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向滑块成型及脱料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55311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向滑块成型及脱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产品放置在下模板上,上模机构底部的脱料板压住下模板上的产品;2)上模机构继续下行,脱料板在第一弹性部件的作用下压紧产品;3)冲头接触驱动块并压迫其向下运动,驱动块接触滑动块并迫使其沿着型腔的底面移动,滑动块接触下模成型冲头并压迫其向上移动;4)下模成型冲头与产品接触并迫使其屈服变形,成型入子内的入子被下模成型冲头挤压上行,完成产品的向上翻边;5)上模机构上行,冲头向上运动,驱动块、滑动块、下模成型冲头、入子回位;6)产品在入子的推动下脱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在成型冲头进行向上翻边成型之前充分压紧产品,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向滑块成型及脱料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冲压成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向滑块成型及脱料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冲压工艺是一种金属加工方法,它是建立在金属塑性变形的基础上,利用模具和冲压设备对板料施加压力,使板料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
[0003]在冷冲压模具技术中,尤其是大型汽车零配件传递模,产品异形曲折,在同一工步里的产品,有的向上成型,有的向下成型,有的上下同时成型,且产品翻孔的位置度、孔的同心度要求较严,有的产品甚至将翻边后的孔或者成型后的面作为基准,产品加工成型的难度高。为了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通常情况下翻孔、翻边等成型工艺需要先对产品经行压料压死后,再进行成型。现有的成型装置中容易出现产品成型前压不死,冲头运动时产品会在模具内不规则跑动,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还会伴随有局部起皱、开裂、暗裂等等影响产品强度和美观的致命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向滑块成型及脱料方法,在成型冲头进行向上翻边成型之前充分压紧产品,并且控制成型冲头运行的轨迹,避免产品在模具内不规则跑动,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向滑块成型及脱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将产品放置在下模板上,上模机构下行,上模机构底部的脱料板压住下模板上的产品;
[0007]2)上模机构继续下行,脱料板在第一弹性部件的作用下压紧产品;
[0008]3)上模机构继续下行,冲头接触驱动块并压迫其向下运动,驱动块通过第二斜面接触滑动块的第一斜面并迫使滑动块沿着型腔的底面移动,滑动块的第三斜面接触下模成型冲头的底面并压迫下模成型冲头向上移动;
[0009]4)上模机构继续下行,下模成型冲头与产品接触并迫使产品在成型入子内进行屈服变形,成型入子内的入子被下模成型冲头挤压上行,完成产品的向上翻边;
[0010]5)上模机构上行,脱料板在第一弹性部件的作用下保持压紧产品状态,冲头向上运动,驱动块脱离冲头的压迫并在第三弹性部件的作用下向上回位,滑动块脱离驱动块的压迫并在第四弹性部件的作用下回位,下模成型冲头脱离滑动块的压迫并向下移动,入子在第二弹性部件的作用下抵住产品;
[0011]6)上模机构继续上行,脱料板脱离产品,产品在入子的推动下脱料;
[0012]上述方法通过反向滑块成型装置实现,反向滑块成型装置包括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构,上模机构包括上模座、止挡板、脱料板和冲头,止挡板通过第一弹性部件弹性连接在上
模座上,脱料板固定安装在止挡板上,脱料板底部设置有成型入子和入子,入子通过第二弹性部件弹性连接在止挡板上,冲头固定安装在上模座上;下模机构包括下模座、驱动块、滑动块、下模板和下模成型冲头,下模座上设置有型腔,驱动块通过第三弹性部件弹性连接在型腔的底面上,驱动块位置对应设置在冲头下方,滑动块通过第四弹性部件弹性连接在型腔的侧壁上,滑动块端部设置的第一斜面抵在驱动块一侧的第二斜面上,下模板固定安装在下模座上,下模成型冲头穿设于下模板,且下模成型冲头的底面抵在滑动块上设置的第三斜面上,下模成型冲头的位置对应设置在入子的下方。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上模机构还包括导腿,导腿固定安装在上模座上,止挡板上设置有位置对应导腿的通孔。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通孔的一相对侧壁上设置有对称布置的第一自润滑耐磨板,第一自润滑耐磨板抵在导腿上。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8]止挡板上还设置有导柱,上模座上设置有位置对应导柱的导套,导柱滑动连接在导套内。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0]上模座上还设置有等高套筒,等高套筒穿设于止挡板。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2]驱动块穿设于下模板,下模板内设置有第二自润滑耐磨板,第二自润滑耐磨板抵在驱动块的侧面。
