在连接横梁上;所述滑动轨道(3.2)设置在固定轨道(3.1)的两端,且与固定轨道(3.1)滑动配合;所述平移油缸(3.3)的两端分别与固定轨道(3.1)和滑动轨道(3.2)铰接;所述旋转机构(3.4)穿过滑动轨道(3.2),位于滑动轨道(3.2)外侧的端部与钻架组件(5)通过水平铰轴(6)铰接,位于滑动轨道(3.2)内侧的端部设置有上下两组油缸连接耳;所述旋转油缸(3.5)的两端分别与滑动轨道(3.2)和油缸连接耳铰接;所述倾斜油缸(3.6)的两端分别与滑动轨道(3.2)和钻架组件(5)连接,用于驱动钻架组件(5)绕水平铰轴(6)转动;所述工作台位于两组钻架组件(5)之间,与固定轨道(3.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王育恒杨天王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