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光盘、程序及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5380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多值记录方式中,为了可以决定最佳记录功率以及最佳记录脉冲宽度而与光盘、装置的个体差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无关,而具有:第一步骤(步骤S2~S8),依次变化顶点脉冲宽度Ton来测试记录第一测试数据,并监视与该数据对应的反射光强度;第二步骤(步骤S9~S11),根据该监视结果决定最佳顶点脉冲宽度Ton;第三步骤(步骤S13、S14),根据决定的最佳顶点脉冲宽度Ton中的监视结果,分别决定与多值数据对应的最佳截止脉冲宽度Toff;以及第四步骤(步骤S15~S23),使用决定的最佳顶点脉冲宽度Ton以及最佳截止脉冲宽度Toff,依次变化记录功率来测试记录第二测试数据,并监视与该数据对应的反射光强度,根据监视结果决定最佳记录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可重写的相变型光记录介质等光盘记录与多值数据对应的记录标记的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和光盘、以及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信息记录方法的程序及记录了该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以及数据压缩技术的提高,作为用于记录音乐、电影、照片以及计算机软件等信息(以下也成为‘内容’)的介质,CD-ROM或可在与CD相同直径的盘上记录约相当于CD的7倍的数据的DVD-ROM等光盘受到注目,伴随其低价格化,再现记录在光盘中的内容的光盘装置已经普及。在CD-ROM或DVD-ROM等再现专用的光盘中,在其记录面上形成有螺旋状或同心圆状的凹坑串。而且,通过凹坑的长度以及凹坑间的长度以及它们的组合来记录信息。在该情况下,信息被变换(二值化)为0和1的两种数值(二值)的组合而记录在光盘中。以下,将这样的记录方式称作二值记录方式。另外,所述内容的信息量倾向于逐年增加,期待可记录于光盘的信息量的进一步增加。作为增加可记录于光盘上的信息量的手段之一,考虑将信息变换为三种以上的数值的组合而写入光盘,精力集中于进行面向实用化相关联的各种技术的开发。因此,以下,为了方便而将信息变换为三种以上的数值的组合的情况称作多值化,将多值化了的数据成为多值化数据。而且,这样,将信息多值化来记录的记录方式称作多值记录方式。而且,关于对重写型光盘的记录,因为存在该光盘以及光盘装置的个体差异或使用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需要在各个组合中将记录条件最佳化。例如,如果是相变型光盘的情况下,为了形成希望的记录标记,控制记录激光的发光时间宽度和记录功率以及擦除功率。根据以多值数据记录为对象的专利文献1,为了可靠地再现进行了多值记录的数据,而进行试写,并进行测试记录直到得到希望的再现信号为止。而且,记录校正(记录条件的修正)以如下的顺序进行,(1)记录再现实验数据(2)比较理想波形和再现信号波形(3)收敛了?如果“是”,则结束(4)如果“否”,则校正激光照射条件(5)返回(1)。这里,参照图12说明以本专利技术为应用对象的多值记录方式。以再现信号电平相应于多值数据而变化的方式,对记录轨道上的具有一定长度的每个记录单元进行记录。多值数据的再现以规定的频率将再现信号采样(例如,记录单元的中心位置),根据采样了的反射光强度来判别多值数据。再现光的点直径比记录单元的圆周方向的长度长,因此产生码间干扰。在现有技术中,考虑该码间干扰而进行如上述的记录校正,从而可以准确地判定多值数据。在8值记录的情况下,要考虑的多值数据的组合多达83=512组。从而,对记录条件的最佳化需要很多的时间。这一点,由特开2003-091822号公报中提出了一种不进行特开平10-134353号公报这样的复杂的步骤而通过简便的方法可以决定最佳记录条件(记录功率以及记录脉冲宽度)。该特开2003-091822公报是关于记录功率,将反射光强度饱和的记录功率设为最佳记录功率,另一方面,关于脉冲宽度将反射光强度饱和的脉冲宽度设为最佳脉冲宽度,以该最佳脉冲宽度为基准来决定其它的多值数据的脉冲宽度的方法。该提案例子中的脉冲宽度被定义为顶点脉冲宽度Ton和截止脉冲宽度Toff的合计与单元的时间宽度Tc的比(参照图1)。