[00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4]型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自润滑耐磨板,第三自润滑耐磨板抵在驱动块的侧面。
[002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6]型腔的底面上还设置有耐磨板,滑动块滑动连接在耐磨板上。
[002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8]上模座上还设置有上限位块,下模座上设置有位置对应上限位块的下限位块。
[0029]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0]1、本专利技术中,在通过下模机构的下模成型冲头对产品进行向上翻边之前,先通过脱料板充分压紧产品,再通过冲头向下压迫驱动块,驱动块压迫滑动块移动,滑动块压迫下模成型冲头上行,最终实现产品向上翻边,避免产品在模具内不规则跑动,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
[0031]2、本专利技术中,下模板上还设置有第四自润滑耐磨板,第四自润滑耐磨板抵在下模成型冲头的侧面,下模成型冲头在下模板内上下移动时,第四自润滑耐磨板不仅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限制下模成型冲头向上的行程(下模成型冲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后,其侧面的台阶面会抵住第四自润滑耐磨板的底部,无法继续上行)。因此,下模板可以有效控制下模成型冲头运行的轨迹,避免产品在模具内不规则跑动,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33]图1为一种反向滑块成型及脱料方法中反向滑块成型装置的合模示意图。
[0034]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5]图3为一种反向滑块成型及脱料方法中反向滑块成型装置的开模示意图。
[0036]图例说明:
[0037]1、上模机构;11、上模座;12、止挡板;121、第一自润滑耐磨板;13、脱料板;131、成型入子;132、入子;14、冲头;15、导腿;16、导柱;161、导套;17、等高套筒;18、上限位块;2、下模机构;21、下模座;22、驱动块;23、滑动块;24、下模板;25、下模成型冲头;26、第二自润滑耐磨板;27、第三自润滑耐磨板;28、下限位块;3、第一弹性部件;4、第二弹性部件;5、第三弹性部件;6、第四弹性部件;7、耐磨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向滑块成型及脱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产品放置在下模板(24)上,上模机构(1)下行,所述上模机构(1)底部的脱料板(13)压住所述下模板(24)上的产品;2)所述上模机构(1)继续下行,所述脱料板(13)在第一弹性部件(3)的作用下压紧产品;3)所述上模机构(1)继续下行,冲头(14)接触驱动块(22)并压迫其向下运动,所述驱动块(22)通过第二斜面接触滑动块(23)的第一斜面并迫使所述滑动块(23)沿着型腔的底面移动,所述滑动块(23)的第三斜面接触下模成型冲头(25)的底面并压迫所述下模成型冲头(25)向上移动;4)所述上模机构(1)继续下行,所述下模成型冲头(25)与产品接触并迫使产品在成型入子(131)内进行屈服变形,所述成型入子(131)内的入子(132)被所述下模成型冲头(25)挤压上行,完成产品的向上翻边;5)所述上模机构(1)上行,所述脱料板(13)在所述第一弹性部件(3)的作用下保持压紧产品状态,所述冲头(14)向上运动,所述驱动块(22)脱离所述冲头(14)的压迫并在第三弹性部件(5)的作用下向上回位,所述滑动块(23)脱离所述驱动块(22)的压迫并在第四弹性部件(6)的作用下回位,所述下模成型冲头(25)脱离所述滑动块(23)的压迫并向下移动,所述入子(132)在第二弹性部件(4)的作用下抵住产品;6)所述上模机构(1)继续上行,所述脱料板(13)脱离产品,产品在所述入子(132)的推动下脱料;上述方法通过反向滑块成型装置实现,所述反向滑块成型装置包括上模机构(1)和下模机构(2),所述上模机构(1)包括上模座(11)、止挡板(12)、脱料板(13)和冲头(14),所述止挡板(12)通过第一弹性部件(3)弹性连接在所述上模座(11)上,所述脱料板(13)固定安装在所述止挡板(12)上,所述脱料板(13)底部设置有成型入子(131)和入子(132),所述入子(132)通过第二弹性部件(4)弹性连接在所述止挡板(12)上,所述冲头(14)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模座(11)上;所述下模机构(2)包括下模座(21)、驱动块(22)、滑动块(23)、下模板(24)和下模成型冲头(25),所述下模座(21)上设置有型腔,所述驱动块(22)通过第三弹性部件(5)弹性连接在所述型腔的底面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川李新星严仁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数码模车身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