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碟片跳层点的设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55290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碟片跳层点的设定方法是应用于一光碟机存取一多层光碟片。首先累加一磁极周转值。然后,侦测光碟机的一落后控制信号,藉以记录磁极周转值为一磁极基准值。接着,依据落后控制信号与多层光碟片的一偏振位置之间的一相位差,藉以产生一磁极偏移值。最后,将磁极基准值与磁极偏移值相加,藉以设定一跳层点参考值,作为光碟机由多层光碟片的一层移往另一层以存取的数据的参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光碟机控制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多层。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当光碟机要存取双层光碟片时,则光碟机必须移动光学读写头至适当的位置,进行聚焦、循轨的动作才得以存取双层光碟片中的数据。如图1所示,一双层光碟片1是放置于一光碟机2并保持在一自然平衡位置D0(以虚线表示),双层光碟片1是具有二反射层11与12以储存数据。光碟机2的一光学读写头21的雷射光点聚焦于双层光碟片1的反射层11上。一伺服控制器24是控制一致动器22移动光学读写头21,以改变光学读写头21的雷射光点的聚焦位置F0,并且伺服控制器24亦控制一主轴马达(Spindle Motor)23转动双层光碟片1。致动器(Actuator)22是产生一控制力Fc以移动光学读写头21至适当位置,使得光学读写头21能将聚焦位置F0由自然平衡位置D0聚焦到反射层11或反射层12。如图2A与图2B所示,致动器22产生的控制力Fc经由适当的控制之后,使得光学读写头21是自位置D1移动至位置D2,进而使光学读写头21能正确地将聚焦位置F0自反射层11(如图2A所示)移往反射层12(如图2B所示)。反的,致动器22产生的控制力Fc亦可使光学读写头21自位置D2移动至位置D1,使得光学读写头21正确地将聚焦位置F0自反射层12(如图2B所示)移往反射层11(如图2A所示)。于是,光学读写头21便得以存取反射层11或反射层12中的数据。然而,由于双层光碟片1在本身重量的制作上并不均匀,因此于旋转时产生的上下晃动情形。如图3所示,当双层光碟片1旋转时,则双层光碟片1是相对于自然平衡位置D0上下晃动,使得致动器22所产生的控制力Fc无法使光学读写头21将聚焦位置F0自反射层11移至反射层12、或无法使光学读写头21将聚焦位置F0自反射层12移至反射层11,因而导致光碟机2无法跳层存取双层光碟片1中的数据。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以期能够因应光碟片的上下晃动而设定出适当的跳层点,藉以成功地跳层存取光碟片中的数据,正是当前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因应多层光碟片的上下晃动而成功地跳层存取多层光碟片中的数据。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其应用于光碟机存取多层光碟片。此包含累加磁极周转值,其中磁极周转值依据主轴马达的磁极位置信号所产生。然后,侦测光碟机的落后控制信号,藉以记录磁极周转值为磁极基准值。接着,依据落后控制信号与多层光碟片的偏振位置之间的相位差,藉以产生磁极偏移值。最后,将磁极基准值与磁极偏移值相加,藉以设定一跳层点参考值。承上所述,因依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是依据磁极基准值与磁极偏移值来设定跳层点参考值,故能够因应多层光碟片的上下晃动并选取出适当的光碟片跳层点,因而能成功地跳层存取多层光碟片中的数据。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习知光碟机的区块图。图2A是显示习知光学读写头的示意图。图2B是显示习知光学读写头的示意图。图3是显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光碟片的偏振位置的示意图。图4是显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光碟机的区块图。图5是显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光碟机的聚焦控制系统的区块图。图6是显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光碟机中的磁极位置信号的示意图。图7A是显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光碟机中的相位响应的关系图。图7B是显示图7A的局部放大图。图8A是显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光碟片跳层点的选择方法的示意图。图8B是显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光碟片跳层点的选择方法的示意图。图9是显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的流程图。