专利文献1特开10-134353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3-09182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这样的特开2003-091822号公报中公开的方法中可知,即使可以决定最佳记录功率也不能决定最佳脉冲宽度。以下说明该问题点。在该提案例子中决定的是(顶点脉冲宽度Ton+截止脉冲宽度Toff)/单元的时间宽度Tc(以下设为ξ),未规定到各个脉冲宽度。存在多个比ξ相等的顶点脉冲宽度Ton和截止脉冲宽度Toff的组合,不能唯一地决定各个组合。此外,可知这些组合对再现信号的质量产生影响,存在如不选择适当的组合则不能准确地再现多值数据的问题。具体来说,如图13所示,增大顶点脉冲宽度Ton时,对盘表面施加很多热,半径方向的标记宽度变宽,产生被叠加了来自位于与再现信号邻接轨道的记录标记的信号的串扰。此外,发生擦除邻接轨道中记录的标记的一部分的交叉擦除(cross erasure)。它们成为使反射光强度变动的原因。从而,在根据反射光强度判定多值数据的多值记录中,产生不能准确地再现记录的数据的问题。无论如何,顶点脉冲宽度和截止脉冲宽度的组合的最佳值根据光盘以及光盘装置的个体差异以及使用环境的变化而变动,因此在记录用户数据之前需要最佳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多值记录方式中,与信息记录装置的个体差别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无关,可以决定最佳记录功率以及最佳记录脉冲宽度(顶点脉冲宽度以及截止脉冲宽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多值记录方式中,与信息记录装置的个体差别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无关,对于最佳记录脉冲宽度(顶点脉冲宽度以及截止脉冲宽度)可以不使用具有过度的分辨率的脉冲宽度生成电路,而用简单的结构记录可再现最佳的反射光强度的记录标记串。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在于可以进行稳定的记录而不受光盘、信息记录装置的个体差别以及使用环境的影响。其它目的在于可以在短时间进行稳定的记录而不受光盘、信息记录装置的个体差别以及使用环境的影响。其它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设定测试记录中的初始值的光盘。技术方案1记载的专利技术是使用由一组顶点脉冲、截止脉冲、擦除脉冲构成的记录脉冲,以规定的记录功率在光盘上记录对应于多值数据的记录标记的信息记录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步骤,依次变化顶点脉冲宽度Ton来测试记录第一测试数据,并监视与该第一测试数据对应的反射光强度;第二步骤,根据该监视结果决定最佳顶点脉冲宽度Ton;第三步骤,根据由第二步骤决定的最佳顶点脉冲宽度Ton中的监视结果,分别决定与多值数据对应的最佳截止脉冲宽度Toff;以及第四步骤,使用由这些第二、第三步骤决定的最佳顶点脉冲宽度Ton以及最佳截止脉冲宽度Toff,依次变化记录功率来测试记录第二测试数据,并监视与该第二测试数据对应的反射光强度,根据监视结果决定最佳记录功率。技术方案2记载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信息记录方法中,在第二步骤中,将监视的反射光强度达到饱和值的最短的顶点脉冲宽度Ton决定为最佳顶点脉冲宽度。技术方案3记载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信息记录方法中,在第二步骤中,根据监视的结果,对各个顶点脉冲宽度Ton求截止脉冲宽度Toff和反射光强度I的关系式I=a·Toff3+b·Toff2+c·Toff+d,将系数c的绝对值为最小的顶点脉冲宽度Ton决定为最佳顶点脉冲宽度。技术方案4记载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信息记录方法中,在第三步骤中,将测试记录多值数据m时的截止脉冲宽度设为Toff(m)、将此时的反射光强度设为I(m)、将系数设为α时,使用与成为多值数据m的目标值的反射光强度L(m)有关的关系式Toff opt(m)=α·(I(m)-L(m))/(I(m+1)-I(m))/(Toff(m+1)-Toff(m))+Toff(m)设定与多值数据m对应的最佳截止脉冲宽度Toff opt(m)。