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能系统电源变压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
,具体涉及一种储能系统电源变压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厂以及家庭生活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器进入我们的生活,而这些电器的共同工作需要稳定的电压,才能使各电器的工作得以正常,才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我们经常会用到变压器进行电压、电流、阻抗的变换,以及用来稳压、隔离等等。
[0003]目前变压器都采用磁芯与常规的骨架来绕制,这样的结构在多绕组输出,初次级之间的间隙得不到控制,这就造成了漏感相对较大,变压器的效率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电源变压器,能够减小变压器漏感。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储能系统电源变压器,包括铁芯、骨架以及散热外壳;所述骨架设于铁芯内部;所述散热外壳设于铁芯外部;
[0006]所述骨架包括上层固定板、下层固定板以及设于上层固定板与下层固定板之间的中层固定板;所述上层固定板与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系统电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铁芯(1)、骨架(2)以及散热外壳(3);所述骨架(2)设于铁芯(1)内部;所述散热外壳(3)设于铁芯(1)外部;所述骨架(2)包括上层固定板(21)、下层固定板(22)以及设于上层固定板(21)与下层固定板(22)之间的中层固定板;所述上层固定板(21)与中层固定板之间以及中层固定板与下层固定板(22)之间均设有绕线柱(23);所述中层固定板内穿设有绕线槽(44);所述绕线柱(23)上绕设有初级绕组;所述绕线槽(44)设有次级绕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系统电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1)包括第一芯柱(11)、第二芯柱(12)以及第三芯柱(13);所述第二芯柱(12)设于第一芯柱(11)与第三芯柱(13)之间;所述骨架(2)设于第一芯柱(11)与第三芯柱(13)之间;所述上层固定板(21)、下层固定板(22)、中层固定板以及绕线柱(23)均贯穿设有穿孔(24);所述穿孔(24)与绕线槽(44)连通;所述第二芯柱(12)设于穿孔(24)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系统电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固定板包括第一中层固定板(41)、第二中层固定板(42)以及第三中层固定板(43);所述上层固定板(21)与第一中层固定板(41)之间、第一中层固定板(41)与第二中层固定板(42)之间、第二中层固定板(42)与第三中层固定板(43)之间以及第三中层固定板(43)与下层固定板(22)之间均设有绕线柱(2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储能系统电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绕组包括叠设于第一中层固定板(41)内的绕线槽(44)的第一铜片(51)、叠设于第二中层固定板(42)内的绕线槽(44)的第二铜片(52)以及叠设于第三中层固定板(43)内的绕线槽(44)的第三铜片(53);所述第一铜片(51)、第二铜片(52)以及第三铜片(53)分别延伸有第一连接部(61)、第二连接部(62)以及第三连接部(63);所述第一连接部(61)、第二连接部(62)以及第三连接部(63)依次叠设。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储能系统电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第一铜片(51)之间设有第一绝缘片(71);相邻两个第二铜片(52)之间设有第二绝缘片(72);相邻两个第三铜片(53)之间设有第三绝缘片(73);所述第一连接部(61)设有第一弯折部(74);所述第三连接部(63)设有第三弯折部(75)。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声斌,李正中,李经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大忠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