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支架和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4828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支架和电池模组,电池支架包括左架体和右架体;左架体上设有四个呈矩阵分布的第一卡座,右架体上设有四个处矩阵分布的第二卡座,四个第一卡座和四个第二卡座一一对应,各第一卡座和对应的第二卡座可拆卸连接,四个第一卡座和四个第二卡座围合形成用于容置方形电芯的容置空间;四个第一卡座上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四个第二卡座上分别设有第二通孔,各第一卡座的第一通孔和对应的第二卡座上的第二通孔同轴设置并连通形成成供导杆穿过以串联多个电池支架的直线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支架,在电池模组中增减方形电芯时,通过增加或减少导杆上串联的电池支架数量即可,方便快捷,满足使用需求。使用需求。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支架和电池模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支架和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清洁能源发电渗透率的增大,发展储能技术、建设储能项目成为解决清洁能源间歇性缺点,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方法。
[0003]碳酸铁锂电池是近两年在蓄电池技术方面发展优势较为突出的一种电池其中。碳酸铁锂电池的电芯结构有多种,其中,方形电芯的电池能量密度较高,能够在有限的容积内提供较大的电池容量。
[0004]目前的方形电芯的电池模组中,一般其装载的方形电芯数量恒定,需要使用其他数量的方形电芯时,只能将电池模组整个舍弃而采取其他的电池模组。因此,这种方式对电池模组的推广和应用带来了一定阻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增减方形电芯数量的电池支架,和应用该电池支架的电池模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支架,包括左架体和右架体;所述左架体上设有四个呈矩阵分布的第一卡座,所述右架体上设有四个处矩阵分布的第二卡座,四个所述第一卡座和四个所述第二卡座一一对应,各所述第一卡座和对应的所述第二卡座可拆卸连接,四个所述第一卡座和四个所述第二卡座围合形成用于容置方形电芯的容置空间;四个所述第一卡座上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四个所述第二卡座上分别设有第二通孔,各所述第一卡座的第一通孔和对应的第二卡座上的第二通孔同轴设置并连通形成成供导杆穿过以串联多个所述电池支架的直线通道。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电池支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0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支架,在电池模组中增减方形电芯时,通过增加或减少导杆上串联的电池支架数量即可,方便快捷,满足使用需求。
[0009]进一步地,在第一方面提供的电池支架中,所述左架体包括左框体,四个所述第一卡座呈矩阵分布在所述左框体上,所述左框体上设有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的第一散热孔。
[0010]进一步地,在第一方面提供的电池支架中,所述右架体包括右框体,四个所述第二卡座呈矩阵分布在所述右框体上,所述右框体上设有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的第二散热孔。
[0011]进一步地,在第一方面提供的电池支架中,在第一列上,两个所述第一卡座之间设有用于贴设在所述方形电芯的左侧面上的第一左护板,两个所述第二卡座之间设有用于贴设在所述方形电芯的左侧面上的第二左护板;在第二列上,两个所述第一卡座之间设有用于贴设在所述方形电芯的右侧面上的第一右护板,两个所述第二卡座之间设有用于贴设在所述方形电芯的右侧面上的第二右护板。
[0012]进一步地,在第一方面提供的电池支架中,所述第一左护板和所述第二左护板之
间设有连通至所述容置空间内并用于散热的左缺口;所述第一右护板和所述第二右护板之间设有连通至所述容置空间内并用于散热的右缺口。
[0013]进一步地,在第一方面提供的电池支架中,在第一行上,两个所述第一卡座之间设有用于抵接在所述方形电芯顶部上的第一抵接块,两个所述第二卡座之间设有用于抵接在所述方形电芯顶部上的第二抵接块;在第二行上,两个所述第二卡座之间设有用于支撑在所述方形电芯底部的第一支撑块,两个所述第二卡座之间设有用于支撑在所述方形电芯底部上的第二支撑块。
[0014]进一步地,在第一方面提供的电池支架中,所述第一抵接块和所述第二抵接块之间设有连通至所述容置空间内并用于散热的上缺口;所述第一支撑块和所述第二支撑块之间设有连通至所述容置空间内并用于散热的下缺口。