技术方案5记载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信息记录方法中,在第三步骤中,使用截止脉冲宽度Toff(m)和反射光强度I(m)的关系式I(m)=a·Toff(m)3+b·Toff(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信息记录方法,使用由一组顶点脉冲、截止脉冲、擦除脉冲构成的记录脉冲,以规定的记录功率在光盘上记录对应于多值数据的记录标记,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第一步骤,依次变化顶点脉冲宽度Ton来测试记录第一测试数据,并监视与该第一测试数据 对应的反射光强度;第二步骤,根据该监视结果决定最佳顶点脉冲宽度Ton;第三步骤,根据由第二步骤决定的最佳顶点脉冲宽度Ton中的监视结果,分别决定与多值数据对应的最佳截止脉冲宽度Toff;以及第四步骤,使用由这些第二、 第三步骤决定的最佳顶点脉冲宽度Ton以及最佳截止脉冲宽度Toff,依次变化记录功率来测试记录第二测试数据,并监视与该第二测试数据对应的反射光强度,根据监视结果决定最佳记录功率。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3-10-17 357397/2003;JP 2004-4-28 133222/20041.一种信息记录方法,使用由一组顶点脉冲、截止脉冲、擦除脉冲构成的记录脉冲,以规定的记录功率在光盘上记录对应于多值数据的记录标记,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第一步骤,依次变化顶点脉冲宽度Ton来测试记录第一测试数据,并监视与该第一测试数据对应的反射光强度;第二步骤,根据该监视结果决定最佳顶点脉冲宽度Ton;第三步骤,根据由第二步骤决定的最佳顶点脉冲宽度Ton中的监视结果,分别决定与多值数据对应的最佳截止脉冲宽度Toff;以及第四步骤,使用由这些第二、第三步骤决定的最佳顶点脉冲宽度Ton以及最佳截止脉冲宽度Toff,依次变化记录功率来测试记录第二测试数据,并监视与该第二测试数据对应的反射光强度,根据监视结果决定最佳记录功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步骤中,将监视的反射光强度达到饱和值的最短的顶点脉冲宽度Ton决定为最佳顶点脉冲宽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步骤中,根据监视的结果,对各个顶点脉冲宽度Ton求截止脉冲宽度Toff和反射光强度I的关系式I=a·Toff3+b·Toff2+c·Toff+d,将系数c的绝对值为最小的顶点脉冲宽度Ton决定为最佳顶点脉冲宽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三步骤中,将测试记录多值数据m时的截止脉冲宽度设为Toff(m)、将此时的反射光强度设为I(m)、将系数设为α时,使用与成为多值数据m的目标值的反射光强度L(m)有关的关系式Toff opt(m)=α·(I(m)-L(m))/(I(m+1)-I(m))/(Toff(m+1)-Toff(m))+Toff(m)设定与多值数据m对应的最佳截止脉冲宽度Toff opt(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三步骤中,使用截止脉冲宽度Toff(m)和反射光强度I(m)的关系式I(m)=a·Toff(m)3+b·Toff(m)2+c·Toff(m)+d,设定与多值数据m对应的最佳截止脉冲宽度Toff(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步骤中,根据监视的结果,对各个顶点脉冲宽度Ton求截止脉冲宽度Toff和反射光强度I的关系式I=a·Toff3+b·Toff2+c·Toff+d,将系数a、b、c、d近似为顶点脉冲宽度Ton的函数,预测顶点脉冲宽度Ton中的Toff-反射光强度曲线,将反射光强度I成为饱和值的最短的顶点脉冲宽度Ton决定为最佳顶点脉冲宽度。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步骤中,根据监视的结果,对各个顶点脉冲宽度Ton求截止脉冲宽度Toff和反射光强度I的关系式I=a·Toff3+b·Toff2+c·Toff+d,将系数a、b、c、d近似为顶点脉冲宽度Ton的函数,预测顶点脉冲宽度Ton中的Toff-反射光强度曲线,对每个多值数据设定截止脉冲宽度Toff和反射光强度I大致为线性的顶点脉冲宽度Ton。8.如权利要求1至7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四步骤中,在记录脉冲设定后进行测试记录,将反射光强度I的偏差为最小的记录功率决定为最佳记录功率。