元件符号说明1双层光碟片11、12反射层2光碟机21光学读写头22致动器23主轴马达24伺服控制器4光碟机41主轴马达42光学读写头43致动器5伺服控制器50低通滤波模组51相位落后控制模组52相位领先控制模组53振幅侦测模组54计数模组55跳层控制模组56驱动模组具体实施方式在此必须说明的是,于下揭露内容中所提出的实施例或范例,是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技术特征,其所描述的双层光碟片是用以简化本专利技术,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是可应用在多层光碟片上。如图4所示的光碟机,其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光碟机4是包含主轴马达41、光学读写头42、致动器43以及伺服控制器5。伺服控制器5是包含低通滤波模组50、相位落后控制模组51、相位领先控制模组52、振幅侦测模组53、计数模组54、跳层控制模组55以及驱动模组5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伺服控制器5可以包含微处理器或数字信号处理器。低通滤波模组50、相位落后控制模组51、相位领先控制模组52、振幅侦测模组53、计数模组54以及跳层控制模组55是伺服控制器5内部的硬体电路或数字逻辑电路,且被执行于伺服控制器5的固件程式来控制。驱动模组56可为执行于伺服控制器5的固件程式。如图5所示,低通滤波模组50、相位落后(lag)控制模组51、相位领先(lead)控制模组52、致动器43以及光学读写头42是形成光碟机4的聚焦控制系统。在此聚焦控制系统中,光学读写头42是读取双层光碟片1并产生聚焦错误信号FE(Focusing Error Signal),聚焦错误信号FE依序经过低通滤波模组50与相位落后控制模组51的处理,以产生落后控制信号Foo。聚焦错误信号FE经过相位领先控制模组52,以产生领先控制信号FLD,随后落后控制信号Foo加上领先控制信号FLD藉以产生聚焦控制信号(Focusing Control Signal)FCT,其中聚焦错误信号FE可视为由光碟片偏振位置R(t)减去光学读写头42在双层光碟片1上的预定聚焦位置FP所产生,而光碟片偏振位置R(t)将于后面的段落说明。驱动模组56是驱动主轴马达41带动旋转双层光碟片1,且依据聚焦控制信号FCT以调整致动器43施加在光学读写头42的控制力Fc,使得光学读写头42移动到适当的位置以使聚焦位置由双层光碟片1中的一层移至双层光碟片1中的另一层,进而存取双层光碟片1中的另一层的数据。当跳层控制模组55侦测到磁极周转值FNUM累加至伺服控制器5的跳层点参考值(图4未示)时,则产生一跳层控制信号FJ以输出到驱动模组56,随即驱动模组56依据跳层控制信号FJ以调整致动器43施加在光学读写头42的控制力Fc,使得光学读写头42移动到适当的位置以使聚焦位置由双层光碟片1中的一层移至双层光碟片1中的另一层,进而存取双层光碟片1中的另一层的数据。上述的跳层点参考值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藉以在伺服控制器5的固件程式内设定,使得光碟机4能够成功地跳层存取双层光碟片1中的数据。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专利技术的。请继续参考图4,其中主轴马达41是产生磁极位置信号FG,其为周期性的方波。当主轴马达41旋转至磁极切换点时则切换磁极,使得磁极位置信号FG于主轴马达41转动至磁极切换点时则产生一个周期方波,进而使计数模组54将磁极周转值FNUM累加1。然而,当主轴马达41旋转过一周时,则计数模组54将磁极周转值FNUM归零。以图6为例说明,其中主轴马达41包含18个磁极切换点。当主轴马达41旋转时,则于磁极切换点M1-M18周期地切换磁极18次,因此主轴马达41每旋转一周时,则磁极周转值FNUM由0累加至17。请配合参考图3。光碟片偏振位置R(t)是为当双层光碟片1旋转时,双层光碟片1的水平位置D1相对于自然平衡位置D0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碟片跳层点的设定方法,其是应用于光碟机存取多层光碟片,该方法包含:    累加磁极周转值,其中该磁极周转值是依据主轴马达的磁极位置信号所产生;    侦测该光碟机的落后控制信号,以记录该磁极周转值为磁极基准值;    依据该落后控制信号与该多层光碟片的偏振位置之间的相位差,以产生磁极偏移值;以及    将该磁极基准值与该磁极偏移值相加,以设定跳层点参考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碟片跳层点的设定方法,其是应用于光碟机存取多层光碟片,该方法包含累加磁极周转值,其中该磁极周转值是依据主轴马达的磁极位置信号所产生;侦测该光碟机的落后控制信号,以记录该磁极周转值为磁极基准值;依据该落后控制信号与该多层光碟片的偏振位置之间的相位差,以产生磁极偏移值;以及将该磁极基准值与该磁极偏移值相加,以设定跳层点参考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碟片跳层点的设定方法,更包含当该磁极周转值累加至该跳层点参考值时,该光碟机可由该多层光碟片的一层移往该多层光碟片的另一层以存取该另一层的数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碟片跳层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松纬
申请(专利权)人: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