[0015]进一步地,在第一方面提供的电池支架中,各所述第一通孔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各所述第二通孔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各所述第一端上设有第一配合部,各所述第二端上设有第二配合部,各所述第三端上设有第三配合部,各所述第四端上设有第四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四配合部相互适配;对应的所述第一卡座和第二卡座中,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端相抵,对应的所述第一卡座和第二卡座通过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三配合部相互配合可拆卸连接。
[0016]进一步地,在第一方面提供的电池支架中,所述第一配合部为绕所述第一端的边缘设置的第一环体,所述第二配合部为开设在所述第二端边缘上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三配合部为绕所述第三端的边缘设置的第二环体,所述第四配合部为开设在所述第四端的边缘上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环体和所述第一凹槽适配,所述第二环体和所述第二凹槽适配。
[0017]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第一方面提供的电池支架、多个方形电芯,以及四根导杆;多个所述电池支架在预定方向上叠放;各所述电池支架中,四根所述导杆分别与四个直线通道一一对应,各所述导杆依次穿过对应的直线通道;相邻的电池支架中,下一个所述电池支架的第一卡座可拆卸连接在上一个所述电池支架的第二卡座上。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整体结构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模组中的导杆、其中一个电池支架,以及其中一个方形电芯的结构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支架装载方形电芯后的结构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支架结构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支架的左架体结构图。
[0023]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支架的图5中的A处放大图。
[0024]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支架的右架体结构图。
[0025]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支架的图7中的B处放大图。
[0026]图中,
[0027]1、左架体;11、第一卡座;111、第一环体;112、第一凹槽;12、第一通孔;13、左框体;14、第一散热孔;15、第一左护板;16、第一右护板;17、第一抵接块;18、第一支撑块;19、第一
线槽;2、右架体;21、第二卡座;211、第二环体;212、第二凹槽;22、第二通孔;23、右框体;24、第二散热孔;25、第二左护板;26、第二右护板;27、第二抵接块;28、第二支撑块;29、第二线槽;3、容置空间;31、左缺口;32、右缺口;33、上缺口;34、下缺口;4、导杆;5、方形电芯;6、端板;100、电池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架体和右架体;所述左架体上设有四个呈矩阵分布的第一卡座,所述右架体上设有四个处矩阵分布的第二卡座,四个所述第一卡座和四个所述第二卡座一一对应,各所述第一卡座和对应的所述第二卡座可拆卸连接,四个所述第一卡座和四个所述第二卡座围合形成用于容置方形电芯的容置空间;四个所述第一卡座上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四个所述第二卡座上分别设有第二通孔,各所述第一卡座的第一通孔和对应的第二卡座上的第二通孔同轴设置并连通形成成供导杆穿过以串联多个所述电池支架的直线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架体包括左框体,四个所述第一卡座呈矩阵分布在所述左框体上,所述左框体上设有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的第一散热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架体包括右框体,四个所述第二卡座呈矩阵分布在所述右框体上,所述右框体上设有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的第二散热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列上,两个所述第一卡座之间设有用于贴设在所述方形电芯的左侧面上的第一左护板,两个所述第二卡座之间设有用于贴设在所述方形电芯的左侧面上的第二左护板;在第二列上,两个所述第一卡座之间设有用于贴设在所述方形电芯的右侧面上的第一右护板,两个所述第二卡座之间设有用于贴设在所述方形电芯的右侧面上的第二右护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护板和所述第二左护板之间设有连通至所述容置空间内并用于散热的左缺口;所述第一右护板和所述第二右护板之间设有连通至所述容置空间内并用于散热的右缺口。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行上,两个所述第一卡座之间设有用于抵接在所述方形电芯顶部上的第一抵接块,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创庭李明飞江海王元强徐俊莉饶睦敏陈正鹏孙婉妹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