9.一种信息记录方法,使用由一组顶点脉冲、截止脉冲、擦除脉冲构成的记录脉冲,以规定的记录功率在光盘上记录对应于多值数据的记录标记,其特征在于,设定使与多值数据m对应的顶点脉冲宽度Ton(m)和截止脉冲宽度Toff(m)都为单位时间T的整数倍。10.一种信息记录方法,使用由一组顶点脉冲、截止脉冲、擦除脉冲构成的记录脉冲,以规定的记录功率在光盘上记录对应于多值数据的记录标记,其特征在于,截止脉冲宽度Toff为单位时间T的整数倍,相应于记录标记的增加而大致线性增加。11.一种信息记录方法,使用由一组顶点脉冲、截止脉冲、擦除脉冲构成的记录脉冲,以规定的记录功率在光盘上记录对应于多值数据的记录标记,其特征在于,截止脉冲宽度Toff为单位时间T的整数倍,相应于记录标记的增加而大致线性增加,同时顶点脉冲宽度Ton对于单位时间T为整数倍,相应于与各多值数据对应的记录标记的增加而变更为规定的时间。12.如权利要求9至11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记录脉冲,以便对于该多值数据中、表示反射光强度从大致中间等级到最大等级的记录标记,增加该顶点脉冲宽度Ton,同时对于表示该反射光强度从该中间等级到最小等级的记录标记,将该顶点脉冲宽度Ton设为大致同一时间。13.如权利要求9至12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多值数据m设为伴随记录标记的增加而增加的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值时,将顶点脉冲宽度Ton(m)以及截止脉冲宽度Toff(m)设定为,对于将作为记录标记的周期的单元周期Tc进行了n等分(n是固定值)后的单位时间,满足顶点脉冲宽度Ton(m)=j×Tc/n(j是整数值),并且满足截止脉冲宽度Toff(m)=k×Tc/n(k是整数值),并且顶点脉冲系数j大致线性增加,同时对于该多值数据中表示反射光强度从大致中间等级到最大等级的记录标记增加截止脉冲系数k,同时对于表示该反射光强度从该中间等级到最小等级的记录标记设定为大致同一值。14.如权利要求9至13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与所述周期Tc/n的整数倍对应的顶点脉冲系数j和截止脉冲系数k,以使与多值数据m对应的来自光盘的反射光强度成为希望的等级。15.如权利要求9至14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多值数据m设为伴随记录标记的增加而增加的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值时,进行设定,以便对于该多值数据中表示反射光强度为最小等级的记录标记,增加该顶点脉冲系数j。16.一种信息记录方法,使用由一组顶点脉冲、截止脉冲、擦除脉冲构成的记录脉冲,以规定的记录功率在光盘上记录对应于多值数据的记录标记,其特征在于,在设定与多值数据对应的顶点脉冲宽度Ton和截止脉冲宽度Toff时,在记录再现中使用的记录层上的点直径(相对强度1/e2)的、对于单元长度的每个多值数据的记录标记长度小于或等于规定值的情况下,对于大于或等于规定值的记录标记增加该顶点脉冲宽度Ton。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与增加顶点脉冲宽度Ton的多值数据对应的记录标记长度设为小于或等于记录再现中使用的记录层上的该点直径的大致1/4。18.如权利要求1至16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对象的光盘为相变型光记录介质。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对象的相变型光记录介质的记录层由Ag-In-Sb-Te构成。20.一种信息记录装置,使用由一组顶点脉冲、截止脉冲、擦除脉冲构成的记录脉冲,以规定的记录功率在光盘上记录对应于多值数据的记录标记,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第一部件,依次变化顶点脉冲宽度Ton来测试记录第一测试数据,并监视与该第一测试数据对应的反射光强度;第二部件,根据该监视结果决定最佳顶点脉冲宽度Ton;第三部件,根据由第二部件决定的最佳顶点脉冲宽度Ton中的监视结果,分别决定与多值数据对应的最佳截止脉冲宽度Toff;以及第四部件,使用由这些第二、第三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内弘司横井研哉加藤行子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