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容器自动化装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4792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容器自动化装配系统,包括相互平行的内筒输送线、外筒输送线,设在内筒输送线、外筒输送线一端的装配区;装配区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内设有内筒装配工位、外筒装配工位、防漏毛毡给料工位,支撑架上设有防漏毛毡装配机构和内筒装配机构,防漏毛毡装配机构用于抓取防漏毛毡给料工位上的防漏毛毡并装配在外筒装配工位上的外筒内,内筒装配机构用于抓取内筒装配工位上的内筒并装配在外筒装配工位上的外筒内。防漏毛毡装配机构自动抓取漏毛毡给料工位上的防漏毛毡并组装于外筒装配工位上的外筒内,内筒装配机构自动抓取内筒装配工位上的内筒并装配在外筒装配工位上的外筒内,实现防漏毛毡、内筒的高通量、全自动装配,自动化程度高。自动化程度高。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容器自动化装配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透明根系栽培容器自动装配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圆容器自动化装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容器栽培技术中的植物栽培容器主要将栽培基质直接放入透明根系栽培容器中,公开号为CN111264232A的双直筒透明根系栽培容器,包括栽培底座、遮光盖、透明内筒和透明外筒,透明内筒的顶端封闭、底端开口,透明外筒上下开放,所述透明内筒和透明外筒相互嵌套并固定在栽培底座上,透明内筒的顶端与透明外筒的顶端齐平;透明内筒和透明外筒之间形成根系环形栽培空间,在根系环形栽培空间的上方设置遮光盖。公开号为CN111264231A、CN110999771A、CN111301918A等涉及的栽培容器,均包括透明内筒、透明外筒和透明顶盖,透明外筒上下开放,所述透明内筒和透明外筒相互嵌套并固定在栽培底座上,透明内筒的顶部设置透明顶盖;透明内筒和透明外筒之间形成根系环形栽培空间,在根系环形栽培空间的上方设置遮光盖。为了方便根系环形栽培空间底部多余水分渗出,避免根系环形栽培空间的底部滞水,在栽培底座上开设有与根系环形栽培空间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容器自动化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平行的内筒输送线、外筒输送线,设在内筒输送线、外筒输送线一端的装配区;所述装配区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内设有内筒装配工位、外筒装配工位、防漏毛毡给料工位,支撑架上设有防漏毛毡装配机构和内筒装配机构,防漏毛毡装配机构用于抓取防漏毛毡给料工位上的防漏毛毡并装配在外筒装配工位上的外筒内,内筒装配机构用于抓取内筒装配工位上的内筒并装配在外筒装配工位上的外筒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装配工位设在支撑架内外筒输送线的端部,外筒输送线上位于外筒装配工位处的相应位置设有定位挡停组件和外筒夹紧组件,位于外筒装配工位处下方设有吸风组件、以及驱动吸风组件进行升降的驱动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装配工位设在内筒输送线靠近外筒输送线一侧,内筒装配工位朝向内筒输送线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内筒输送线靠近内筒装配工位一侧的输送单元包括固定输送段、设在内筒装配工位开口处的活动输送段,固定输送段与活动输送段接通;所述活动输送段包括相邻的两个活动单元,两个活动单元的非相邻端分别与内筒装配工位开口处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内筒输送线远离内筒装配工位一侧设有将内筒输送线上的内筒从活动输送段推入内筒装配工位内的推料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装配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设在第一支撑板下方的内筒夹取机构、第一升降机构、第一平移机构,第一升降机构用于带动内筒夹取机构沿竖直方向上升或下降,第一平移机构带动第一升降机构和内筒夹取机构沿垂直于内筒输送线方向水平移动;所述内筒夹取机构包括左夹具和右夹具,左夹具和右夹具对称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并且与第一支撑板构成水平移动副,第一支撑板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左夹具和右夹具同步相向运动或者背向运动的驱动机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毛毡给料工位包括架体、设在架体上的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劼姜东丁艳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